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印像(3)

作者: 01862018

導讀飢餓--深刻記憶現在回想起來,記憶最深的可能要算那隨處可見的飢餓了。 新義州與平壤相距225公裡,按朝方時刻表火車正點運行時間約5小時。列車下午3時(已經晚點)由新義州出發,正點應晚8點到達,但途中一再誤點,最長的停車時間近2小時。國際列車應該是等級最高的了,延誤如此,看來鐵路運輸狀態確實不好。誤點原因一是朝鮮全境仍都是單線,沒有雙軌 ...

飢餓--深刻記憶現在回想起來,記憶最深的可能要算那隨處可見的飢餓了。

新義州與平壤相距225公裡,按朝方時刻表火車正點運行時間約5小時。列車下午3時(已經晚點)由新義州出發,正點應晚8點到達,但途中一再誤點,最長的停車時間近2小時。國際列車應該是等級最高的了,延誤如此,看來鐵路運輸狀態確實不好。誤點原因一是朝鮮全境仍都是單線,沒有雙軌鐵路,在某一時刻的某段鐵路上只能有一列火車單向運行,對方列車只能在某個車站上等待。二是朝鮮鐵路實現了電氣化,卻經常停電,我們時間最長那次停車據說就是停電引起的。

沿途所見農村風貌,大致相當於我國60年代,合作社員在農田勞動,地頭還插著旗幟,散放的牛、羊。間或看到拖拉機,汽車比較少見。印像最深的還是道路,都是那種黃土朝天的土路。有時遇到在鐵路旁邊玩耍的少年兒童,他們總是向列車揮手。這裡有一個疑問,他們的目標究竟是什麼?僅僅是列車本身?(中國有首名曲“北京火車到山寨”)亦或是列車上的國際朋友?反正每個人都覺得那些孩子們在向自己揮手,於是也都以禮相還,不失一副中朝友好的氣氛。

大約8點多,列車再一次“臨時”停車,這時有人發現路基上站著一位朝鮮男子,他抬頭仰望列車車窗,面無表情,這令正在進食的我們略感不安。但是出發前宣布的注意事項明確在列車上不得向沿途朝鮮人贈送食品,所以大家關閉車窗,不再理會外邊。大家試圖言及其它,忘掉剛才小小的尷尬。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過去了,火車還沒有動靜,終於有人又向車外掃了一眼,天哪,他還站在那裡,大家湊了三包方便面,四根火腿腸遞給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立即撕開一包方便面,狼吞虎咽下去,剩下的食品以及那個方便面的塑料袋揣到懷裡,看來他不想留下任何痕跡,鞠了一躬,轉身就走。

晚11時,終於到達平壤,我們下榻於一座五星級賓館,記得是在一個江中島上,要過一座橋才能上島。真是疲憊不堪了,早早上床卻難以入睡,畢竟是赴朝第一天,那個朝鮮漢子的形像總是出現,他看上去還年輕,不會超過30歲,他是乞討者嗎?可他沒說一句話,當然雙方語言是不通的,但他總該有所表示啊。比方說我門屈尊模擬一次乞討者,你想要求別人的食品總可以用手比劃一下,指腹部表示餓,指嘴表示吃什麼的。可他沒有任何表示,他用一個小時的站立表達一種希冀,在有限的交流中,他的臉上,眼神甚至是一種冷漠,想起來心情真壓抑。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