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簾夢。有時候,寂寞是這樣叫人心動,也只有此刻,世事才會如此波瀾不驚。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覺得,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次獨自旅行的經歷,對我而言,現在的狀態正合適。
城市裡的喧囂叫人煩躁不安,想到江南水鄉去一享清淨。烏鎮——那個一直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那蒙蒙的煙雨氣息,那幽幽的青石小巷,撐一把油紙傘,品一杯清茶。

9月4日清晨,我一個人坐上了北京飛往杭州的飛機,飛機晚點,大概11點多到達杭州蕭山機場,此時已有小雨。機場有直接到烏鎮的大巴,買票,等車,發呆。大概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到達烏鎮汽車站。打電話給民宿的老板,不一會一輛小摩托車停到我面前。按常理是老板把行李接到客棧,自己去西柵玩,但這時已是下午兩點多,天又下著雨,我一人人生地不熟的,還好老板好心,決定把我帶進東柵。也許你一生都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一個女孩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坐著一個陌生人的摩托車,躲在雨披下,看不見外面的交通,逃票進入景區,入住一戶小院。小院的房間很干淨,設施齊全,老板人很好,給我拿了烏鎮地圖,告訴我應該怎麼逛。於是開始了我東柵的初體驗。
九月初的午後,天空下著小雨,也只有這樣細細的雨絲才配得上這靜靜的小鎮。走在青石板路上,你會感受著這小路的古樸與滄桑,幽靜與安然。

雨中的小鎮是安靜的。潤物細無聲,小雨潤了這東市河,潤了這綠樹,潤了這青石瓦,潤了這窗台的花草,也潤了旅行者的心。

也許在這樣的地方生活是美好的,古樸的木窗,自家種植的花兒,每天的心情都會是安靜的。窗下是緩緩流過的河水,河裡是慢慢劃過的烏篷船。

煙雨江南,從來都無需約定,就這樣不期而至。多少繁華更換了舊物,可我始終相信,每個人心底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江南情結。

歲月留下了太多的斑駁,煙雨洗刷不掉歲月的痕跡。

我一路漫無目的的走,在這個江南的小鎮,在這個陌生的小鎮,在這個古樸嫻靜的小鎮,我沒有去東柵裡的任何一個展館,而是去了一個能讓人夢回一世紀的小店。


在這裡坐坐,嘗嘗當地的桂花糕,別有一番滋味。還有一個我忘了名字的綠色的團團。下午的東柵人很少,又是在陰雨天。一路沿著東市河走,東柵原來很小,可吃的可喝的可玩的很少。
不知道在雨中游船是什麼感覺,相信一定很美。此時此刻,你們是我眼中的風景。

在這個雨中的清秀小鎮,時光是用來浪費的。
觀音堂的門緊閉著,沒有人知道裡面的觀音是否在坐觀小鎮的模樣,世人的模樣。只有那白色的院牆,片片的青石瓦,雕花的木門,在靜靜的,靜靜的承載著歲月的風霜。

也許佛祖也垂青於這小鎮,讓這裡顯得不太過素雅,綠色綴滿了外牆,也許有一天,會悄悄地爬進窗內。二層陽台的花開得如此嬌艷,看著就叫人心裡明媚。

雨已經小了,一天就要結束,工作人員一個人在河道裡開始了自己的工作。

財神灣對面的長廊很是安靜,只有我一個人還在小雨中悠閑地走著。

雨中的逢源雙橋,一邊升官,一路發財。

高竿船,靜靜的等候雨停。

黃昏的逢源雙橋終於退去了白天的嘈雜,能安靜的等待天黑。不管是升官還是發財,心,還是要安安靜靜的。

雨後的東大街人潮退去,濕濕的青石板在黃昏裡呈現出了它的亮澤。

看到這細長的染店弄,我想起了陳逸飛的《理發師》,騎著自行車從這裡穿行。


財神灣旁邊有個逢源酒樓,我看裡面沒人我也沒敢進去,繼續往回走。臨近黃昏的東柵沒有管理人員,當地的居民才敢打開門做一些小買賣。我在一戶人家買了阿姨自己手工縫制的小魚手機袋。繼續沿街往住的的地方走,結果再沒吃飯的地方了。只得返回到逢源酒樓,進去吃了晚飯。紅燒羊肉面和炸臭豆腐,還挺香的,估計是太餓了。
一天就這樣結束了。無需太多的時間,只需一個午後,我便愛上這裡。

烏鎮的清晨是必須要感受的,無需多言,只為那一份清靜。



我們不能要求這裡的河水清澈見底,因為我們不能破壞了這裡的古樸。烏鎮的人是友好的,雖然白天會有旅游團擾了他們的清靜,但他們也會心懷感激。
早上想吃早飯,房東阿姨告訴我要走到河對面,快到出口那邊才有早飯,我是不想再往南走,於是過了河接著沿河,往西走,想到那家小酒館去吃早飯,沒想,居然看見河對岸的人家裡有人吃早飯。

在這樣的一戶人家裡享用早餐,像是在做夢一樣,可,我確定我是醒著的。窗外,小橋,流水,有花香,有清晨的味道。更有樸實的大娘為我拿上茶葉蛋,有樸實的老大爺為我端上熱騰騰的餛飩。
立志書院,外牆粉色的有些不像話。

清晨的觀音堂又要開始她一天的觀望。

小橋還無人問津,靜靜的,陪著觀音堂,堅固的挺著腰板,讓影子在水裡肆意蕩漾。

然後回到住處休息,(在去西柵之前一定要休息好)快到中午的時候走出東柵,其實我很後悔,應該坐個烏篷船到出口,為了省那80大塊,塊累死我了。人生就像旅程,有精彩,更有遺憾。
每一扇窗外都有不同的風景,西柵的風景又是別樣的。

染坊裡,每一塊花布都像是靈動的生命。靜靜的等待風起,在風中飄搖。


也許她並不鮮艷,並不奪目,但都經歷了錘煉,都經歷了蛻變。

在西柵的大街上,我並不能像東柵那樣閑情,因為每一處都有讓你眼前一亮的一幕。


那一扇扇的門紅的鮮艷,燈,照亮著滿堂的紅色,一場曠世的愛情仿佛在眼前呈現。

紅樹煙月生清愁,魚鳥林泉欄外幽,四面好山成勝地,一年佳興在清秋,黃花開後露凝樹,白鷺飛來水滿洲。
靈為動,水為靜,此地名為:靈水居。

放下,原諒別人,原諒自己,給遺憾一個完美的句號,給自己一個全新的開始。

不知是誰在此留下了重重的一筆,把自己心裡的痛釋放,在茫茫人海中,再也尋不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昭明書院裡的景色,便可想,古人為什麼可以閑庭信步,獨吟詩句。

大街上,一盞大大的花燈在默默轉動,展現著自己的每一面。


柳枝垂進了西市河裡,染綠了一半的天。一葉小舟一槳一槳,幽幽劃動。
大街上難得的清靜,如此干淨。

西柵有游覽地圖,告訴你游覽的順序,路邊也有指示牌,標注很清楚。看到一小巷通往濕地,決定去看看。北濕地又是另一番美景。
轉瞬,仿佛到了另一個世外桃源。

一把破舊的油紙傘,遮風擋雨,歷經歲月的洗禮,可內心依舊那麼美。

這裡不知傳遞了多少故事,這裡是烏鎮郵局。

給自己寄一張明信片,留下當時美好的心情。

河邊的咖啡館是這麼的有情調,讓我忍不住停下腳步。名曰:步步蓮花,放著音樂,挺有情調,決定坐下來享受一番。他家還有明信片賣,都是老板自己拍的,決定在這裡買一張。點了杯香草拿鐵,坐下來休息一下,聽著音樂,品著咖啡,看著美景,那感覺好極了。就是座位太小了,不太滿意,還鬧了個小插曲。—_—

又像是夢裡的顏色。小橋,流水,人家,咖啡,音樂,悠閑的午後時光。

白蓮塔,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清韻,不濁。
都說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一次擦肩而過。愛是一場修行,在漫長又短暫的人生旅程中,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一路修行。

下篇,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