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印像(1)

作者: 01862018

導讀由於工作關系,我有機會對我們的友好鄰邦朝鮮進行了親密接觸,感觸頗深,想寫出來,與大家交流。到朝鮮要換火車 我們是從丹東過去的,河對岸是新義州,原先日據時代兩岸本是一個城市,後來隔河而治,兩岸人民幾乎沒有什麼往來。 從丹東坐一列火車過橋,到新義州車站,我們下車,火車掉頭回去。朝鮮用窄軌,目的無非是防止侵略者。聽說別處的朝鮮火車從來不准 ...

由於工作關系,我有機會對我們的友好鄰邦朝鮮進行了親密接觸,感觸頗深,想寫出來,與大家交流。到朝鮮要換火車

我們是從丹東過去的,河對岸是新義州,原先日據時代兩岸本是一個城市,後來隔河而治,兩岸人民幾乎沒有什麼往來。

從丹東坐一列火車過橋,到新義州車站,我們下車,火車掉頭回去。朝鮮用窄軌,目的無非是防止侵略者。聽說別處的朝鮮火車從來不准點,人們是在真正的等火車,不是趕火車。而且要自備干糧,准備安營扎寨,等個三四天也是有的。朝鮮人出門是件大事,先要取得出發地公社還是居委會的批准,再把批准信寄到目的地,取得目的地公社還是居委會的批准,說好哪天哪天走,哪天哪天回來,才放人。好在新義州是始發站,我們並沒有等多長時間。

車站的警察特別橫,我們在車站逗留的時侯,好像有一列火車要出發,原先被關在候車室的人們蠢蠢欲動,警察們好像覺得大家有奪路而逃的跡像,於是啪啪幾個巴掌煽出去,挨打的人還在緊著陪笑臉。

列車行進在朝鮮的窄軌鐵路上就如同在隨著鼓點搖頭擺尾,人坐在上面好像騎著山地車下台階。餐車上的服務員小姐是滿白淨的,湯只有小半碗,但是不夠還可以接著盛,我們想到的原來朝鮮同志早就替我們想到了。放眼望去,車窗外是大片大片赭黃色的丘陵。偶爾可以發現一輛大卡車,上面站滿了人。我後來在美國的博物館裡見到燒木炭的汽車,覺得有些眼熟,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但是又想不真切,想來想去覺得也許我在從新義州到平壤的路上見到的可能就是這類卡車。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