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個人去了廈門玩了6天,之前在驢評網看了很多廈門攻略,對我幫助很大,所以我的第一篇游記也獻給這裡了。
廈門之旅一半的魅力來自美食,回到北京後感覺胃口都不適應了,看什麼飯菜都索然無味,無限的懷念廈門的小吃,吃吃喝喝晚上逛夜市的日子真幸福!
下面就來說一下這一路來吃過的美食吧。
1、仙草蜜。
來廈門喝的第一杯仙草蜜是在廈門大學籃球場旁的小攤上買的,2塊錢一杯。在廈門喝過了好多仙草蜜,覺得還是中山路上的仙草南路店賣的最好喝。

2、晴天見檸檬味甜筒(地址:曾厝安)
很多人排隊買,甜筒不大,脆皮很好吃

3、阿嬤春卷(地址:曾厝安)。
帥哥在做春卷,真的非常好吃,甜酸辣,裡面的餡還有肉,吃起來非常香,這種春卷中山路也有好多小攤有賣,但看起來都不如這個。




4、台灣車輪餅(地址:中山路的一個小巷子裡)
看哪排隊人多就去哪吃的原則真是沒錯,車輪餅裡面有加腸,非常香回味無窮。


5、中山路的八仙婆婆燒仙草
有兩種口味可以加蜂蜜或者牛奶,很好喝,上面是花生,下面是仙草凍,量很足實,關鍵還很便宜


6、黃則和花生湯(中山路近路口)
很好喝,花生一抿即化,就是有點甜

7、紅香蕉。
第二天去了土樓玩,路上經過一水果攤,好大的香蕉,現場看比照片上還粗壯,很好吃很甜,廈門的機場也有賣這種紅香蕉,但顏色沒這裡的紅


土樓塔下村的德遠堂周圍有不少這樣的村民擺的小攤,真是到處都有仙草蜜喝,買了個黃花梨,吃出了一條肉蟲子,不過也證明沒有農藥污染。

第一天在中山路吃的,第二天晚上殺到輪渡的台灣小吃街,這裡的小吃比中山路貴不少

台灣一口腸,沒嘗,看著不錯

忘了叫什麼,裡面有水果和糯米,肚子不夠裝的所以沒吃

8、大腸包小腸(台灣小吃街)
外面是糯米做的腸,裡面是肉腸,放在火上燒烤,然後再放上香菜和黃瓜絲,看著很誘人,味道也還不錯,15元一份


9、花生卷冰激凌(台灣小吃街)
這家排隊買的人挺多,薄餅撒上花生酥然後放兩個冰激凌球,再放點香菜,薄餅不知道怎麼做的,特別香再配上花生酥和涼涼的冰激凌,口感相當好,很回味的一道小吃。



10、台灣玉子燒(台灣小吃街)
要了個培根燒烤醬的,不知道是這家做的不正宗還是就這樣子的,看著很美味,吃起來一般,因為覺得和西點面包沒什麼區別。

11、阿裡山石烤香腸(台灣小吃街)
石頭烤的就是不一樣,腸的香味都烤出來了,如果要辣椒的話吃的時候還會給你撒點辣椒粉,口感一絕,那絕對不是商場裡支個烤箱架賣的那種台灣烤腸能夠比的。



具體名字不知道,反正就是煎豆腐,上面放些佐料,這個是在台灣街上,因為沒肚子嘗了,也不知道什麼味。

12、海島涼茶(小嶝島)
第三天的行程去了大嶝和小嶝島,這個海島涼茶是用海石花加工而成,純天然,我覺得比仙草蜜好喝。


13、廈大芙蓉餐廳
第三天晚上去了廈門大學的芙蓉餐廳體驗了一把,二樓的餐廳游客可以現金買票吃飯。要了一個廈門特色小吃炒面線一盤椒鹽蝦,因為不知道廈門的炒面線是用海鮮做配料的,裡面有蝦了,所以兩個都是蝦要重了。


14、張三瘋奶茶(鼓浪嶼)
第四天去了鼓浪嶼,這只貓真是太火了,鼓浪嶼有好幾家分店,基本走過的游客都人手一杯,不說味道如何,好像不來喝喝它家的奶茶就像沒來過鼓浪嶼似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挺濃的。


15、潘小蓮的芒果酸奶(鼓浪嶼)
在島上至少看見有兩家分店,娜娜旅館下面就有一家,芒果味是它家招牌的,很小一杯,味道還行,20元一杯有點小貴。


16、中街鹵味(龍頭路310號,下午四點營業)
這個也是之前看攻略提到的地方,來買的人游客少,多數是當地的居民,買了一個雞翅嘗嘗,好大一個,一稱重,才5塊,燉的相當的爛,入味,比我家裡自己燉的都好吃。


17、馬拉嗓(龍頭路181號)
它家每次路過都排一會隊才能買上,第一天喝了經典推薦之一的百香果芭樂,第二天喝的橙汁,第二天要的小杯由於沒怎麼加冰塊所以不太涼,導致口感差了不少。



18、龍頭魚丸(龍頭路183號)
這個魚丸非常的嫩,但湯感覺油油的所以沒喝


19、康家龍頭海蠣煎(龍頭路189號)
那真是一大勺子的海蠣啊,想想北京賣的海蠣煎可憐巴巴的放幾粒海蠣。


20、康家龍頭爆漿魷魚(龍頭路189號)
這個也是康家的,按只賣,一只15元,龍頭路就屬這個來吃魷魚的隊排的人最多,不吃會後悔的,魷魚烤的不老不嫩,正剛好,配上醬汁太美味了。



八婆婆燒仙草加黃氏麻糍(龍頭路144號)
這個看起來也是老店了,買的人不少

21、原巷口魚丸(龍頭路62號)
這個湯比較好喝,很鮮,魚丸感覺沒有龍頭魚丸店的嫩,這次行程吃過龍頭魚丸、原巷口魚丸,就差一個林記木擔魚丸湯沒吃了,沒找到,有點可惜了。


這趟行程下來吃了不少小吃,中山路、台灣小吃街的,龍頭路的,比較這幾個地方還是有些差別,中山路和台灣小吃街的口味偏重一些,味道更香一些,龍頭路有名的小吃有量大實惠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