馬來西亞平民吃榴梿

作者: eugenekua

導讀每逢6-8月,就是馬來西亞的榴梿季節。這裡有一句大家熟悉的話:榴梿出,紗籠脫。意思是,只要榴梿盛產,即使是把紗籠當掉,也一定要買幾個吃。 馬來西亞人對本國產的榴梿非常自豪。我自己嘗過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榴梿後,也深有同感。泰國榴梿果肉肥厚、色澤鮮黃、味道甜美,不過失之個性貧乏,無法讓人常常回味。印度尼西亞榴梿個頭非常大,可是果肉軟塌塌,口 ...

每逢6-8月,就是馬來西亞的榴梿季節。這裡有一句大家熟悉的話:榴梿出,紗籠脫。意思是,只要榴梿盛產,即使是把紗籠當掉,也一定要買幾個吃。

馬來西亞人對本國產的榴梿非常自豪。我自己嘗過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榴梿後,也深有同感。泰國榴梿果肉肥厚、色澤鮮黃、味道甜美,不過失之個性貧乏,無法讓人常常回味。印度尼西亞榴梿個頭非常大,可是果肉軟塌塌,口感不佳。

馬來西亞人吃榴梿,都市居民一般會到自己“花園”的榴梿攤子大快朵頤。這裡所謂的花園,就是馬來西亞的居民區,一般都以某某花園命名。由於多語言環境的關系,常常還會說成某某Garden,或是Taman某某之類的。

到了榴梿季節,本來空無一物的空地,突然就會設立攤子,每天上午,就會有大卡車載著當天掉落的榴梿來出售。馬來西亞的榴梿品種各有自己的編號,從早期的D2,到最近比較火的“老太婆”、D175紅蝦,D163葫蘆...有些編號的榴梿,就有外號,有的則沒有。另外,最近盛產而受歡迎的,還有竹腳,金鳳,Macapking,以及果王之王貓山王MusangKing。

我最近就到柔佛新山(就是從新加坡過來的那一座城市)其中一個“花園”吃了榴梿大餐,每人(馬幣,下同)30元,無限量供應名種榴梿。你也可以吃每人10元的甘榜榴梿,就是一般鄉下,沒有特別品種的榴梿。

吃榴梿次序有講究,味道較甜,較淡的品種先吃;慢慢進入狀況後,再吃甜中帶苦的;最後,吃的是個性最濃烈、甚至帶有酒味的品種。

下面的就是攤主首先給我們開的“老太婆”。黃肉干包,色澤鮮亮金黃,吃起來竟然帶有一絲莓子的酸甜味。所以,這是開胃的最佳品種。



接著,我們先後吃了太原、紅蝦和金鳳。後面兩個品種果味濃郁,就像有點流質的法國乳酪。

如果不是吃這榴梿大餐,也可以選購一個5到10元的榴梿,或是依照不同品種,每公斤售價8-30元的榴梿。下面就是榴梿攤子,看看馬來西亞擺放榴梿的方式:由下而上,傾斜著放置。



大山巴老樹榴梿,說的就是普通品種的,深山裡的老齡榴梿樹產的榴梿。老榴梿樹的果子一般味道更濃郁,果肉更飽滿。要怎麼分辨呢?據說,果皮帶點黃色或是褐色的,一般都是老樹榴梿了。



比較便宜的榴梿,都是這麼堆放的。對比後面的名種榴梿,一顆一顆,讓顧客可以清楚選購。攤子還有提供礦泉水和洗手用的水,所以不用太擔心吃了之後,滿手黏膩膩的。



吃了榴梿,幾乎飽了半天。最後回家以前,在這家糕餅店買了蛋撻。





這裡說的花園,是TamanJohorJaya,距離新山市區乘坐公交大約20分鐘車程。在TebrauCity購物中心下車,然後步行過立交橋,到一個交通燈路口向右轉,過一個小販中心即可到達。

除了上面說的外,還有更高升級版的:直接殺到榴梿園去吃。柔佛、馬六甲、雪蘭莪、檳城和彭亨各州許多市鎮附近的榴梿園,都有經營這項業務。


精選遊記: 柔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