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4:海寧觀潮烏鎮
早上7點半起床,洗漱,然後吃酒店提供的免費早餐,有小米粥、大米粥,煎蛋,油餅,炒面,各種炒飯,各種小鹹菜,種類不是很多,但吃飽是沒問題的。飯後回房間收拾行囊,然後退房。出門的時候是9點,呵呵,有點小磨嘰。
酒店在海昌路口的東南角,我們過道在西北角等T109路車。T109路是從海寧火車站開往鹽官的,沿途30多站,涵蓋了海寧很多重要的地點,比如鼎鼎有名的海寧皮革城,所以這趟線路注定了會很多人。該線路發車間隔20分鐘,車上有售票員,全程6元,我們到達終點鹽官大約歷時1h。在這給大家提供個網站,海寧大元公交http://www.zjdyys.com/index.asp,涵蓋了所有海寧的公交詳情。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T109路行駛中途有當地的公交監管人員上車查票,所以大家買了票後,千萬保管好,免得重復購買。
話說“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每年農歷八月十八前後,是錢塘江觀潮的最佳時節,但這並不是唯一的觀潮時間段:其實錢江觀潮,每年可以有200多天都能看到,只是農歷八月十八前後潮勢最為壯觀,最吸引游客。錢塘江沿岸有多個觀潮點觀潮,而觀賞錢塘秋潮,有三個最佳位置,依次為:鹽官一線潮、海寧大缺口碰頭潮、老鹽倉回頭潮。而我們當日在海寧恰逢農歷八月十七,所以選擇到鹽官來觀潮。
我們到的比較早,在附近找了個比較陰涼的位置休息,順便吃吃喝喝補充點能量。隨著觀潮時間的臨近,游人越來越多,語言各異,膚色各異,但是期待而興奮的表情都是一樣的。新聞媒體也逐漸進入觀潮點,央視的直升機航拍更是一直在空中進行著。
12:45是這天的觀潮時間,我們提前15分鐘來到了海塘高處,找了個比較好的拍攝點。都說鹽官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為特色,故有“海寧寶塔一線潮”之譽,果不虛言。潮頭初臨時,天邊猶現一條白練,伴之隆隆之聲,酷似天邊悶雷。潮頭由遠而近,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練已至眼前,掀起一道水牆直立於江面,其勢如萬馬奔騰,果然“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當潮湧激起巨大回響之後,潮鋒瞬間飛逝而去,隨之而來的只有夾雜著海腥味兒的滾滾江水。這種視覺與聽覺上的震撼,只有親臨其境,才體會的出,讓我不由地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雄偉。
閑言勿表,看圖吧:







觀潮結束,我們立即去車站乘車返回海寧客運站,換乘K198到桐鄉客運中心,再換乘K337(也可能是K340,忘記了)直接到烏鎮汽車站,這期間大約需要2-3個小時。
烏鎮是我們此次旅游的最後一個景點,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水鄉古鎮之旅的重要目的地。到達烏鎮前我們聯系了烏鎮錦杭河客棧的老板來接站,出站後果然看到了錢老板笑呵呵地站在站口等我們。客棧有點農家樂的意思,老板一家住在一層,二、三層出租給游客。我們住在三層最西面一間,房間不小,像個小套間。可能是房間在樓角的原因吧,格局比較有意思,外間是客房,裡間卻是衛生間,不過挺干淨的,價錢也不貴,120。老公說這家客棧適合舉家游或者和幾個朋友家庭出游,大家可以把這一層包下來,很是方便。
在烏鎮,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全鎮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個區塊,當地人分別稱之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到烏鎮來旅游的人,多數只游覽東柵和西柵,且以夜游西柵為烏鎮之最。由於烏鎮比較小,百度地圖上很難找到這個小客棧,而且我們是在下午到達烏鎮,所以出發前我便規劃好只游覽西柵夜景,看看烏鎮最美的一面。
匆匆收拾了一下行囊,帶上相機和DV,我和老公便出門了。烏鎮的餐館門前全寫著“當地土菜”幾個大字,用來吸引游客的眼球。在錢老板兒子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一間小餐館,不知道是廚師水品的問題還是土菜就是這個口味,我和老公都覺著菜品賣相一般,口味更是一般,菜量也比較少,總之是徒有其名。飽腹之後,我們興衝衝地前往西柵景區。
西柵景區占地面積三平方公裡,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畔,由十二個碧水環繞的島嶼組成,需坐渡船進入,它真正呈現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古鎮的歷史風貌。
走進西柵,走在那用青石板鋪成的狹窄的小街上,看到兩邊各式各樣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鄉民,就會讓人有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和許多江南水鄉小鎮一樣,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謂“人家盡枕河”。與眾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梁,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水閣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憑窗可觀市河風光。夜幕降臨時,坐在水閣,喝著小酒,看對岸樓台上唱戲,或者到水邊放幾盞蓮花燈,想一想都會令人心醉不已。西柵街區內的名勝古跡很多,比較有名的是烏鎮郵局,昏黃的燈光下,“烏鎮郵局”四個大字向人們展示著這座江南古鎮的滄桑底蘊;另外,街區內還有很多手工作坊,有幾樣純手工的東西很是值得一看:一是手工制醬作坊,鎮上的紅燒菜系味道不錯,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自產自銷的醬油的功勞;二是生鐵鍋,系手工鑄造,據說很受歡迎;三是蠶絲,益大絲號始創於光緒初年,游客可以親手在老底子的繅絲機上操作。
夜幕下的西柵沉靜而恬美,坐在青石板凳上,看著運河裡穿梭的烏篷船,聽著書場裡綿軟的說書聲,微風拂面,夜色、燈光、錦鯉交相入目,如此良辰美景,時光仿佛都靜止在了烏鎮,讓人完全忘卻了城市的喧囂,心也隨著這美景一起安靜了下來,再也不能自拔,就連夜裡夢中也是那滿眼的美景,真真讓人留戀忘返。














翌日晨7點多,我便被客棧樓下的小早市叫醒,老公睡眠較輕,聽到有聲音,起的比我還早。洗漱後我們來到街上的早點鋪,要了一份餛飩、2個油餅,坐在鋪子外的桌旁一面聽著當地居民閑聊,一面吃早餐,感覺這樣慢悠悠的日子如果天天都有,那可真是愜意到心裡了。
大約8點半的樣子,我們結算了房款,錢老板依舊送我們到汽車站。路上和我們聊著天,講著烏鎮近年的變化和未來的規劃,不由自主地就讓我期待了下次烏鎮游,真是個會做生意的老板,人也不錯,表揚一下。
我們的返程是從烏鎮經上海飛回大連的,機票加稅每人460。想想這幾天的行程真是讓人舍不得這麼快結束,所以我很期待以後有機會故地重游一番。由於時隔近一年才完成這篇游記,我們在某些景點的細節已經模糊了,但不管怎樣還是希望對各位愛好旅游的朋友有所助益,所以最終還是決定把它和大家分享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