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山陵隨想

作者: liuliulaoye

導讀去南京拜謁中山陵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前不久的華東六日游,讓我實現了這一宿願。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其實歷史上曾有10個朝代在南京建都,所以南京又有“十朝都會”之稱。三國時東吳首次在此建都,稱建業。西晉末年始稱建康,其後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於此,歷史上稱六朝。唐代稱升州,宋易名為江寧。到了明初,才正式定名南京。提起南京就不能不說侵華 ...

去南京拜謁中山陵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前不久的華東六日游,讓我實現了這一宿願。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其實歷史上曾有10個朝代在南京建都,所以南京又有“十朝都會”之稱。三國時東吳首次在此建都,稱建業。西晉末年始稱建康,其後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於此,歷史上稱六朝。唐代稱升州,宋易名為江寧。到了明初,才正式定名南京。提起南京就不能不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30萬人,小日本殺了我們30萬同胞啊,血債豈能不用血來還?1937年12月13日,這不僅是南京人心中永遠的痛,而且是中國13億人民心中永遠的痛。難怪日本人喜歡去上海、大連和青島,就是不願來南京,我想,是他們心虛,是他們害怕,是他們有罪惡感。作為中國人,只有不忘國恥,才能強盛。9月5日,天氣晴朗。我們在和煦的陽光下走進了中山陵。放眼望去,樹木參天,其中雲衫、柏樹、梧桐特多,陵園裡四季常青。392級石階把中山陵的主體建築連在一個中軸線上,整個陵墓呈鐘形。一踏上台階,就能感到建築本身的那種恢宏氣勢,而肅穆之情只有你在親臨的時候才能由衷的感到。前來拜謁偉人的游客一波連著一波,其中學生尤多。過去進中山陵是要收費買票的,40元至60元不等,除了外地組團游客外,南京市民來的並不多。現在免費向游客開放,南京把這裡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人比過去多多了。據說台灣海基會高層來拜謁孫中山時,對大陸民眾要花錢買票才能進園十分不解。認為拜謁國父還要花錢,這是對偉人的極大的不尊重。然而陵園需要人工管理,建築需要維護修繕,在跟南京政府協商後,南京方面同意從即日起,中山陵免費向游人開放,台灣方面則每年撥款1500萬新台幣,折合人民幣300萬元作為補償。我們便是享受了免費的游客之一。兩岸隔閡多年,社會制度不同,但都承認一個中國,都尊崇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這就是坐在一起,走在一塊的基礎。南京這個在歷史上曾被稱作亡國之都的石頭城,有著說不完的柔情和傷感,道不盡的頹敗和絕望。如今,秦淮兒女正在竭盡全力埋葬亡國氣息,重整秦淮河重鎮的繁榮風光。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世界中之大都市......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這是孫中山的希望,更是我們的期待。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