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被稱為“鳴沙山”的旅游景點有多處,位於甘肅敦煌的鳴沙山因其歷史文化的久遠和景區特色成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也最為人熟知。


我到訪敦煌的第一站就是鳴沙山月牙泉。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大漠情結很大程度來自武俠,或探險小說,於是大漠充滿著神秘和奇幻甚至一絲絲恐怖。(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景區,門票旺季120元,淡季80元。)

景區大門

走入大門後回頭一拍,開始感受“山奇水秀”的大漠風情。

還未正式開始參觀之旅,一架滑翔機從頭頂呼嘯而過,這是景區的一個旅游項目,有好幾條飛行線路,根據線路的長短收費各異,好幾百塊錢吧。

一塊巨石赫然提醒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鳴沙山”景區,從這裡開始了期待已久的沙漠之旅。

鳴沙山月牙泉作為一個成熟的自然景區為人熟知,成群的駱駝載著游客往來穿梭於各個沙山中,仿佛讓人看到當年商旅的影子。於是縱然面對連綿的沙山,我並未感到一絲的孤寂和害怕,反而興奮的想深入其中,沿著古人的步履,也蹣跚一下幾千年前誕生這燦爛文明的絲綢之路。

我們將乘坐駱駝,從此處出發,開始沙漠之旅。

駱駝是很溫順的動物,大家不要欺負他們。
不接客的時候,他們通常趴在地上休息,很乖很乖。

瞧瞧他們的膝蓋...

可憐的家伙,鼻子上被插上一根木棍,看著都心疼...

我們乘上駱駝,前往一個沙山,一路上的景色贊不絕口。
費用:乘駱駝80元,租用防沙鞋套20元。
線路:送上沙山滑沙(自費15元),再到月牙泉。



沙漠中沒有路,即便走的人再多,也形不成路,被駱駝和游人踩出的一行行歪歪扭扭的腳印不久就會消失,或被後來者的腳印所覆蓋,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路上遇到回程的駝隊。

有這樣的越野車,插著國旗在沙漠中披荊斬棘,很是刺激。
這也是景區的一個活動項目。

天空中出現滑翔機編隊,一共四架。
駱駝在沙漠上行走雖然速度不快,但顛的慌,在駱駝背上拍照實在不怎麼方便。

感覺一定很刺激。

早就聽說在沙漠中行走極其困難,細沙如流水,看似輕柔渺小,可當他們彙聚成山後,就如練就了吸星大法,把你的力量化於無形。走在沙山上,你越是用力,就越容易下陷,往往走三步,退兩步,直把人的體力和意志消耗殆盡。(所以搭了這階梯,游客踩著它登上沙山頂端,省時又省力。)

讓我激動的“天梯”。

登上沙山頂往下看,這段階梯還是挺長的...

這些板是滑沙用的,人坐在板上,借助雙手的力氣,緩慢往下滑,屬於慢速滑沙。
還有一種快速滑沙是坐在充氣墊上的,有專門軌道,當然價格也高一些。

在沙山頂端,眼前突然開闊,一個個沙山連綿排開,沒有盡頭,而一輪輪山脊的曲線卻將整個沙漠貫穿於藍天白雲之下,這線條與色塊組成了最震撼人心的場景。難怪古往今來這麼多文人墨客,俠士僧侶出沒於此,只願將自己化成一粒細沙,融進這片波瀾壯闊。



其他駱駝都在休息中,這位兄弟遙望遠方,不知在想些什麼...

往月牙泉出發,途中經過一片向日葵地。

炎熱干旱的沙漠中,綠色讓人覺得精神振奮。

連向日葵都耷拉起腦袋...太熱了

眼前一亮,月牙泉就這樣驚現在我眼前。在沙漠中看到如此一片清泉,果然名不虛傳。月牙泉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歷代文人對此奇觀贊嘆不已,所謂“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

由於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造成整個敦煌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月牙泉水因得不到補充,水位也隨之下降,甚至曾出現泉中干涸見底竟可走人的景像。好在近幾年敦煌市采取了多種方式給月牙泉補水,水位回升,不至於讓我們在“月牙坑”前駐足哀嘆。

月牙泉上月泉閣。

登閣望遠。

“鳴沙山歌”

月牙泉後的沙山

鳴沙山中有許多勇士,他們在攀爬沙山。

很喜歡這張照片,故作此篇游記的結尾。
希望給人力量和精神,我們征服的不是沙漠,而是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