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印像(2)

作者: 01862018

導讀平壤的第一印像平壤給我的第一印像也是宏大而美觀的。當平壤火車站巨大的墨綠色格子窗緩緩滑行進入窗口,我知道這就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了。大家七手八腳收拾東西下車。車站裡確實干淨整潔,我們一行人施施然進入候車大廳准備剪票。在車站正面廣場有接待旅行社派來的大客車在等候。穿過大廳的時侯,我一再地環顧四周,盡管擁擠,整個大廳卻鴉雀無聲,只有人們 ...

平壤的第一印像平壤給我的第一印像也是宏大而美觀的。當平壤火車站巨大的墨綠色格子窗緩緩滑行進入窗口,我知道這就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了。大家七手八腳收拾東西下車。車站裡確實干淨整潔,我們一行人施施然進入候車大廳准備剪票。在車站正面廣場有接待旅行社派來的大客車在等候。穿過大廳的時侯,我一再地環顧四周,盡管擁擠,整個大廳卻鴉雀無聲,只有人們所穿厚重的棉衣相互摩擦時產生的悉悉簌簌的聲音。沒有孩子哭鬧,沒有高聲談笑,沒有倒票的黃牛,沒有任何讓我耳鼓為之一振的聲音。每個人的表情都很正常,可是奇怪的恰恰是大廳裡所有的人,無一例外,他們的表情都是一模一樣地正常。

第二天上午在去萬景台的路上,導游開始介紹朝鮮和平壤的概貌,諸如人口,面積之類。平壤平均每人擁有58平方米綠地,(北京最近宣布達到人均8平米綠地)原來平壤不僅綠化很好,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面積很大,平壤人口不過200萬,估計面積至少與北京在同一量級,大巴在市內從一個景點到另一景點,有時要跑幾十分鐘,而城市建築相對稀疏,建築群體之間都是大片綠地花草,所以平均每人擁有2位數的綠地並非妄言。平壤的建築也很有特色,除了部分紀念性建築外,一般的辦公,住宅,商店等多以白色為主。紀念性建築的色調搭配也以淡綠色居多,很少看到大紅大紫一類重色調。憑想像一個幾乎全白的大城市必定單調枯燥,但實際看到的視覺效果卻很漂亮,素靜,潔雅,就像一艘巨大的帆船停靠在大同江畔,藍天,綠水,白帆,有點入畫了。

平壤的體育場館多,前面說過我們所住的賓館建在大同江的一個江心島上,島上另一建築群就是體育館,沒有普通居民,所以島上極為安靜。我們參觀了最大的體育場,可容納15萬人,比工體大,不論從朝鮮全國還是平壤市人口來看,建這樣大的體育場似乎都是浪費,利用率也低。

平壤市的地鐵建的很深,據說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鐵之一。作為對一項成就展示,參觀乘坐地鐵也成了旅游項目,坐地鐵沒啥稀奇,倒是進出站的電梯從上面看下去深不可測,從下面往上看猶如登山,我特意留心一次行程大約要3分鐘,可見其地鐵之深。

平壤的外表給人留下很好的印像。在朝鮮戰爭中,老平壤被炸爛了,現在的平壤完全是戰後重建的,城市規劃的不錯。據說,朝鮮的很大一部分國家財政資源都用於平壤建設了,到底多少,外人很難准確評價。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