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印像

作者: helenluan

導讀對南京的第一印像是1912 裡面酒吧很多,還有不少餐廳 在台灣鹿港小鎮館子裡面點京醬肉絲,也在南京吃到台灣的燒仙草,覺得好甜,賣相雖然很可怕~ 7月7日的南京一日游:由於酒店位置好,所以步行10分鐘就到了總統府 學習了太平天國的歷史,發現這裡原來的總督都是湖南人多呢 還看到了不少孫中山當年的辦公地點,發現當時他手下最北邊的政府官員也是山西的,其他一色的 南方 ...

對南京的第一印像是1912

裡面酒吧很多,還有不少餐廳

在台灣鹿港小鎮館子裡面點京醬肉絲,也在南京吃到台灣的燒仙草,覺得好甜,賣相雖然很可怕~

7月7日的南京一日游:由於酒店位置好,所以步行10分鐘就到了總統府

學習了太平天國的歷史,發現這裡原來的總督都是湖南人多呢

還看到了不少孫中山當年的辦公地點,發現當時他手下最北邊的政府官員也是山西的,其他一色的

南方人:浙江,湖南,廣東等等

和防空洞,與中軸線的蔣介石辦公室相比,我倒是很喜歡裡面的花園,2個多小時就可以轉完

然後從1912對面的南京圖書館找到地鐵東西向的2號線大行宮站-苜蓿園站就進入了鐘山風景區

先說說地鐵吧,1-8站2元,9站以上3元,封頂4元錢,一共就2條線,東西+南北,地鐵站本身的風格像新加坡

沿著路標花了40分鐘山路爬到了中山陵,不過山路不陡,所以感覺散步就到了,就是悶熱的天氣

讓人們都是大汗淋漓的.

中山陵,

從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台,落差73米。392級石階像征當時中華民國人口3億9千200萬。

關於392級台階,其實不一定暗喻了當時中國的三億九千兩百萬同胞,也可能是三民主義、九州方圓、兩黨合作。

中山陵陵墓大門至墓室,高差70米,平距700米共分大小十個平台,計392級台階。

從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階339級(時國民黨參眾二院議員為339人,寓意每人作為一個台階,將中山先生的精神發揚光大),8個平台。

單純爬中山陵就要大概20多分鐘,如果想要買南京的鹽水鴨,不要在這裡買,推薦去夫子廟買,價錢會便宜10多元呢~

下來的時候累了,所以選擇了5元一位的小車,下山過程中還有風,很涼快.

晚上嘗試了公交車,和天津一樣,2元一位不限站,有空調.所以推薦大家在南京准備好1元硬幣,因為地鐵和公交車都需要,更方便.

不過覺得市內交通還是很方便的,公交車和地鐵都很好找,而且很舒服.

到了夫子廟,才發現這裡人更多,有點購物大雜燴的感覺,當然也有不少的餐廳,比如鹹亨.要走進去才能看到秦淮河,有游船,可以游一下,很浪漫.

這裡還有孔夫子的廟,30元一位,還配講解,但是估計5分鐘就能講完,而且也不大,還會向你推薦買香,感覺不爽!

不過晚上7點半和8點半都有大約10分鐘的編鐘或者琵琶等表演,可以免費觀看,也算值回票價.有意思的是,還能點曲哦~~比如最貴的春江花月夜100元呢.表演的人員在大熱天還要

全副武裝的穿上以前的衣服,也挺辛苦的.

出去後有個小的大觀園,裡面介紹了南京的4個手工藝:燈彩,雲錦,箔金和刻經.

過了文德橋,就是烏衣巷,好有歷史呢,不過也好小哦~烏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南岸,三國時是吳國戍守石頭城的部隊營房所在地。當時軍士都穿著黑色制服,故以“烏衣”為巷名。

後為東晉時高門士族的聚居區,東晉開國元勛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裡。1997年,秦淮區人民政府恢復了烏衣巷,並重建了具有民族風格的王謝古居

看到了王導謝安紀念館8元一個人,因為下雨了所以沒進去.

王導(276~339年),字茂弘,漢族,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初年的大臣,在東晉歷仕晉元帝、晉明帝和晉成帝三代,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之一。

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東晉名士、宰相,漢族,浙江紹興人,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大名士謝尚從弟,少以清談知名,初次做官僅月余便辭職,

之後隱居在會稽郡山陰縣東山的別墅裡(今紹興)期間常與王羲之、孫綽等游山玩水並且承擔著教育謝家子弟的重任,四十余歲謝氏家族朝中人物盡數逝去,乃東山再起,

後官至宰相,成功挫敗桓溫篡位,並且作為東晉一方的總指揮面對前秦的侵略在淝水之戰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致使前秦一蹶不振,為東晉贏得幾十年的安靜和平,

戰後功名太盛被皇帝猜忌,往廣陵避禍,後病死。

出了小小的烏衣巷,向前就能看到李香君故居

又名李香,南京人,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艷之一。自孔尚任的《桃花扇》於1699年問世後,李香君遂聞名於世。李香君與復社領袖侯方域交往,嫁與侯作妾。

侯曾應允為被復社名士揭露和攻擊而窘困的閹黨阮大鋮排解,香君嚴辭讓侯公子拒絕。阮又強逼香君嫁給漕撫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爭,此時正值馬、阮大捕東林黨人,

侯等被捕入獄,香君也被阮選送入宮。清軍南下之後,侯方域降順了清朝,香君之下落,眾說紛紜。

從這裡的出口出去,一直順著地鐵站的路標走,就能路過瞻園,乾隆當年的行宮哦~

注意:夫子廟推薦晚上游玩,更有情調

問題和思考:不理解為什麼孔夫子身處花煙柳巷呢?是不是聖賢書弟子也需要釋放壓力?還是文人的靈感都來自於女性呢?

其他:

南京的鐵路發達,綠化梧桐大樹,人喜歡吃野菜,比如香干肉絲炒茼蒿;人們也愛喝湯,頓頓離不開湯,不過相比揚州的刀客,南京自稱全江蘇吃的最爛的。

日資企業很少,都去蘇州了,南京人說話真的好聽,包括那南京普通話。

當街也能看到人們吃橄欖,貌似鴨血粉絲很有名,還有各種酥的小糕點和臭豆腐干

夜晚也看到了賣蓮藕的大娘

結語:

有點慶幸自己看了金陵十三釵之後來的南京,也感慨自己歷史知識還是不夠,南京還有很多地方沒能去,比如玄武湖,雨花石紀念館等

小牢騷:

同樣是高鐵,同樣是一等座,南京到杭州的火車上有穩定的電源,獨立寬敞干淨的衛生間.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