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去多哈參加一場大會。因為整個行程都是由主辦法來負責的,所以自己沒有做線路上的攻略計劃。吃出住行都沒有怎麼操心。但因為是第一次出國,還是搜索了一些資料。放著也是放著,就分享給大家,等有空了,我會再發一篇,主要用圖片的方式來分享我去了的幾個多哈的景點
下面內容來自網絡,非本人所寫,但你看到【】中的內容是我實踐後的評論。
【電源:去的時候,自己帶個轉換器吧,就是在香港用的那種】
卡塔爾電流的電壓是240伏特、50赫茲。 電源插座如圖:


【通訊:非常貴就是了,同行的朋友用iPhone手機的下載了一些免費打電話的應用,很方便。還可以直接買張當地的卡】
卡塔爾電話通訊:
1,固定電話
卡塔爾的國際長途區號是:00974。卡塔爾的通訊在城市裡是十分方便,有磁卡和投幣電話。
2,移動電話
中國國內的手機不能在卡塔爾買卡使用,另外,中國移動和聯通的GSM手機可以在卡塔爾漫游使用,其中中國移動的漫游資費是:
卡塔爾 Qtel 運營商:Qtel
開通時間:2005年08月2日
移動國家代碼(MCC):427
移動網絡代碼(MNC):01
頻率:GSM900/1800
資費:
(1)計費貨幣單位:裡亞爾(以下所示費用如無特別說明均為裡亞爾費用)。
(2)計費單元:國際漫游通話費(Airtime Charge)及國際長途通話費(I
(3)具體資費:
項目/時段/主叫
撥打卡塔爾境內
(0.45*115%)/分鐘(忙時:6:00-23:00)
(0.30*115%)/分鐘(閑時:23:00-6:00)
撥打回國內(港澳台地區除外)
(7.88*115%)/分鐘(忙時:7:00-19:00)
(6.28*115%)/分鐘(閑時:19:00-7:00)
撥打其他國家
根據撥打國家和地區的不同,以及撥打時段的不同,費用不同。
被叫 (每分鐘通話費)
5.88人民幣/分鐘
短信
發短信:(0.6*115%)/條
收短信:免費
注意事項:按照規定,運營商Qtel會對使用本網絡進行通信的用戶征收15%的稅費,以上表格中列示的資費均為不含稅費用。
附注:
1、以上資費僅供參考,實際費用以用戶話單為准。
2、表內所示費用不包括用戶撥打一些特殊號碼(如緊急電話、信息台等)的費用。
客服號碼:100
特服號碼:999 (火警匪警醫療急)
運營商站點:http://www.qtel.com.qa
卡塔爾移動電話一般以數字5、6開頭,手機號段:
+974 5xxxxxx mobile, GSM
+974 65xxxxx mobile, GSM
+974 66xxxxx mobile, GSM
+974 67xxxxx mobile, GSM
3,上網 【在外面沒怎麼上網,天氣太熱了,沒帶電話出門。一直在酒店上網,網速很棒】
目前在卡塔爾已有互聯網服務,鬧市區隨處可見網吧,酒店和大型購物中心也有這項服務,無線上網非常方便。
卡塔爾旅行貼士:【來到伊斯蘭國家,還是要尊重當地人的生活習慣習俗的,這4條都請認真看下】
卡塔爾為伊斯蘭教國家,建議我來卡公民遵守當地伊斯蘭風俗習慣:
1、公共場合女士應盡可能避免著無袖、超短裙或者透明衣服,男士避免穿背心和短褲;
2、男女之間在公共場合須注意舉止,不宜有過分親昵舉動,以免被視為不尊重伊斯蘭教而被拘留;
3、拍照時不要拍當地人,尤其是婦女兒童,即使要拍,也要在征得其同意之後才行;
4、購酒須在指定賓館飯店酒吧或者辦理酒證在家中飲酒,否則被視為違法,酒後駕車者可被判重刑。
【卡塔爾航空的服務是很好啊,旅行途中,我也覺得他們和到機場後遇到的工作人員都很熱情】凡全程乘坐卡塔爾航空的乘客,如果在多哈(卡塔爾首都)轉機時間超過4小時,即可免費享受City Tours的市區觀光服務;如果超過6小時,可以免費享用機場餐;如果超過8小時,航空公司會免費提供賓館住宿,免費大巴送往市區賓館,提前2小時再送回機場。讓我產生好感的是——機場在候機大廳裡,竟還設置了一個面積很大的兒童樂園,類似我們超市裡那種玩一次收費10元左右那種。
卡塔爾購物 :
【下面的資料有點混淆,因為我只去了卡塔爾的首都,不知道這個描述是對整個國家的,還是一座城市的。在多哈的時候,一個比較所謂的現代的購物中心,就是在我們酒店附近的全家福了。感覺哪裡的全家福都一樣,超市+餐廳+零售店。還有一個當地人的市場,音譯過來叫:素可。伊斯蘭建築風格,很熱鬧,餐館、工藝品店、香水香料店、寵物、生活用品...但是由於伊斯蘭穿衣風格,基本上這裡沒有賣服裝的店,大多是賣布料的店;中東的干果那是沒話說,很好,氣候的原因,但其實和我們新疆的一樣,真一樣。不過,在這個市場購物,真心要砍價。】
在卡塔爾的海濱大道,有一座城市購物中心,中心內有幾百家商店和大型超市,還有電影院、咖啡館、飯館等,甚至還有中東地區非常少見的滑冰場。據說這也是波斯灣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並且它的意義並不局限在購物和休閑。多哈人自己評價說:“以前還沒有購物中心的時候,家家戶戶只能一起坐在家裡,現在大家開始走出來,認識別人的家庭,而且還能互相認同。到購物中心去走一走或坐一坐,在我們社會裡還是一項全新的體驗。
在卡塔爾,政府向游客散發的旅游手冊特別善意地提醒:在大集市購物時,要和商家討價還價。
在卡塔爾的市場裡可以很容易找到當地很具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市場,比如金飾、生活用品、陶藝品、咖啡、編織品以及形狀各異的紀念品,當然還有椰棗,椰棗的顏色顯得鮮亮極了。
Souq Waqif是多哈一個古老而有名氣的小商品市場。市集內店鋪約數百間,有香料區、衣飾區、古物區及家庭用品區,隨處可見的小食店及咖啡室。老市集內是阿拉伯特色的土黃色高牆建築,穿行在迷宮一樣的小巷裡,看著小店內外琳琅滿目的貨物,饒有一番情趣,在這裡游客可以買到傳統的卡塔爾服飾,手提包,鞋子,織物,香料,香水,園藝工具 。“血拼”累了,還可以隨心挑間或傳統或現代的咖啡室坐下,來上一杯阿拉伯茶或是濃郁的阿拉伯咖啡,甚至感受一下地道的阿拉伯水煙,購物行程增添不少樂趣。
亞運村裡的Villagio商場是全球頂級購物中心之一,在被描繪得如同一片天空的天花板映襯下,這個白色大理石構築的商場就猶如電影場景一般,漫步其中,連購物的享受都多了一重。雖然是頂級的環境頂級的品牌,但購物的價格卻並不頂級,相信女同胞們一定能心花怒放地滿載而歸。
卡塔爾餐飲:【我們這次吃的全部主辦方安排好,所以這塊沒什麼要發言的。只是提醒大家尊重伊斯蘭的飲食習慣】
美食
卡塔爾人對餐飲非常講究,尤其是早餐講究色味結合。他們在吃早餐的干酪或酸奶酪時,一般都要滴上些金黃透綠的橄欖油,還要配上綠色的黑色的小橄欖作點綴。早餐他們還喜歡吃“燜蠶 豆”,就是用蠶豆、大蒜和橄欖油等。卡塔爾人中、晚餐一般都是以蔬菜、水果為主。制作菜肴喜用大量的香味調料相配。用餐習慣與其它伊斯蘭國家一樣,也是以手抓飯取食。
卡塔爾人的膳食以米飯、牛羊肉為主,也喜歡吃海味。招待貴賓多用烤全羊,在羊肚裡填上米飯再烘烤,別有風味。有時也請客人吃椰棗飯,用椰棗、松子和葡萄干炒米飯,香甜可口。招待客人吃的海味是烤魚和蘸湯大蝦。一種用做烤魚菜的魚名叫“哈穆拉”,顏色發紅。肉質鮮嫩,一般重10多斤,用松枝烤熟,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蘸湯大蝦是將大蝦油煎或水煮後蘸上用羊肉末制的作料湯,鮮美爽口。吃飯時,賓主依次盤坐在地毯上用手抓食,賓主邊吃邊談,一頓飯常常長達一、二個小時,最後送上咖啡,客人喝幾口咖啡後,便可以起身告辭。同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卡塔爾嚴禁穆斯林食豬肉,飲烈性酒、禁煙,而且禁賭,如有違犯嚴加懲處,對外國人也不例外。
飲食特色
卡塔爾人對待客人十分真摯,總是傾其家中所藏進行招待,至少要留客人吃一頓飯,而且客人在飯桌上吃得越多,主人愈顯得高興,覺得客人很喜愛自己准備的飯菜,因此,到卡塔爾朋友家中拜訪之前,最好不要吃得太飽。
同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卡塔爾嚴禁穆斯林食豬肉,飲烈性酒、禁煙,而且禁賭,如有違犯嚴加懲處,對外國人也不例外。非穆斯林不得進入清真寺,穆斯林進入清真寺須淨身、脫鞋,女性穆斯林進入清真寺還須身著黑色蒙面紗。女性不同陌生男子接觸,不得穿短衣短裙(外國女性也須這樣)。女孩子通常是一身藍色的長衫,出門出外,不能裸露手腳,女性在公眾場所露出雙腳,被視為不體面的行為,必須穿上鞋襪。許多女性婚後不再拋頭露面,一年之中難得去一次市場,連購買衣料、服裝都是由丈夫代替到商店選購。
卡塔爾人對早餐十分講究色味結合。他們在吃早餐的干酪或酸乳酪時,一般都要滴上些金黃透綠的橄欖油,還要配上綠色的黑色的小橄欖作點綴。早餐他們還喜歡吃“燜蠶豆”(就是用蠶豆、大蒜和橄欖油等。卡塔爾人中、晚餐一般都是以蔬菜、水果為主。制作菜肴喜用大量的香味調料相配。他們喜歡中國菜肴,用餐習慣與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也是以手抓飯取食。
卡塔爾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肴色味結合,注重烹調質高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鹹,愛微辣味道。
③主食以面食為主,很愛吃甜點心。
④副食喜歡牛肉、羊肉、魚、雞、鴨、蛋品等,蔬菜對洋蔥、茄子、西紅柿、黃瓜、胡蘿蔔、卷心菜、土豆等很感興趣;調料愛有郁金粉、芫荽、生姜、丁香、豆蔻、胡蘆巴、歐時蘿、胡椒粉、橄欖油、大蒜、鹽、糖、味精等。
⑤制法對煎、炸、烤、煮、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清真菜和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什錦大拼盤、烤羊內串、香酥雞、干煎魚、手抓羊肉、烤全羊、油蓋燒茄子、玉米全燴、清燉童雞、朱砂炒蠶豆、軟炸裡脊、干炒牛肉絲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不喝酒,喜歡喝咖啡、果子汁、涼開水、礦泉水等飲料,也有個別喝啤酒。
⑨果品愛吃椰棗、桔子、荔枝、葡萄、石榴、西瓜、香蕉等水果;干果喜歡核桃、松子等。
卡塔爾節日:
2月1日 齋月開始
2月22日 埃米爾就職紀念日
3月3日 開齋節
5月10日 宰牲節
5月31日 伊斯蘭教新年
9月3日 國慶節
12月20日 穆罕默德升天日
卡塔爾當地特色:
卡塔爾的政府收入主要來自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這個國家的石油儲量估計有150億桶(24億立方米)。卡塔爾人的財富收入和生活條件可以達到西歐國家的水准。卡塔爾擁有發展中國家最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2005年為39607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七。卡塔爾是全世界主權獨立國家中兩個稅收最少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巴林。
伊斯蘭教國家
在海灣阿拉伯國家有這樣一個習俗,每逢齋月的中期,孩子們要傾巢出動歡度“嘎蘭嘎歐”之夜,這個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孩子們要在這個晚上到周圍的熟識或不熟識的人家去“化緣”主動討要干果和糖果。而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各家各戶的家長們都要事先准備好各樣的干果和糖果,女主人還要為自家的孩子們准備好可以掛在脖子上的布袋,用於收集干果和糖果。卡塔爾這裡是每年齋月的第十三天晚上進行這項活動的。這些干果並不是什麼價格昂貴的高檔食品,主要有花生,核桃,埃及雞豆、大杏仁等。
卡塔爾人在與客人攀談時,有個習慣很個別,他們總願意用目光直勾勾地看著對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算做尊敬客人的舉止。他們待客十分熱情。每逢賓客臨門,總要為客人煮濃濃的、香香的咖啡。有時還要在咖啡中拌些芳香的桂花、豆蔻或滴些玫瑰水,以使味道更加甘美可口。他們嚴格遵從伊斯蘭教規。婦女地位低下,平時要羞體,不得在公共場所拋頭露面,也不能會見客人。他們時間觀念不強,對約會一般不習慣准時,總樂於遲到一點時間到達。他們認為這是自己的禮節風度。他們在社交活動中,特別喜歡以金色的鋼筆為互贈的禮品。卡塔爾女子一般從小起就不剪頭發。大多數都留著一色長發。常見的發式是編成一條或兩條長辮,有的一垂到地,有的則纏在腰間。
卡塔爾最佳旅游時間:
卡塔爾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每年4月到10月)炎熱潮濕,光線較強,最高氣溫可達攝氏50度以上。冬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涼爽干燥,是最佳的旅游時間,最低氣溫在零上7度,年降水量僅為125毫米。卡塔爾位於波斯灣沿岸,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漫長,炎熱潮濕,光照超強,6-9月份最高氣溫可達50℃;應避免在此時前往旅游。
卡塔爾概況
卡塔爾國(The State of Qatar),卡塔爾國簡稱“卡塔爾”,“卡塔爾”一詞,是古代西方對這裡的稱呼演化鴯為的。古希腊人稱之為“卡塔拉”。羅馬人稱其為“卡塔拉爾”。古阿拉伯人稱這裡為“卡塔裡拉”。自然地理:位於波斯灣西南海岸的卡塔爾半島上,南北長160公裡,東西寬55—58公裡。與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相鄰,北面隔波斯灣與科威特和伊拉克遙遙相望。全境多平原與沙漠,西部地勢略高。屬熱帶沙漠氣侯,炎熱干燥,沿岸潮濕。四季不很明顯。國土面積雖然僅有11521平方公裡,卻有約550公裡的海岸線,戰略位置相當重要。
國際代碼:00974
位置:位於波斯灣西南海岸的卡塔爾半島上,南北長160公裡,東西寬55—58公裡。與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相鄰,北面隔波斯灣與科威特和伊拉克遙遙相望。
面積:11521平方公裡。
氣候:卡塔爾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每年4月到10月)炎熱潮濕,光線較強,最高氣溫可達攝氏50度以上,冬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涼爽干燥,最低氣溫在零上7度,年降水量僅為125毫米。
人口: 80萬(2005年)。
民族:外籍人約占人口總數的70%,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國家。
語言: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
宗教: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葉派占全國人口的16%。
首都:多哈(Doha),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波斯灣著名港口之一。位於卡塔爾半島東海岸的中部,夏季氣候炎熱潮濕,冬季氣候涼爽。人口44.6萬(2005年)。
與中國時差: -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