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獨行陽朔--行程篇

作者: coolcrab

導讀行程篇以下的路線,本人選擇騎車或沿江邊徒步,特別注意,需要對自己體力有所了解,此乃小女子切身經驗。 *2月3日 陰,有小雨,楊堤――興坪(24公裡) 陽朔(坐小巴)-楊堤(徒步)-興坪(坐小巴)-陽朔 此段為漓江精華段 在陽朔車站(出西街後右拐沿百樂來度假飯店走)坐到楊提的車,在楊堤下車後走到碼頭,擺渡到對岸,開始沿江徒步,由於剛下過雨, ...

行程篇以下的路線,本人選擇騎車或沿江邊徒步,特別注意,需要對自己體力有所了解,此乃小女子切身經驗。

*2月3日 陰,有小雨,楊堤――興坪(24公裡)

陽朔(坐小巴)-楊堤(徒步)-興坪(坐小巴)-陽朔

此段為漓江精華段

在陽朔車站(出西街後右拐沿百樂來度假飯店走)坐到楊提的車,在楊堤下車後走到碼頭,擺渡到對岸,開始沿江徒步,由於剛下過雨,山路非常泥濘,有幾次我差點與大地來個“親密接觸”,或是鞋腳分離,建議在路邊撿一根樹干(粗細長短要有所選擇啦),到時你就會發現它的好處,不僅可以支撐你的重力,還可起到防滑、平衡作用,由此知道路不好走了吧,為了你的“纖纖玉足”著想,鞋子一定要是方便行走的,底較厚的,最好能防滑啦。這段徒步路線風景就如同書本中所說的一樣(著名的九馬畫山等都在此,不過在徒步的過程中,由於現在是枯水期有一段河床上滿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垃圾,多少給漓江的風景添上不完美的一筆)。漓江的水清澈見底,沿江的山水與環境融為一體,非常寧靜,似乎連自己的心跳聲都能聽清,在很多時間裡基本上是遇不到幾個人的,這樣能讓你真正的心平氣和下來,所以就算路再難走,你也不會有多少怨言的。但如果你實在對自己的體力沒把握,勸你還是找所住旅館幫你訂船票吧,坐船游漓江是很舒服的,但在我看來,在這麼的長時間裡只能被局限在小船上是很難受的。我在徒步過程中沒有找農家吃飯(建議如果同行二、三人去吃的話較合算,也較有氣氛),沒有較長時間的休息,用了近五個小時的時間,回到旅館後,老板還表揚我厲害咧。不過短時間的休息,能為你補充回不少體力,所以休息還是必要的,但自己要掌握好時間,以這五個小時的行程,早上大概在9點左右就要出發了(坐車從陽朔到楊堤要近四十分鐘吧),這樣不至於回到陽朔太晚,或行走的過程太趕,而錯過江邊的景致。在徒步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迷路的狀況,但路是長在嘴上的,陽朔的老鄉都很好,有禮貌的問一下,保證你不會迷路的,不要怕啦,小女子我都不怕啦。

注:在經過一些山頭時,會出現收過路費的老爺爺,你就意思意思吧,好歹人家坐在這,一天也遇不到幾個人。徒步過程中有三次擺渡,第一次就是在楊堤碼頭,第二次是在一個小村莊旁(我記不太清楚村莊的名字了,只記得與第一次擺渡間隔的時間不長),第三次在畫山村(就是九馬畫山下),費用都是2元左右。基本上到了九馬畫山,行程已經完成三分之二,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啊尚需努力。這個時候真的是最累的時候,如果有朋友在身邊就互相“用力”的鼓鼓勁吧。到興坪後,一樣是到車站坐車回陽朔(票價4.5元),如果你還有體力的話,不妨到漁村,體驗一下總統路線。回到旅館後趕緊洗個熱水器吧,然後就上西街好好的大吃一頓吧。這一路下來,我向你保證,第二天你一定連下一層樓梯都困難。這次旅行我帶了一件能擋風擋雨的短風衣和一件輕便的雨衣,在我這次的旅行中確實發揮了不少作用。

*2月4日 晴,騎車自行車

陽朔――工農橋――月亮山――高田鎮-月亮山-矮山村-陽朔

我每天都在十點左右出發,從陽朔到工農橋至月亮山沿大路騎,到工農橋後,會遇到很多“導游”,要幫你照相啊、領路啊,都可以不理,盡管往下騎即可,到了蝴蝶泉、古榕公園、大榕樹(當年劉三姐唱歌的地方),基本上可以不用進去的,本人的經驗要收門票的地方,都沒什麼可看的,這是個人建議啦,也有些人是喜歡看的。在這天行程中本人唯一買門票的就是月亮山(月亮山還是個攀岩勝地,不過去的時間不巧,沒有遇到有人攀岩),沒辦法啊,不買進不去的,門票九元,寄存自行車一元。月亮山看上挺秀氣的(基本上陽朔的山都很秀氣),但爬起來真是要命啊,在爬月亮山的過程中,遇到不少老外,個個氣喘吁吁,不過外國朋友真的很可愛啦,和你見了面都會SAY HELLO.月亮山上並沒有什麼,只是到了山頂後可以看到古榕公園、大榕樹和月亮山附近的風景,小女子那天在月亮山上遇到的十個人有九個是老外,大部分國人都是在山下看月亮山而已,據一些本地人說,他們也不會去爬月亮山的(我想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要收門票且要爬的半死)。出了月亮山後,還沿著公路走,一直騎到高田鎮,我在公路上時,大老遠的看到了一片油菜花田,為了那片油菜花田,繞了不少彎路,誰叫小女子我出生在城市裡,沒看過油菜花田呢。在高田鎮瞎逛完後,一樣是沿著公路往回走,會經過聚龍潭公園、鑒山寺(基本上只要在門口看一看就可,個人建議),再往下走到矮山村後可以請一個導游(大部分是中年婦女,十元左右即可),讓她帶你走矮山村回陽朔,體驗一下陽朔的鄉間小路。

注:在西街租自行車,一般和所住旅館的老板說一下,都會帶你去租車,這樣就不用押金,由於春節假期,租金在十五元左右,一般都租越野山地車,非常適合陽朔的路,特別提醒可叫車行老板將車座加寬(基本騎一天山路下來,再寬的車座也沒多大作用了,不過有防護總比沒有好吧,第二天我保證連坐在床上屁股都會痛),並掛上菜籃。在用車前應詳細檢查車況,並親身體驗,或則你在山路上車壞了,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建議不妨帶上一附手套,到時不用我多說,你也會發現它的好處了。這條路線,回來時所走的鄉間小路,也不好騎,提醒各位千萬不要只顧著看山水,而忘了車輪下大大小小的石頭,據我請的導游說,在黃金假期她一個月下來車輪也要換好幾個的,她騎了這麼長時間,也不敢邊騎車邊看風景。

*2月5日 天氣:晴 

富裡橋-白沙鎮-遇龍河-舊縣-陽朔(坐小巴-騎車)

在陽朔車站坐到葡萄的小巴(可以讓司機把你的自行車放在車頂),票價3.5元,在富裡橋附近下車(可以讓售票員提醒你,注:千萬記住你的自行車在車頂),喜歡攝影的人到富裡橋可以有不錯的發現。沿原來到富裡橋的小路反方向到遇龍橋後,沿遇龍河騎車,在遇龍河一帶時是幾天行程中天氣最好的一天,也是小女子認為最美的行程。遇龍河一帶的小路比起矮山村的路更難騎,有很大一部分是田埂,而且有些時候需要扛著自行車走田埂,本人認為遇龍河一帶的風景比漓江更美、更秀氣(遇龍河有小漓江之稱,),如果要看風景,為了安全著想最好停下來看,不要邊騎邊看,安全第一嘛(除非你對自己的車技有百分之二百的把握)。有些路段有先前越野比賽留下的箭頭,但小心那些箭頭也有錯誤的,我和同路的人就被騙了一次,遇龍河邊的小村莊,有些房子很有味道(與舊縣有些相似),出了村莊後,有一座橋(我也忘了那座橋叫什麼名字),過了那座橋就到舊縣了,舊縣的老房子已有一段歷史了,注意,當你經過一座房子時,如有老奶奶或老爺爺熱情的叫你到他家看老房子時,出來時你就准備好錢吧,那是要收錢的(大概要1元左右),我就遇到一位正在劈柴的老婆婆,也熱情的邀我去她家看老房子,還主動的為我將兩扇古門拉上讓我拍照,等我要出門時,她很酷的說了句:兩塊,我想騙她說我沒零錢,一塊可不可以,結果一點商量也沒有,我可不想讓她關門放狗,就乖乖的交上兩塊錢。在舊縣可以吃農家飯。出了舊縣沿大路走就可回到陽朔了。

*2月6日 陰,陽朔-葡萄-石頭城

從車站坐到葡萄的車,在葡萄的車站有許多三輪摩的或是摩托車,小女子就是一個人當然是租摩托車啦。從葡萄坐摩托車到楊梅嶺的石頭城至少也要半個多小時(一般在十元左右),我以為摩托車開的快,可以快些到石頭城,結果車真的開的很快,加上路上到處是大大小小的石塊,坐在車上顛得我胃都快出來。要注意的是,一定緊緊的抓住一切能抓的地方,否則。。。後果可想而知啦。還有個人覺得當天還是不要吃太飽,要不然在摩托車上顛簸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是很難受的。到石頭城下有一個小草棚,有一塊木板,上面有聯系導游的方法,石頭城由四個城門圍成一個小城(由小草棚往上走依次是西、南、東、北四個門),如果要走完四個城門,絕對不下三個小時,不請導游真的很容易迷路的,我所請的導游是摩托車的司機,由於他們都是本地人基本上都是熟門熟路了。石頭城基本上又是一個考驗你體力、毅力的地方,大部分人只走兩個門(西門上、南門下),石頭城內只有兩個小村莊,人口也不多,非常幽靜,你可以請導游帶你到小村莊裡去吃農家飯。由於去時剛好是金桔盛產的季節,我的午飯就是靠金桔決定的,不要隨便亂摘啦,導游會告訴你那些比較好吃,那些可以摘(當地金桔真的好吃,個大又甜)。下了石頭城,導游告訴我到附近的合苞山可以看到漓江的一個大拐彎,風景非常好,事實上確實如此,但從石頭城到合苞山車程也近半個小時,而且爬上合苞山頂的路,是完全的山路,有一定的危險程度。由於前面在石頭城已耗掉不少體力,所以我在爬合苞山時,好幾次都是靠導游拖我上去的,但到了合苞山頂時,看到的漓江真的很美,漓江上的渡輪就像火柴盒一樣小,慢悠悠的前進著。

注:從葡萄到楊梅嶺石頭城,加上導游費,原本是五十元,因為多走了合苞山,從合苞山回到葡萄車站,行程也快四十五分鐘,我覺得那個導游實在辛苦,多給了十元,在石頭城共用了六十元,回到旅館後,旅館老板告訴我這個價格是非常公道的。

*2月7日 陰 陽朔-龍勝梯田 

由旅館的老板幫我訂下了到梯田的車,收了我一百二十元,由於我住房實在便宜了,所以我也沒去了解這個價格是否公道,從陽朔到龍勝車程要三個小時左右,所以一般早上七點半八點就要出發了,到了梯田後還要收門票(三十元),到龍勝的路九拐十八彎的,加上剛下過雨,司機盡量將車開的很慢,我坐在駕駛座旁,一直不敢睡覺,一直在幫司機看路。同行出發的另一車小面包車,就在半途中翻車,所幸人員都無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梯田的山腳下是瑤族(黃洛瑤寨,和壯寨沒什麼差別),上了梯田就是壯族了,一路上有壯族或瑤族同胞會問你,要不要幫你背包啊,要不要坐轎子啊,要不要買手鐲啊什麼的,小女子覺得既然到了梯田了,就不要坐什麼轎子了,再說了梯田那麼高,你坐在轎子上還敢往下看嗎?至於手鐲的純度那就不好說了,同車的人遇到一個壯族的A大媽問她買不買手鐲,結果B大媽站在A大媽後面使勁搖手,意思就是叫她不要買A大媽的手鐲,等A大媽走了以後,B大媽看我們什麼都不買又說:不然你不要買別人的手鐲,就買我和A大媽的吧!GOD,何必呢?一看就知道兩個人在唱雙簧,一下子讓我們對大媽們的印像大打折扣,還以少數民族同胞最樸實了,結果也是為金錢給熏壞了。

始於清朝的梯田確實非常的壯觀,可是這個季節到梯田,梯田上的莊稼剛剛收割,景色青黃不接,色調自然不是太好看了。梯田的最佳觀賞季節是農歷六、七月(綠色),八、九月(金黃色),有時冬天還可以看到雪景。現在在壯寨裡正在大肆的建旅館、飯館,真害怕,不久的將來梯田上的壯寨將會失去原本的味道。在梯田時,可以到處參觀一下壯族的吊腳樓,一般壯族人家都會很熱情的請你到他們家坐一坐,吊腳樓底層和第二層都是用來放糧食和養牲口的,同行的一個女孩子進到吊腳樓後,非常認真的參觀每一個房間,連人家的廁所都不放過,至於還大喊了一聲“好大的廁所啊”,真是可愛的女孩子。在梯田吃飯也是很方便的,在梯田有竹筒飯可吃,但太油膩了。在壯寨裡也有許多飯館都可以吃到當地的農家飯。

*2月8日 非常舍不得離開陽朔 下午13點15分飛機

一早起來後,我又上西街逛了一圈,為得不是買什麼紀念品,而是想將在西街上的一切和在陽朔的一切好好的在腦中劃下深深的印記。在自己所有的旅行中,陽朔是讓我最難忘的、最自由的、最悠閑的地方。雖然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獨立的人,但當初決定一個人到陽朔時,並不是為了逞強,或是帥酷而選擇一個人到陽朔,開始時心裡多少有些矛盾,也問過自己為什麼不等朋友有空再一塊去呢?後來想,自己都為陽朔之行准備了二年,現在剛好有空,何必要等到以後呢,特別是在經歷了跟團到泰國游後,我就痛下決心以後如果旅行一定要盡可能的做到自游行,所以既然決定了就要立即行動,否則我的陽朔行又是遙遙無期了。很高興自己一個人不參團到陽朔的決定,讓我感到了從所未有的自由自在。由於西街(洋人街),到陽朔的外國人基本可和國人持平,使得陽朔已經是一個旅游業相當發達的地方了,陽朔的路線都具備了自游行的條件,所以建議到陽朔的人們大可以選擇自由自在的游玩,並且陽朔民風還是很純樸的,治安也很安全。

一個人的陽朔行,使我真正領略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我想我是真的很喜歡陽朔的。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