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墨脫日記

作者: jxxgxljc

導讀西藏去的多了,但是一直在川藏線來回跑,東起芒康西至珠峰,春天成都到拉薩,秋天拉薩到成都,來去都是318國道。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就算再美的“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看多了也是無趣。雪域高原之上,唯有“隱秘的蓮花聖地”墨脫和蒼涼遼闊的阿裡才是我的念想,可是前者不通公路後者沒有那麼長假期,一時都難以成行。 但是,去秋今春又有半年沒去西藏了,內 ...

西藏去的多了,但是一直在川藏線來回跑,東起芒康西至珠峰,春天成都到拉薩,秋天拉薩到成都,來去都是318國道。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就算再美的“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看多了也是無趣。雪域高原之上,唯有“隱秘的蓮花聖地”墨脫和蒼涼遼闊的阿裡才是我的念想,可是前者不通公路後者沒有那麼長假期,一時都難以成行。

但是,去秋今春又有半年沒去西藏了,內心又開始思念西藏,川藏線於是也變得可以接受了,於是陪朋友R把川藏線再走上一回。六天的西藏行程,然烏到羊湖,自定義為“318國道精華段”。跟戶外俱樂部的MR.Y落實行程時,我第一句話就是“墨脫現在可以去嗎?”,其實心裡並不抱希望,因為同樣的問題上周另一家旅行社的答案是“不可以”。可是MR.Y確答復我“可以,路通了,但是路面沒好,就是費時長點”。因為墨脫,原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然烏羊湖行程立刻鮮活起來,變得無比誘人,朝思暮想的墨脫之行終於可以兌現了,於是很興奮地對著家人朋友說:我要去墨脫了!!!同時為這篇游記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墨脫日記》。

去墨脫當然得去派出所辦理邊境通行證,戶籍警遞給我一本邊境通行證讓我自己填,往前翻翻存根聯,居然發現自己去年春天去珠峰的存根還在,一番感慨外加一番自豪,畢竟去西藏的人還是很少啊。

出發定在6月10號,漫長的三天高考過去了,這是全中國學生解放的日子,也是學生家長解放的日子,兒子熬出頭了,我也終於熬出頭了,真是一身輕松。同行的R和他的女兒就體會不到我的感受,他的女兒即將出國讀大學,這趟西藏之行算是爸爸送給女兒的禮物。

這次西藏之行往返都是經成都中轉,一個號稱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下了飛機辦妥入住,相約去寬窄巷子走走,閑淡寬松時的寬窄巷子還是很值得流連的。晚飯是蜀九香的饕餮火鍋大餐,飯後是琴台路上的蜀風雅韻,第一次近距離欣賞了川劇絕活變臉。我們住的明宇酒店所在的錦江邊上有很多酒吧,時下正是歐洲杯鏖戰甚酣的時候,很想把酒臨風看場球,可惜無佳人相伴,只能回房等周公接見。

早晨七點的航班飛林芝。林芝米林機場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帶,海拔2949米,在西藏算是海拔最低的機場,但卻是最難飛行的機場。機場周圍都是海拔4000多米常年被雲霧籠罩的高山峻嶺,飛機起降只能在狹窄彎曲的河谷中飛行,飛行航線最窄處距離峽谷兩側山脊不到4公裡,離印度實際控制區只有16公裡。因為地處峽谷,機場多低雲天氣,風向多變,飛機只能利用上午有限的時刻起降,我們早晨九點到達米林時,人還沒離開停機坪,就眼看著每天僅有的幾個航班在水汽繚繞的米林機場依次著落。



我們包車的呂師傅在機場門口用哈達迎接我們的到來,這是我特地要求的,西藏我來過多次,家裡書櫥裡還留有上次的哈達,R的女兒可是第一次來西藏,哈達是必不可少的,得讓孩子驚喜一下。

這次來西藏不同於以往,考慮到墨脫的艱險,我要求最好的車和最好的司機,不計成本。西藏旅游基本都是在路上,道路雖然艱險,但是最美的景色也都在路邊。道路我們無力改變,良好的車況和職業道德是我們可以追求的目標,但是很遺憾,我還是失敗了,再一次失敗。好車已經難找,好人就更難找了。

我們第一天的行程是米林-八一-魯朗-波密。我曾跟MR.Y探討要不要去派鎮直白村看看南迦巴瓦峰,他回答的倒也簡單:你都去墨脫了,離南迦巴瓦那麼近,還去什麼直白村。六月的林芝水汽充沛,我估計就是去了直白村也不太可能看到南迦巴瓦,這個季節她很害羞的。

魯朗的初夏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綠草茵茵,溪水潺潺,野花遍野,牛羊成群,藍天白雲,一幅田園牧歌的美景,一直說魯朗是西藏的瑞士,我想這一定是指初夏的魯朗。



車到排龍,我說接下來十幾公裡臨江道路就是所謂的通麥天險,說實話我自己都覺得這段路在西藏絕對算不上天險,比它險的路段有的就是,只是川藏線走的人多名氣大。只要不是雨天遇黑夜,稍微慢點誰都可以安全通過這一段。


傍晚到達波密縣城扎木鎮,這裡是個重要的起點,理論上從扎木鎮可以通往墨脫縣城。位於雅魯藏布大峽谷最深處的墨脫縣,就像鑲嵌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中的一塊“飛地”。墨脫,在藏傳佛教經典中意為“隱藏著的蓮花”,被藏傳佛教信徒視為聖地。但是墨脫卻不是尋常可以到達的地方,墨脫是全國兩千多個縣中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地方,所以被稱為“地球上的最後秘境”。全年大部分時間,裡面人出不來外面人進不去,從派鎮方向進去要翻閱多雄拉雪山,從扎木鎮進去要翻越嘎龍拉雪山,都非尋常人可以做到的,所以派鎮徒步四天到墨脫縣城是中國“驢”的衡量標准之一。

要論海拔,無論多雄拉雪山還是嘎龍拉雪山都不算高,四五千米在西藏稀松平常;論地形破碎災害頻繁,川藏南線也好不到哪兒去;關鍵是地質破碎+雨雪頻繁才是墨脫一直通不了公路的主要原因。墨脫處於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發地帶,加之墨脫的氣候潮濕多雨,使得墨脫實現通車的願望困難重重。

因為雨水充沛外加地質破碎,通往墨脫的公路屢屢說就要通車了,然後或者沒通,或者通了不久又斷了。直到前年央視直播多雄拉隧道打通,讓人覺得離扎墨公路全程通車不遠了,我們終於可以不用步行也可以去墨脫了。

一直在川藏線來來回回,一直很想去墨脫,只因為基本沒什麼人進去過,也知道自己不是徒步的材料,終於等到了扎墨公路可以通車的那一天。MR.Y告訴我說這個路通了是指路基好了,而不是指路面,我想以4700的威力只要有路基就應該沒問題。

其實墨脫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難以到達,要說景色有多美我看也未必,一般人到墨脫也就是縣政府拍張合影就返回。考慮到扎墨公路的不確定性,即使到了扎墨公路的起點波密縣城我依然忐忑,看到馬路上有去波密的小廣告,打電話過去詢問波密能否進得去,藏族人責任意識與漢族有一定的差異,說話也比較隨意,有說進得去的,有說進不去的。事已至此,已是騎虎難下,管它通與不通,必須去,至少走到無路可走為止。

扎木鎮的海拔只有2700米,加上波密良好的植被,即使是第一次上高原的人多數也不會有高原反應,夜裡睡眠不錯。

早晨出發往墨脫,出城不遠就是三岔路口,往右標的是崗鄉,這是個自然保護區,以雲杉林著稱,是《國家地理》選美中國“最美十大森林”第五名。往左標的是墨脫,隱秘的蓮花聖地。我們在三岔路口把車停下,寂靜的路上就只有我們幾個人,早晨的空氣清新濕潤,要是能打包帶點回來就好了。回望扎木,雲霧繚繞,似仙境一般。我們往崗鄉方向步行走了一兩百米,感覺真是好的不得了。除了腳下的柏油路,一切都是那麼原始,沒過往的車,也沒有人的蹤跡。從路邊走下去,可以看到犛牛在安靜的吃草,再往下走走,不大的平地上油菜花開得正盛。R和女兒在路邊撿了好些漂亮的小石頭,他們會把這些石頭一直帶回常州。在那個早晨,在那個地方,這最美的一切完全歸我們獨享,真的很幸福。





上車往墨脫方向前行,路況是越來越差,老的扎墨公路是141公裡,新的扎墨公路因為打通嘎龍拉隧道而縮短到117公裡。從扎木鎮到隧道入口是23公裡,隧道4公裡,隧道出口到墨脫縣城還有90公裡。扎木鎮到隧道口這一段勉強可行,路邊不斷看到有施工隊伍在干活,雖然也有不錯的路段,但是總體而言,路況還是破爛不堪,水毀不斷。

今天不是個好天氣,天空陰沉沉的,遠處的雪山也被雲霧遮住,看不真切。開了個把小時到了嘎龍拉隧道入口,大家下車拍拍照以示留念。隧道是貫通了,但是裡面還在施工,有些地方居然還要我下車用手電查看路況。我下車為越野車指引方向,卻不知道用手電照照自己的腳下,一不小心,一只腳踏進地上一個施工留下的坑洞裡,摔了一跤,全靠一只手在地上撐住了,唉,野外的經驗還差得遠呢!也許是因為馬上可以到墨脫了,被激動衝昏了頭腦。



4.2公裡的隧道很快到了頭,但開到墨脫縣城至少還要四五個鐘頭,估計到了墨脫留給我們的時間也只夠在縣政府門口拍張合影。出了隧道一看,我的天啊!比隧道那頭更加糟糕。空氣中水汽彌漫,能見度很差,但是足夠你看見路邊的懸崖。路況就更差了,隧道那邊,道路再差,但是路基基本都還是石頭水泥之類的,這一邊道路是直往下去外加不斷的180°回頭彎,拐彎的時候還得先倒一把才能過得去,路邊也沒有任何遮擋,翻下去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了。至於路面基本就是坑窪不平的泥漿石子路,面對這樣的路況,我心理上開始“慫了”。坐在這樣的車上我還真不如下車去步行,至少步行時路在自己腳下,心裡多少還踏實點。

車外有大批的施工隊伍,下車去問前面是否通車,還是有說通的有說不通的,最後一個武警(西藏修路、護路的都是武警)明確告訴我們前面的橋前幾天衝斷了,過不去了,只能原路返回。那一刻,我的心情很復雜,甚至有種總算去不了的心情。既可惜去不了墨脫,又有種總算了結的心態。說實話,看了那樣的路況,我的雄心壯志大半已去,橋斷了也許是成全了我。


當然解脫的不僅是我,MR.L(R稱呂師傅為MR.L)也在其中。他從來沒去過墨脫,也是憑著一時衝動跟我們去墨脫的,當然往返兩天4000的包車費也是他去墨脫的動力,現在他也解脫了。剛才的路況他已經腿軟了,再加上司機本能的心疼車,現在原路返回他是最開心的,在他心中,跑最少的路拿最多的錢是最高境界,要是不跑路光拿錢那就更好了。


原計劃今天去墨脫明天返回到然烏,現在今天就可以到然烏,這樣就多出一天時間,山南於是被提上議事日程,然後就此惹出一堆麻煩。

中午在波密的“溢碗面”吃面,比去年有進步,去年牛肉可以加雞蛋但是雞蛋面不可以加牛肉,今年與時俱進了,應廣大群眾的要求雞蛋面也可以加牛肉了,高原地區大米品質差還煮不好,難以下咽,高壓鍋煮出來的面條還行。

從波密到然烏行程很簡單,全程沿帕隆藏布江前行。帕隆藏布最美的季節當屬三四月份,一江春水向西流。我們下午先到米堆冰川,這是被《中國國家地理》選出來的“中國最美冰川”第4名。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能夠沿雅魯藏布江和察隅河谷北上,帶來了大量的降水,於是誕生了米堆冰川。米堆冰川位於波密縣米美、米堆兩村,主峰海拔6800米,米堆冰川屬於海洋性冰川,末端海拔只有2400米(存疑?米堆村海拔絕對不低於3000米,而冰川末端還在米堆村之上)。因為位於318國道邊上,所以米堆冰川算是西藏最容易到達的冰川之一了。我們從米堆村出發只要步行半小時就可以到達冰川下端的冰蝕湖,但是要想到達看似不遠的冰舌還得繞過冰蝕湖花上半天時間。因為峽谷水汽充足,米堆冰川的主峰也是猶抱琵琶,並不是尋常可以得見的,幾次造訪,只是偶見崢嶸依稀。這一次我們應該是看到了米堆冰川的全貌,但是因為山頂一直有雲遮掩,讓我有點不敢肯定我們看到的山峰之上是否還有主峰被雲遮掩。



要想到達米堆冰川下面需要穿過村莊翻過一座不高的小山,快點也就半個小時,過去三年我每年都來一次,但是這一次爬起來尤為吃力,無論如何畢竟又長了一歲,我曾經說過只要我來西藏路過米堆就一定要爬過這座山來看看,直到爬不動為止,說是不高,但畢竟是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

離開米堆不遠就是然烏了,然烏湖位於昌都地區八宿縣境內,面積為22平方公裡,湖面的海拔高度為3850米。然烏湖是典型的堰塞湖,湖的東南有著名的來古冰川,西南有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貢拉冰川,東北方向有伯舒拉嶺,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了然烏湖,並使湖水向西傾瀉形成雅魯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走川藏線入藏,無論是川藏南線還是川藏北線,到了然烏便算是和雅魯藏布開始了親密接觸。

然烏的美最在於水,雪山環繞倒影水中,美到極致。然烏的四季我看過三季,最美當是春季,四月中旬是最合適的時候,早了湖面的薄冰還沒有化去,過了六月再去,雨季來了便是一江渾水,縱然十月的秋季也是不行。始終不能忘記09年的春天,夕陽已下,寂寥的湖邊,碧藍的江水倒影周邊的雪山,深邃悠遠,美得不像塵世間所有。



網上都說然烏的早晨最美,我卻覺得是傍晚最好。這次到然烏剛好是傍晚時分,泛綠的湖水雖不及春天那麼幽藍,但比起夏秋的渾黃還是好很多。為了拍一張更美點的照片,我一個人走了很遠,獨自忍受傍晚時寒冷的江風吹到透心涼,沒有陽光的西藏,無論什麼季節都感受不到絲毫的溫暖。



然烏還有一美不可錯過,那就是然烏夜晚璀璨的星空,因為然烏不及下游波密林芝那般水汽充足,所以在然烏有很大的可能體會到“手可摘星辰”的感覺,最誇張的說法是“天上的星星多到像爛了似的”。遺憾的是,然烏的海拔3850米,很多初上高原的人早就被高原反應擊倒,再沒有牽手看星空的那份浪漫心境了,這一夜我是頭枕氧氣包度過的。

早晨起來先去上然烏,上然烏位於然烏鎮往察隅方向進去幾公裡,上然烏最美的毫無疑問是清晨,那一刻,周遍的雪山倒映在清澈(這個季節要差點的)的湖中。

離開然烏返回林芝,沿著318國道,不寬的然烏湖足有20多公裡長。經過一處明顯收窄的跌水,然烏湖就正式成為帕隆藏布了。帕隆藏布是雅魯藏布江水量最大的支流,到通麥附近有易貢藏布彙入,最終在排龍附近彙入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全程2840公裡,其中中國境內2057公裡,日喀則段算是雅魯藏布江的上游,山南地區算是中游,林芝以下到墨脫算是下游。由於雅魯藏布大峽谷(世界第1)和帕隆藏布大峽谷(世界第3)同為世界級的大峽谷,同時又是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因此造就了“西藏江南”的景色。整個帕隆藏布沿線雲遮霧繞,碧綠的江水中常見高處雪山冰川直插而下,眼前的原始森林郁郁蔥蔥,讓人難以想像這居然也是西藏。下午回到八一鎮看看時間還早,於是開始尋找“冰湖”。前天飛林芝時鄰座是位在林芝機場工作的大姐,她說那些收費的景點沒意思,有個尚未開發的“冰湖”景區值得一去,如何如何之美不勝收。按照大姐的指引,林芝往拉薩方向出城後到解放軍115醫院右拐上山即可。按圖索驥很簡單,上山不久就看到有欄杆擋住去路,下車一開,這裡已是措木及日景區的大門,那個免費的冰湖已經消失了,代之以收費的措木及日景區。門票還不便宜,一番討價還價還要每人100,遠高於納木錯、羊卓雍錯,基本就跟珠峰看齊了。林芝這些年旅游發展蠻快的,新開了一些景區,比如噶朗湖什麼的,但是門票都不便宜,一般起步就是百來塊,門票的定價大概基於以下一個判斷:能來得起西藏的游客肯定是不缺錢的,既然來了西藏就不會計較門票價格的高低。這個判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堅持認為西藏最美的景色往往就在路邊,比如羊湖,再比如珠峰,去珠峰途中有幾處地方可以欣賞珠峰的壯美,大本營除了近點,未必就是最好的地方。措木及日湖是古冰磧湖,在林芝又被稱為“冰湖”,湖區常年可見冰雪,湖水清澈,湖岸四周樹木蔥綠。沿砂石山路盤旋而上,天色漸陰,景色一般。高原湖泊在西藏車載鬥量,稱得上大美必須符合三個條件:湖面開闊、雪山映襯、最後須得晴天,今天看到的冰湖一條也不具備,所以不過爾爾。如今的冰湖實際上是個開發完成的水電站,旅游景區實際上是副產品,但是假以時日我估計副業收入會超過主業,因為這個副業實在是個無本的買賣。車行十九公裡到了海拔四千米的山頂方見冰湖真容,高山一湖泊,實在是稀松平常。租船游湖一周,天色陰沉,返回八一鎮。

晚上去吃所謂最高級的魯朗石鍋雞(加了幾根蟲草而已,報價¥800),客觀評價確實好於魯朗鎮上的石鍋雞。林芝入住的中海花園酒店,是我在西藏入住的最近接內地水平的酒店。

背著R費了一番口舌,最後答應了MR.L的過分要求,額外付費¥2000從山南返回拉薩。從318國道返回拉薩除了尼洋河和米拉山口等於啥都沒有,再說我一直也沒有去過山南,內心也想去,就當是了了一樁心願。

我們從林芝八一鎮出發往山南,就是沿雅魯藏布江(中段)上行。林芝的早晨是一如既往的陰沉,水汽繚繞在半山之間。雅江的河谷已是青稞碧綠,有的田疇已開始由綠轉黃。

米林、朗縣都屬於林芝管轄,這個劃分的依據就跟印度洋的水汽沿雅魯藏布江上行的氛圍基本一致。林芝段的雅江峽谷植被情況良好,雖不及波密那般分布原始深林,至少也是滿目蒼翠。

在西藏旅游,你將會時刻感受到雅魯藏布江就在你的身邊。這次一路走下來,我們基本上都是沿著雅魯藏布江或雅魯藏布江支流。然烏到林芝是沿著雅魯藏布江最主要也是最美的支流帕隆藏布江,往墨脫方向也是去往雅魯藏布江的核心--雅魯藏布大峽谷,林芝到山南直接就是沿著雅魯藏布江中游河段前行,如果走318國道回拉薩那就是沿雅魯藏布江支流尼洋河。雅魯藏布江沿岸是西藏水汽最充沛、植被最茂密、自然條件最好、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所以無論是聯通川藏的318國道,還是聯通林芝山南的306省道,都是順著雅魯藏布江水系延伸。西藏首府拉薩就在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邊上,山南首府澤當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雅礱河邊上,林芝首府八一位於雅魯藏布江和支流尼洋河交彙之處,也是同樣的道理。

繼續前行,以朗縣縣城為界,好像換了一個世界。朗縣往澤當方向開始呈現干熱河谷的景像,天空慢慢放晴,山頂上鋪滿了雲彩,清澈的雅江緩緩流淌,峽谷並未因為漸近上游而顯得狹窄,反而漸漸開闊起來,和峽谷下游的峽深流急完全兩樣。



朗縣縣城小而整潔,在藏區不多見。一出縣城,瀝青路面變成了砂石路面,路況開始變得艱難,林芝到山南的省道基本都是沿雅江前行,窄窄的路面讓人每次都為急轉彎而擔心,擔心道路對面突然冒出一輛壓線行駛的車,不敢想像也無法衡量砂石路面的上急剎車和咫尺之外的懸崖之間的關系。反正坐在副駕座位的我一直緊緊抓住車門上把手,手心裡滿是汗水。我個人覺得這一段路的艱險程度絕對超過川藏南線通麥天險那一段。



午餐是在朗縣的仲堆小鎮解決的,標准午餐--面條,西藏的高海拔讓米飯變的難以下咽,而高壓鍋煮出來的面條勉強可以下咽,如果餓極了還可以覺得很香。午飯後再上路基本就是山南地區加查縣的地界了,也就此踏上了噩運之旅,事後想想,很多事情還算是不幸中的萬幸,至少我們還沒遇到最壞的結果。

沒想到在爛路和好車之間,出問題的是好車。這次旅行我對旅行社再三要求提供最好的車,這輛07年出廠的豐田4700在西藏旅游市場相比那些跑了十好幾年、七八十萬公裡的豐田4500應該還算“新車”,但是結果就是這輛看似最好的車讓我們吃盡了苦頭,權作一次人生體驗,也只能如此寬慰自己了。

毛病來得沒什麼征兆,發動後掛不上檔,轉速慢慢下來直到熄火,司機也沒太當回事,讓車休息一下,多轟幾腳油門,有時也就掛上檔了。就這樣,一直折騰到離加查縣城五公裡的地方,汽車徹底歇火趴窩了。邊上是雅魯藏布江,腳下是砂石土路,頂上是西藏的大太陽,連個棲身的地方都沒有。實在沒轍只能派我搭車先去縣城想辦法。



進加查縣城第一個建築就是一個汽修市場,一個塵土飛揚的院子,有個十幾家汽修鋪子,看來從林芝過來,一番沙土路顛下來需要修理的汽車不在少數。求爺爺拜奶奶,一家家修理店走遍,訴說症狀,腆著臉皮求人,總算有人願意開一輛破舊不堪的北京吉普去把我們的車拖回來。雅江邊上坐在被拖的汽車裡,也是人生初體驗。到了汽修鋪子一番檢查診斷下來,說是電子油泵壞了,換一個¥3000,在這兒沒什麼可以選擇的余地,三個小時後天色將晚時分我們重新上路。



離開加查縣城以後,道路不再沿著雅江前行,心情也就放松了下來,雖說晚了點,但是估計九點前可以到達山南地區首府澤當鎮。加查往澤當要翻越海拔4910米的布丹拉山,春夏之際滿山開滿杜鵑,可惜我們耽誤了時間,開始翻山時已是日薄西山,看不到多少美景了。

日落時分站在布丹拉山口放眼眺望,遠處山頂上雲海彌漫,很壯觀!從布丹拉山口下山時,MR.L已經疲勞到極點,主動把方向盤交給了R,雖然也是砂石土路,但下山的路還是比較好開的,他開得很愉快,我覺得他在西藏還是有點手癢的,路況差外加高原反應,在西藏自駕屬於高級體驗。

拉薩經山南地區貢嘎縣、扎囊縣、乃東縣、曲松縣、加查縣、朗縣、米林縣,直至林芝八一鎮的306省道,兩頭還行,到底靠近西藏的“大城市”,基本都是瀝青路面,尤其是山南往拉薩那一段,簡直與高速無異。但是306省道中間朗縣經加查到曲松這一段位於林芝和山南交界處,不是人走的路,前一段是臨江砂石路,無遮無擋,後一段是土石路翻越海拔五千米的布丹拉山。只是這條路走的人少,沒有川藏南線名氣大,世人少知其艱難。

不斷地轉彎下坡,離澤當鎮越來越近,眼看天快要黑透了,突然一次換檔時車又熄火了,我還笑R技藝不精,哪知道是4700舊病復發,不是熄火是歇火了!這個麻煩大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平均轟個十次油門能掛上一次檔,還是一檔,升檔就熄火,就這個一檔也只能開個幾百米,遇到下坡就讓汽車自己往下滑,直到再次熄火。中間也試圖讓過路卡車拖了一段,但終非長久之計,最終車徹底歇火在路上。荒山野嶺,抬頭滿天星鬥,腳上卻漆黑一片。加查離曲松73公裡,我們離開加查後翻越了布丹拉山,估計這裡離曲松縣城應該沒多遠了。

我們原來行程上沒有山南這一段,因為墨脫去不成,活生生多出一天時間,於是就跟MR.L商量把林芝走318國道到拉薩一天行程改成林芝經山南返回拉薩的兩天行程。我心裡盤算一下,波密到墨脫(報價¥4000)只走了一小段,節約下來的費用足以覆蓋這多出來的費用。說實話,西藏來了五次,遇到的司機絕大部分在錢上不怎麼講信用(珠峰那次例外,司機連小費都不好意思收),都是算進不算出的。MR.L告訴我,讓他去山南再加¥2000,與旅行社無關。如果我和旅行社談行程變更,無論出多少錢他堅決不去山南。至於沒去墨脫,他認為不是他不去,是去不了,與他無關。看在R的面子上我接受了城下之盟,這會兒車壞在路上,MR.L畢竟只是個司機,兩手一攤,沒轍了。如果我這時找旅行社,問題可以解決,但是MR.L會有麻煩。

就在大人們束手無策的時候,一直在車上看書的R女兒說了句我們可以打110,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對啊! 還有110的!實在是我們這些人從來不麻煩警察同志,關鍵時刻居然忘了世上還有警察。這條路上手機信號時斷時續,上天保佑!我們停車的地方恰巧有信號。我們打了山南的110,問我們方位,我們只能說離曲松縣城不遠的地方。在我們等待救援的一個多小時裡,居然沒有一輛汽車從我們身邊經過,這就是西藏的省道。

終於等來了警車和六七個警察,滿滿一車。我們本希望警車接走我們三個游客,哪知拷貝走了樣,說我們車陷在哪個地方了,他們是來拖車的,為了湊夠推車的人手還費了一番事,把下班回家的警察都給叫來了,這一刻,在這個荒涼之極的西藏野外,唯有感謝!

我們拋錨的地方離曲松縣城已經不遠,離最近的警署只有幾公裡。警車上已經沒有空位,干脆就把我們的4700一道拉到警署去,這是我們的車今天第三次被別的車拉著走了。

曲松縣城到澤當鎮還有60公裡路程,警察幫我們叫了一輛出租車送我們去澤當,MR.L留下來等拉薩的老鄉來修車。離開警署前我滿懷感激之情在接警記錄上寫了一段感激的話。來接我們的司機是個內地人,我准備他開價五百,結果他只開價兩百,看來西藏的民風還蠻好的,至少沒乘人之危。

子夜時分,我們到達澤當鎮入住雅礱河酒店,到底是山南首府,比西藏一般的縣城大多了,也比較像樣,澤當算是離拉薩最近的城市,又是藏文化的發源地,R對藏文化很感興趣,當聽說時間上安排得過來,他很想來山南看看。

山南從地理位置上說是指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是藏民族的發祥地和藏文化的發源地。因地處雅礱河流域,山南歷史上又被稱為雅礱。雅礱河藏語意為“從上游下來的大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在澤當鎮西注入雅魯藏布江,全長僅68公裡,但是在藏族歷史上極為有名。

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於雅礱河流域,雅礱部落的首領聶赤贊普成為西藏第一位藏王,他建立了“蕃”王國,確立了贊普的世襲制度,修建了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經過歷代贊普不斷擴張領地,使雅礱部落成為西藏最強大的部落。7世紀中葉,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起兵於雅礱河谷,完成了統一青藏高原的宏偉大業,建立了吐蕃王朝,並將都城由山南遷至拉薩。西藏的政治、軍事中心雖然北遷,但作為吐蕃王朝起家之本的山南在王朝中仍保持著特殊的地位。

我們在從山南返回拉薩的這一天中,先參觀雍布拉康和桑耶寺,再從曲水去羊卓雍錯,最後返回本次西藏之行的終點拉薩。昨晚半夜才到澤當,我跟MR.L說我要睡個小小的懶覺,讓他早晨九點前絕對不要找我,我會關機的。結果早晨開機發現好幾個MR.L的未接來電,他告訴他昨晚只比我們晚一小時到達澤當,我是無論如何想不通,我們離開曲松時修車的人還在拉薩趕來的路上,反正他的話我也不太敢相信。其實他急著找我,是因為我還沒付旅行社費用,他怕我跑了,一萬多塊錢包車費用沒人付。

上午的行程是先去雍布拉康,返回拉薩時順路去桑耶寺。雍布拉康離澤當鎮不遠,位於雅礱河東岸扎西次日山頂,是西藏最早的宮殿。相傳是苯教教徒於公元前2世紀為第一代藏王聶赤贊普建造,後來成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宮,五世達賴時改為黃教寺院。

雍布拉康分為兩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層建築,後部是一座方形高層碉堡望樓,與前部相連,遠處看整個建築說是像“母鹿的腿”(雍布就是母鹿的意思)。雍布拉康現在看來規模不大,也比較衰敗。當年雍布拉康作為宮殿的時候,統一的吐蕃王朝還沒有建立,還只是個部落,規模自然大不到哪兒去,再加上文革期間又被拆毀了一部分,現在看到的雍布拉康規模就更小了。我們請了個導游為我們講解,從綠度母講到白度母,從釋迦牟尼講到聶赤贊普,當時聽的頭頭是道,恐怕還沒離開西藏就忘得精光了。

關於雍布拉康唯一的印像就是在山上眺望雅礱河谷,真是好地啊,不像是在西藏。導游指著不遠處薩熱村的一片叫"索當"的土地,正對雍布拉康,相傳是西藏的第一塊農田,眼下開闊平整的田地裡一片翠綠。從吐蕃強盛時期,山南雅礱河流域就是西藏的"糧倉",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離開雍布拉康往曲水方向,雖不是高速,但是路況極佳。邊上伴隨的是越來越開闊的雅魯藏布江,一般說來河流越往上游,河道應該收窄落差應該加大水流變得湍急,水力資源大多都在河流的上游。但是這個雅魯藏布江卻是和常規相反的,下游到了派鎮進入大峽谷後220多公裡的河段內,河床下降了2200米,平均1公裡跌落10米多,大拐彎峽谷中的水力資源要占整個雅魯藏布江水力資源的2/3以上。

桑耶寺距澤當鎮38公裡,在雅江的對岸,必須乘船過江。這裡的雅江江面極其開闊,總有幾公裡寬,渡船就是普通的機動木船,陽光燦爛毫無遮擋。渡我們三個人往返開價300,上船時我覺得還有點貴的,下船時就覺得不貴了,因為看似幾公裡寬的江面居然開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對岸,無聊的途中居然睡著了。



桑耶寺位於山南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扎瑪山麓,有“西藏第一座寺廟”的稱號。桑耶寺於公元762年開始興建。寺院選址於藏王赤松德贊的出生地,由蓮花生大師主持桑耶的建設,赤松德贊親自主持了奠基。雖說桑耶寺的歷史地位很高,但是現實地位一般。寺廟本就處於荒涼之處,加上交通不便,估計供奉的信徒也不多,寺廟很衰敗,遠不及拉薩的那些寺廟。桑耶寺沒看看到有講解的,我沒多少興趣也看不太懂,走了小半圈就退了出來。


離開桑耶寺又是一個小時的渡船返回河對岸,再去山南最後一個景點羊卓雍錯。羊湖位於山南浪卡子縣境內,與納木錯、瑪旁雍錯並稱西藏三大聖湖。別人說羊湖之美冠絕藏南,在我看來羊湖之美,冠絕中國!從曲水往浪卡子方向,翻越海拔5030米的岡巴拉山口,車頭方向一轉,羊湖就如碧玉一般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羊湖之美在於湖水的顏色,真真就如碧玉般,遠處還有海拔7206米寧金抗沙雪山映襯。

羊湖屬於高原堰塞湖,形狀極不規則,叉口較多,湖岸曲折蜿蜒,就像珊瑚枝一樣散落在群山之間,羊湖面積六百多公裡,我估計湖岸線兩千公裡也不止,所以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看到羊湖的全貌,當然要除了在地圖上。


羊湖遠觀比近觸要漂亮許多,最美就是在岡巴拉山口往下眺望,一直往下可以把車開到湖邊,這時再看羊湖就不及在山上看那麼美了。今天就更是如此了,我們在岡巴拉山口時,天還是晴的,只是天空有點多雲,等到我們下到湖邊,天色完全變了,陰雲密布狂風大作。我們一陣慶幸,如果再晚來一刻鐘,我們就看不到最美的羊湖了。


原路返回,從羊湖再次翻閱岡巴拉山口,傍晚時經曲水到達拉薩。現在從曲水回拉薩都是走機場高速,沿途看到的都是荒山禿嶺,原先的老路是沿拉薩河前行,楊樹成行,河水清澈,野鴨成群,現在再也看不到了。

晚上入住雅魯藏布大酒店,這間酒店很有特色,號稱唯一可以入住的博物館式的酒店。其一,酒店的裝飾,從大堂到房間都非常富有藏族特色,其二,酒店的二樓有個博物館,收藏大量藏族的文物,其中尤以寶石為最,甚至連每個樓層的過道兩側都是展示藏文化的櫥窗。酒店的主人是個四川人,除了經濟能力,看得出對藏文化的熱愛,能收集這麼多好東西不容易。

相對於林芝山南,回到拉薩就算回到了文明世界。沒想到拉薩居然也有蜀九香,將就了這麼些天該犒勞一下自己了。雖然大家已經適應高原,但畢竟拉薩的海拔還有3600米,同志們的戰鬥力比起成都還是下降了好多。

晚飯後我提議步行回酒店,散步權當消食。路過瑞吉度假酒店,這是拉薩最頂級的酒店,外觀極不顯眼,被一段灰色的磚牆包裹起來。我們走進去參觀一番,酒店中間是個巨大的水池,所有的建築圍繞水池,安靜奢華。

拉薩的行程安排很簡單,上午布達拉宮、大昭寺,下午西藏博物館。早晨我睡了一個懶覺,布達拉宮這種地方只要去一次就足夠了,R帶著女兒去了。上午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去旅行社把費用結清了,順便把路上不愉快的事情跟MR.Y說了說,當然說了也是白說。由於旅行社不養車,旅行社跟司機之間也是臨時雇用關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在一個賣方市場上,不講信用成為主流,誰也無法改變,只有慢慢等待買方市場到來的那一天。

午後,老規矩,MR.Y帶我們去扎基寺開光,我感覺這個開光儀式也沒什麼一定之規,明顯比上次的程序潦草了點。看看時間還早,去西藏博物館參觀,這個我比較感興趣,R的女兒對唐卡特別感興趣,我已經拜托MR.Y幫我們尋找合適的唐卡,上午我們逛八廓街時發現看得上的唐卡太貴了,價格便宜的又懷疑別人不是手繪的。

MR.L非常熱情地推薦我們跟他去看唐卡,盛情難卻就去了。車子開到一個大院子裡面,西藏地礦博物館,一個看起來很科普的公益場所。進門領卡(供結賬計算回扣用),一樓展示,二樓銷售,綠松石、天珠、琥珀、蜜蠟、珊瑚,當然唐卡也有。至於價格,有個參照物,我腕上的血珀,買價不過一千,這裡的標價是上萬。對於我這樣走遍中國的人,MR.L還要帶我到這兒來,真是利欲熏心,利令智昏,我會買嗎?不動頭腦的家伙!

晚上去MR.Y的公司看唐卡,孩子挺挑剔的,沒有看得上眼的,她喜歡的壇城暫時又沒有。大家坐著閑聊,MR.Y很熱情,請我們欣賞他為西藏自治區成立五十年大慶而創作的歌曲,百人合唱,場面很大,免不得一番違心的應酬。MR.Y在沒有漢文化氛圍的西藏算得上是文化人,他寫的東西很煽情,但是在我看來華麗的辭藻堆砌的太多,沒有哪段話不用上幾個(自創或自行組合)形容詞的,如果中學時這樣寫作文是要被老師批評的,甚至判不及格都有可能。

後來,MR.Y拿出一條綠松石的手鏈給我們鑒賞,說是從阿裡牧民手上淘來的老貨,准備送給在昆明的老婆。我和R的女兒都很喜歡那條手鏈,但是別人已經說這是准備送老婆的,我也就不好意思開口了。即將告別的時候,R跟MR.Y說能否割愛轉讓,MR.Y稍微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出了門,我跟R開玩笑,難怪你進步得快,因為關鍵時刻你敢於索取。

一夜美夢,竟連半夜的瓢潑大雨都沒有感覺到。早晨出門,拉薩、成都、上海,一帆風順,回到常州已是華燈初上。

到此為止,這次的藏地之行就算結束了。對我這樣來過幾次西藏的人來說,沒了墨脫,這次的林芝山南之行沒什麼特別值得回憶的,但是對於第一次踏上雪域高原的孩子來說感覺非常好,就像我第一次來西藏時那樣。

當我再次踏上西藏的土地的時候,我想一定是墨脫或者阿裡,二者必居其一。我愛西藏!身不由己!



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