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老實話,長沙對我並沒有特別的好感,在我的印像中,長沙並不能算得上一個很好的旅游城市。我一直不太喜歡承載了太多歷史的地方,我喜歡的是安靜秀麗的自然風光。此次為期一天的長沙之行,我去了岳麓書院,橘子洲頭,烈士公園等景點。印像最深的是岳麓書院,它是一處精致而美麗的地方。走進門,看到"惟楚有材,於斯為勝"的楹聯,但在《人文中國》一書中,這句話用來形容了湖北,而非湖南。我也鬧不清三湘四水指的是什麼。書院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園林,書院學堂,祭祀堂。如果是從現在的正門進入,那麼園林就在左邊,面積很小,但是也層疊著一點點的景致,有那麼一點味道。對於一個學堂來說,讀書倦了,在這走幾步,散心休憩片刻,卻也是難得的調節吧。園林處有四景,名字都很雅致,分別是:曲澗鳴泉、碧沼觀魚、花墩坐月、竹林冬翠。我坐在池塘邊,看塘內優游的錦鯉,曬著太陽,恍惚間回到大學時代。桂花樹大概有些年頭了,很粗的樹干,也許,她開花時還給那附近的三絕碑添了幾分綺香? 圍繞園林有一走廊,走廊的牆上有很多石刻,有許多是古人遺跡。後來的人重做的書院介紹,也做成石刻放在了牆上,非常工整的楷體,很漂亮的字,值得一看。整個園林部分有靈氣,生動,和學堂,和祭祀處,給人的感覺完全的不一樣。我看到許多湖南大學的學子們在石桌上自習,真羨慕他們啊!學堂部分莊嚴肅穆,歷史上在岳麓書院講學的人有朱熹,王夫之等。現在也不定期的每周日在書院裡請來全球的華人學者講學,像金庸,杜維民,余秋雨等。看來我這次是無福無緣聆聽大師的教誨了。文廟是祭祀的地方,以前的學生宿舍現在是資料陳列室,在這裡可以大概的了解岳麓書院的歷史和現在。整個書院保存最好的應是各種精美的石雕石刻了,只可惜我不太懂這方面的知識。岳麓書院旁的靜一齋和勝利齋應是學生和教工的宿舍吧,可惜沒有文字說明。自卑亭現在以是書店。
橘子洲頭現在沒有毛澤東看的時候那麼美了,想"獨立寒秋,看湘江北去"估計很難。城南的天心閣是長沙的古城,我只是在公汽路過時看了一眼。順便去烈士公園轉了轉,門票是免費的,聽人說那是長沙最大的公園。感覺和武漢的解放公園差不多。
長沙站非常大,車站大樓的火炬型燈塔一度是長沙的像征,鐘樓在整點時會奏響"東方紅"的樂曲。走出車站,就能看見現在被稱為"三湘第一路"的五一大道。這條路去年夏天剛剛被拓寬,一共有十個車道,據說花了長沙市數億元,它代表著長沙的明天。五一大道可以說是長沙的脊梁,長沙的繁華地帶是從五一大道輻射開來的。五一廣場是長沙的中心,在廣場旁的平和堂購物中心,可以買到各種物品。
湘菜是我一直很喜歡的,可惜這次未能大快朵頤,是我的一大缺憾。長沙超市的物價和武漢大致差不多,整個消費水平比武漢稍高。長沙的IT業(軟件業)發展的很不錯,酒店非常多,而且生意很好。長沙的公汽司機開車也很快,和武漢的差不多。
匆匆的一瞥,並不能窺其全貌,對長沙的了解也只是一個表面,更談不上對長沙人的認識。希望以後有機會
再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