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民大學習堂(2)跟隨著隊伍緩步走進大樓。 大樓裡面的氣氛是莊重樸素的。我們拾級而上,整座大樓直挺挺地壓下來。如果你在什麼地方突然產生某種自卑的感覺,那麼你就很可能置身於類似"大學習堂"這樣的建築物之內,因為你的渺小感是被建築物設計者有意誇大了的。北京故宮中軸線上面的建築物,從天安門到三大殿,也有類似特點。
穿過幾個學習大廳,兩邊是各種走廊、套間、電教室。我們在一個一眼看不到頭的大廳裡面停下,導游先生簡單講解了一下圖書館的運作流程。這是整座大樓的中央大廳,裡面很安靜,人也不多,我們是很扎眼的一群。整個大廳采光不算好,日光燈有的亮有的不亮,我並不感到詫異,反而感到親切。只有負責借書還書的櫃台裡面很明亮,人們在櫃台前無聲無息地走來走去。趁導游先生講解的功夫我和另外幾個同事走到借書的櫃台前,看著裡面的工作人員在忙碌。
大廳的一側,有一長溜屋子。這裡是所謂的"哲學討論室",每間屋子裡面有一位專職教授負責指導前來學習的人們有關哲學方面的問題。推開厚重的巧克力大門,裡面的教授從辦公桌後面站起來,與我們一一見面。屋子不大,一側牆壁上好像有黑板,辦公桌前有幾排桌椅。其余幾間屋子類似。我們見到的是一位敦厚和藹的長者,又高又亮的腦門,戴著眼鏡,列寧裝的右上兜插著鋼筆,握手親切有力。如果摘掉別在鋼筆上方的領袖像章的話,眼前的這位教授和北京的大學校園裡那些慈眉善目的老學棍們是沒有區別的。一位同事實在掩飾不住對於在這裡工作的艷羨之情,跟我小聲說:“每天在這兒呆著可真不錯。毀人不倦!來一個毀一個,來兩個毀一雙--不懂裝懂那可是咱強項。”我嘗試著想和教授交流交流,但後來還是知難而退了。語言不通不說,對於馬列主義哲學,我所知確實甚少。大學時代因為政治課經常補考,我讓外地來的黨員同學們曾經狠狠地取得過幾次心理平衡。答卷的時候,花好些時間背的那些東西總是隨寫隨忘,為我後來樹立共產主義世界觀的工作憑空增添了不小的難度。我們部門一同來的司機師傅讓我給他和教授合個影。閃光燈亮過之後,我們向教授道謝,謙恭的樣子就像囚犯離開監獄時向獄卒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