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一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
題記二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 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 是否可以改為:人前莫談得意事 背後多想失意日
題記三
欲看更多此行圖文,請去http://***/rgmao181898
---------------------------------------------
題圖:軍山入口牌坊

軍山為海中島嶼時,相傳曾為秦王屯兵之地。明代山西高僧法空駐錫軍山,創建普陀禪院,狼山總兵題榜出門,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撰寫了《軍山普陀別院碑記》,認為於浙江普陀山相比“不減珞珈真境”。寺廟、宴堂曾多達百余處,為昔日東南佛門勝地。軍山上古跡有:燕真人洞、白雲泉、四賢祠、包公祠、董其昌碑刻及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民辦氣像台等。重修後的普陀別院,坐北朝南,依據山形梯次式結構。圓通寶殿供奉著的是千手觀音。翡翠觀音樓則供奉著一尊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座像觀音,院內兩側長廊繪有33應身觀音石刻像,引人入勝的佛教觀音文化在此得以集中、充分表現。
孤陋寡聞,來南通之前,僅知道狼山,對軍山竟然聞所未聞。
軍山之人氣和煙火遜色於狼山,但是,亦是登高而觀大江東去之佳所,尤其是軍山之山頂茶室,可俯瞰大江,比起狼山山麓的茶室來,別有一番趣味。
2012年9月7日上午,才從劍山下,又步行半個小時,入軍山之大門,始登軍山。這是兩日之內所登的第三座山了。據說此山已經承包給個人經營,人情味照樣撲面而來。65歲以上的老者,憑身份證免費進門。
登山之石級,修葺齊整,高低適中,寬闊整潔,易於登高。一路綠樹夾道,登山途中,忽遇新搭建的“觀景台”,還散發著圓木的清香。

搭建觀景台,絕非多此一舉。離開石道,走上觀景台,憑欄遠眺,大江東去,蒼蒼茫茫,在你眼底;狼山劍山,鍾靈毓秀,一遠一近,彼此有呼應之美。開闊的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或航行於江心,或停泊於岸邊。低頭看,近處則是一派江南的錦繡田園。







登山不看景,看景不登山。我只顧“埋頭登山”,專心致志。
石道左側的綠樹叢中忽然閃出一座建築,古色古香。門楣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浮生茶社。

-- 歡迎,你是今天的第一位茶客。
茶室服務員是一位中年女子。見我進入,馬上端上一壺軍山觀音茶。
山頂茶室的名字就讓我興趣陡升。
“浮生”二字源自古代老莊學派,老莊認為:人生在世,漂泊無常,起伏無定,故戲稱人生為“浮生”也。
茶室,乃我游山玩水之“根據地”,有了一張平靜的茶桌,就有了干不完的“活計”!-- 吃茶、讀書報、聽音樂、坐看近景,起看遠景、在林中小道散步、抑或打上一兩套太極......。
很快,又被門外的兩幅楹聯所吸引。
(一)
汲來江水烹新茗
買盡青山當畫屏
精彩!鎮江焦山之腰的“自然庵”門外,有此楹聯。那是鄭板橋的作品。當年鄭板橋正隱居在焦山半山腰的一所小院內。焦山被譽為長江上的一塊“浮玉”。軍山之“浮生茶社”將此楹聯“借”到門外一用,恰到好處。
你看,浮生茶社的茶廳、門外露天茶座,正面對著浩浩蕩蕩長江,正面對著狼山和劍山。
所謂“汲來江水”和“買盡青山”,乃浪漫之情,疏放之筆。充分折射了鄭板橋為人之疏放不羈,才情之脫俗放浪。
把目光轉向內聯,只見上書:
(二)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
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歇坐於門外的石條長,邊喝茶,邊咀嚼此人情味十足的楹聯,齒頰生香,思緒飛揚。
此聯借自清朝出版的《格言聯璧》吧。此聯出現於茶社門外,心裁別出哦。
這是一句著名的勸世名言。鄭板橋之楹聯,洋溢著浪漫色彩,《格言聯璧》之楹聯則立足誨人,教人處世,滿載現實精神。
上聯告訴我們,勿作淺薄之人,在失意人面前談得意事情,而常常招人嫉恨,惹火燒身,而自己還蒙在鼓裡。古今中外,如此悲劇並不罕見。
下聯則反向而為,固然“人生得意須盡歡”,但是可不能忘卻失意時的痛苦,失落時的傷心。
人生漫漫,沒有直通車,沒有完全的上升道!
內外兩幅楹聯,浪漫與現實完美結合,觀景與內省和諧共處!
入浮生茶社喝茶,無論獨品,還是與品。味道好極了。
仰視內聯和外聯,茶味即含了幾分禪味;
靜思兩幅楹聯,小坐即有了茶外之味。
站立浮生茶社門外,手托茶盞,望江品茶,同時,品此楹聯,心情愉悅,神思飛越。

中國有另一句老話說:
失意人前,勿談得意事;得意人前,勿談失意事。
此刻,我覺得,不妨一改:
人前莫談得意事 背後多想失意日
如此,則應了大哲學家馮友蘭的一句名言: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
如此,則應了上海一句坊間老話:閑話多,是豬玀。

出了浮生茶社,左拐,即見一登山石道。茶社的服務員告訴我,那石級正巧100級。上了這100級的石階,便是軍山之巔。上面,除了一爿出售香火小食品小店鋪之外,不見一位游客。我只能將相機置放於香燭台上,利用延時10秒自拍拍攝了一幅照片留念。
進入“圓通寶殿”,終於來了一位香客,我讓他為我拍攝了一幅照片。
接著,便走下100級石階,回到浮生茶社,去喝茶,去發呆,去賞聯,去午餐。
茶社不供應午餐。我的午餐很簡單,剛才在山頂小店購買的“康師傅”,在浮生茶社裡,也吃得津津有味。



為了下午進城去尋找趙丹的故居,午餐後不久就下山去也。途中,看狼山、劍山,看“憩台”、“多景亭”和“劉郎路”。
今日咋的游客如此稀少 - 軍山,似乎是一個人的軍山。不過,感覺並不冷清,還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哩。






【2012年9月13日黎明時分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