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清邁、曼谷吃FUJI的感受關裕年 第一次吃福記(FUJI )餐館是在年初,在曼谷的BANGNA center,在餐館的菜單上,我們對照片與實物的相近似感到欣慰,因為在北京,菜單上的照片與實物是不可能吻合的,因為,我們的餐館都有自己的解釋權。 還有價錢,平心而說,價錢公道。155泰銖(相當30元人民幣)的天婦羅(油炸大蝦)以及配菜和湯和主食,都看出菜品品質優良、不油、不膩,吃完感到很盡興,沒有吃太多大魚大肉的“負罪感”。 餐具形態各異,擺放恰到好處,讓人有藝術飯局的感受,覺得吃飯也是享受,而不是為了活著才吃飯。 對於日餐,我們是在日本旅游時候才有所認識的,開始覺得小蝶小碗,一定吃不飽,但是,吃好後才發現,吃的剛剛好。從此就覺得,為了身體的健康,還是吃的種類多些,每一種菜品都少吃,再加上定量的魚、肉以及其他食材,多營養少量吃,對身體會有所幫助。 回北京後,也力圖吃一些日餐,可惜食材比不上日本新鮮,所以味道遠遠比不上在日本吃的日餐,也就算了。沒有想到在泰國,日餐發揮的淋漓盡致。這主要還是泰國靠海有新鮮的食材,所以才出現了上乘的日本料理。 在福記還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魚類、海鮮,論價格都比較便宜,味道鮮美,有百吃不厭的感覺,一而再再而三的光顧於此,逐步進一步了解福記餐館的菜單。 福記不管是在曼谷的市中心帕拉岡(PARAGON),還是在清邁的CHAROENPRATHET RD,都有福記餐館的蹤跡,就像北京王府井的外婆家餐館一樣,不排隊的時候很少,特別是,星期六、日,那更是門庭若市,吃一餐至少排隊半個小時,有時,忙的連收費都要等待十幾分鐘,可以想像,收費都要排隊的餐館有多火嗎? 僅僅就日本的餐館來說,對其飲食結構評述,日餐比起我們的一些吃法是要先進一些,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改變飲食結構,與全國範圍的心腦血管病做殊死的鬥爭,只有全民健康了,真正的小康社會也才會真正的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