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太行風中原行-井陘於家石頭村

作者: 樸樹無華

導讀離開隆興寺,向街頭修自行車的灘主,借了部自行車,騎自行車逛正定縣城,走馬觀花的看了其它幾座塔。正定順應旅游開發大潮,修復了一條仿古街,只是人氣不旺。 ↓ 天寧寺木塔 ↓ 正定廣惠寺花塔 ↓ 正定開元寺塔 ↓ 正定臨濟寺澄靈塔 太行山縱貫山西、河北及河南北部,處於中國地形第二級台階和第三級台階邊緣,直達黃河之濱,以其巍峨之姿形成了華 ...

離開隆興寺,向街頭修自行車的灘主,借了部自行車,騎自行車逛正定縣城,走馬觀花的看了其它幾座塔。正定順應旅游開發大潮,修復了一條仿古街,只是人氣不旺。

↓ 天寧寺木塔



↓ 正定廣惠寺花塔





↓ 正定開元寺塔



↓ 正定臨濟寺澄靈塔



太行山縱貫山西、河北及河南北部,處於中國地形第二級台階和第三級台階邊緣,直達黃河之濱,以其巍峨之姿形成了華北平原西部的天然屏障。在地殼板塊間巨大力量的互相推頂擠壓下,太行山脈產生了強烈的褶皺和斷裂,加上水流的衝刷切割,橫向形成了大大小小被稱為“陘”的峽谷。其中不一定最長最深但卻最著名的就是太行八陘。

人們習慣從南往北按順序數。它們是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和軍都陘。

“太行八陘”是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延袤千裡.百嶺互連的太行山相互往來的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千峰聳立.交錯山嶺之間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隨著工程技術能力的發展,今天人們已能在太行山脈上開辟出無數通道,而在古代,太行八陘就成為當時人們穿越太行山脈的主要途徑了。

由井陘往西登太行,就到了山西平定縣的娘子關。此關坐落在桃河瀑布峽谷和高山之間的井陘西口要隘上,乃形勝之地,地勢險要,與山下的井陘關遙相呼應,控制著這條晉冀通道咽喉。現代公路從關城下繞關而過,僅留下一段穿關石板石道作為參觀旅游之用。再往前,已是四通八達、無險可守的陽泉。至此,井陘應該說就算到頭了。

由此我便對“井陘”這個地名產生了很大的好奇,恰巧從正定到井陘有中巴車,一路上,運煤的大卡車特別多,以至於堵車堵到司機調頭繞道而行,按司機的話說,這麼一繞,你等於把我們井陘一大半地方都看到了,我本想在井陘縣住一晚上,但整個路上以及到井陘縣,空氣污染太嚴重了,車站附近髒亂,小城鎮毫無特色。因為堵車繞路,傍晚6點多到了井陘,錯過了最後的一班去於家村的公交車,中巴車司機很負責的幫我找了部出租車,乘上出租車去到於家村。

離開城鎮不久,一路上坡,在山間彎來繞去,天色漸暗。



出租車司機是位厚道的當地人,很熟悉於家石頭村,到了以後,還幫我找了戶住家。住窯洞,睡大炕。



大媽煮的面條那個鹹呀……後來應我的要求,她又去煮了個不放鹽的雞蛋青菜番茄湯,說到吃,北方的飲食確實簡單,小鎮小村商業也不發達,不像在南方,小吃遍地。出門在外,入鄉隨俗,對付著吃,不餓肚子就行。



於家石頭村地處石家莊井陘的大山深處,河北省唯一重點保護的古村落,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於謙直系後裔的繁衍地,全村95%以上都稱是於氏家族。全村共有石頭房舍4000多間,石板街道3700余米,石井窯池1000有余,石頭碑碣200多塊;於家村,因石頭超多,故又稱石頭村。



百年滄桑、風雨侵蝕、人行畜走,把一條條青石板路踩踏得坑窪不平,锃明瓦亮。縱橫交錯的六街、七巷、十八條胡同貫通全村。



石頭村主要景點:於氏宗祠、清涼閣、石頭博物館、四合院、古街道、真武廟觀音閣、古碑碣



早晨在石頭街巷內游走,空寂無人,只有自己的腳步踏著石頭的聲音,看看那些古舊的民宅,北方的院落,還有四周起伏的山巒,清寂的感受很獨特。



精選遊記: 井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