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槐花香
古城牆,靜靜地環繞而立,守護著古老的城池。腳踏著歷史,我開始了一個人的西安之旅。歷史
歷史的氣息,在城市裡散落開來。一個不經意的轉身,觸碰的,也許就是千年的記憶。這便是西安,古都的魅力,令你沉浸於過去,而思考著當下,而憧憬著未來。俯覽兵馬俑,你似乎在聆聽那位功勛卓著的暴君的故事,你似乎在聆聽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昨天、今天,一幕一闕,如此鮮活地在你的腦海中繼續上演。仰望無字碑,靜謐的乾陵在向你述說一位母親和妻子的情感,一代女皇的傳奇,一個女人的無奈。看昔日長安,縱橫交錯,恢宏壯美。古老的絲綢之路,彰顯了一個民族的強大,一個王朝的昌盛。但,歷史終究已經變成昨天,了解越多,越感到驕傲,越感到慚愧。我們也在書寫著我們自己的歷史。千年之後,我們的後人又會以怎樣的眼光審視我們的今天呢?








宗教
宗教,當褪去塵世強加於其上的浮華之後,你的確能夠感受到它的撼人心魄。太虛清幽,晨鐘暮鼓,於檀香梵音中,體悟精神的寧靜、心靈的平和。“‘戒律‘,戒是有所不應為,律是有所應當為。”這是我在法門寺所抄錄。人是應當有所信仰,有所畏懼的,卻不一定是宗教。

華山
能從玉泉院出發,最後遍歷諸峰,的確是件艱難而又頗有成就感的事。爬山,是磨練意志的活動,尤其是面對華山這樣,常常需要手足並用,身體與崖面緊貼而上的峻嶺。正如崖上所書“如此方是岳”,蒼龍在西,捧月摘星。爬下鷂子翻身,於空山中博台上,與路人切磋棋藝,想見當年宋太祖輸一山而得天下的心境,似乎自己也超然若仙了。走過長空棧道,"思過崖"前,閉目回想,從小到大的過錯之事,件件樁樁,青松為證,洗心革面。走下華山,似乎煥然一新,原來“你可以做到”。







一個人的旅行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背上行囊,去到陌生的地方,走在陌生的道路上,接觸陌生的人、還有他們的故事,思索人生和腳下的路。
一直很喜歡住青年旅舍的感覺。這次的湘子門,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一個離開的室友,揚州人氏,六月以後即將開始他的第一份工作。西安,是他畢業旅行的第二站。精力充沛,一天之內往返西安和壺口瀑布的他,離開時在房間的牆上留言,說,他喜歡上了流浪的感覺。
D床的也是個大四的學生,不過他的下一站是紐約,去工作,
也是去開始人生的新旅程。也許是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的緣故,他跟很多人都很熟悉。他說,人生就是一坨屎,毫無意義。我說,人生很美好,去創造自己的幸福。
有人在牆上留言,“天南海北的朋友們,來到青年旅舍。互不相識的人,有了一個交集”,但畢竟交集是短暫的,之後每個人又會沿著各自的軌跡分離。住了一周,離開的時候,我也留下了自己的話,“you dream,just dream out aloud”。
一起爬華山的是一對北京的情侶,在旅舍認識的。他們的下一站是成都和重慶,下半年還會下江南,很愜意的計劃和行程。我也有很多的打算和目的地。可是,我得工作,得賺錢養活自己。
去華山的車上,認識了幾個來自大洋彼岸的朋友,來中國訪問的博士生。大家聊得很開心,其中一位叫Tess的女生邀請我去美國看看,欣然應允,希望不久的將來會有機會吧!
還有上海的、安徽的、甘肅的、山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平凡的生活很有味道。
四月,彌漫著槐花香的西安,幾分迷離,幾許醉人。遠離了熟悉的人和熟悉的街道,禹禹獨行中,默默地思索,思索不知何物。80後,真的就如此迷茫嗎?究竟想要什麼?自己又定位在何處呢?
那扇屬於我的大門一定還為我敞開著。走過一段長長的路,穿越,便是陽光燦爛吧?!

PS:路上閑來無事,作了幾首小詩,以助興:
到西安:
欲覽千年獨自酣,
大鵬一躍過秦川。
春意將闌作何去?
北向西行覓長安。
游法門寺:
一入空門沐佛禮,
欲把煩塵盡拋離。
蓮花有性難思意,
須待來日問菩提。
游華山:
太清玄音繞林間,
落雁千仞飛九天。
忽聞幾聲黃鶯叫,
方覺凡身在仙山。
2009-05 寫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