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南極,被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陸。它孤獨地守護著地球最南端,95%以上的面積被極厚的冰雪覆蓋,是最純淨的白色大陸。它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圍,是一塊完全封閉遠離其他大陸的大陸。
南極大陸是最難接近的大陸,與它最接近的大陸是南美洲,它們之間是970公裡寬的德雷克海峽。南極大陸與其他大陸不僅相距遙遠,而且周圍還為數公裡乃至數百公裡的冰架和浮冰所環繞,冬天時浮冰的面積可達1900萬平方千米;即使在南極的夏天,其面積也有260萬平方千米;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中還漂浮著數以萬計的巨大的冰山,為海上航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以上內容摘錄自百度百科)
素來酷愛冰雪世界,或是與自己生於冬天有關,曾經為了一圓冰川行走夢而特意改變行程自澳大利亞飛赴新西蘭。南極,一直只在向往的範圍內,未曾想過前往。改變這一切的,源自一個網友的博文,當看到那些純淨絕美的冰川、可愛的企鵝、海豹,再了解到國內已有數個旅行社在經營南極游的業務,我的心開始蠢蠢欲動。
適逢拼搏十余載的公司進入清算,想著到年底也該差不多了,不如就趁著末日未臨時趕緊瘋狂一把吧。由此,引出了我的2012封官之行――南極!
攻略篇概況:
南極的旅游季節大約是每年的11月到來年的3月底,也就是南半球的盛夏。南極旅游很商業化,完全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種條件艱苦的戶外旅游。旅游形式以游輪為主,游輪會沿著南極半島行使,選擇合適的登陸點讓游客下船游覽。聽說也有坐飛機到南極大陸,甚至是到達南極點的,當然費用就遠不是我們所付出的這些了,據說是30w-50w吧。
南極的溫度很舒服,遠不像電影裡鋪天蓋地的狂風暴雪那麼可怕。出發前很多人一聽說我是去南極,第一反應一定是“那得多冷啊!”其實我們所去的南極半島,真是沒想像中那麼冷,當然我們這船人的運氣是超好的,連續碰上2天半的藍天白雲陽光燦爛,據船長說,他跑了這麼多年,這是第二次。白天最冷也就零下1度,天氣好的時候在甲板上都不用穿羽絨服,尤其是爬山的時候,穿多了會很熱。2日回到北京的時候,北京是零下5度,看,南極比北京暖和。
南極的夏天基本是白天,半夜十一點天還沒全黑,不到三點就亮了。
行程:
我這次是跟團出行,此前關注了廣州和北京的兩個旅行社的行程,綜合考慮最終選擇了北京的團,旅行社的名字就不說了,以免有廣告的嫌疑。我們是從北京經停迪拜、裡約熱內盧飛到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再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飛到最南端的烏斯懷亞,從烏斯懷亞上船,開始南極之旅。
當然也有驢友是自己在網上聯系游輪公司訂票,自行飛到阿根廷上船,這樣費用會便宜不少。但因為阿根廷的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懂英語的人很少,貪方便還是跟團吧。
航空托運:
我們這次搭乘的是阿聯酋航空的班機,從北京飛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艙每人可免費托運2件行李,單件行李的重量不超過32KG。但是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飛烏斯懷亞的飛機,每人只有23kg的免費托運額度,所以行前對行李的取舍很是費心。
旅行必需品:
我個人是屬於極度耐寒型,又愛臭美,所以厚衣服帶的不多,但可替換的數量卻不少。
游輪會給每位客人發一件防風衣,登陸時必須穿著游輪上提供的防水靴(租用),所以這兩樣自己可以不用准備。
必帶的衣物有防水褲(衝鋒褲或滑雪褲)、防水手套(這個尤其是愛攝影的朋友需要准備,南極的風絕對刺骨)、保暖帽子、墨鏡或雪鏡、高倍數防曬霜(我用的是SPF50的,基本上夠了)、抓絨衣、抓絨褲、羊毛厚襪等。
電源轉換器,各類充電器,最好帶上插線板,供多個電子設備同時充電用。
牙膏、洗漱護膚用品,船上有洗發沐浴液,南極極其干燥,所以女士還是多備一些保濕護膚品、面膜等比較好。
防水袋,登陸時裝攝影器材之類。我們最後一次登陸,遇上狂風大浪,全身都打濕了,所以防水袋還是很有用的。
個人常用藥品,這裡要重點說一下暈船藥。從小到大我都不曾暈船暈機暈車,但是對於南極西風帶的厲害還是久仰大名的,所以出發前去藥店買了暈船貼,提前半小時貼耳後的那種。此行南極,我大概是船上唯一一個不吃藥也完全不暈的客人了,所以我的藥在回程時全部送了出去。再看其他人的反應,去程躺倒了一大半,很多是吐到黃膽水出來,吃啥吐啥、喝啥吐啥,直接在床上躺了兩天。回程有部分人適應了,反應略好,但依然有一半的人是暈在床上的,所以建議無論過去是否有暈車暈船的經歷,都還是准備上暈船藥,有備無患吧。
游輪設施:
游輪上很舒適,除了房間小,其他的設施和服務都堪比四星級酒店。海達路德MV FRAM上的船艙分布在三、五和六層。四層是前台、咖啡廳和餐廳。咖啡廳全天提供免費的咖啡、茶水和點心。七層有一個很大的Lounge,四周是落地窗戶,可以邊休息邊欣賞外面的景色。除了Lounge,七層還有健身房、桑拿室和兩個溫泉池。船票包含了一日三餐,游客自行支付非用餐時間的消費。上船辦理入住時需要提供一張信用卡做抵押,在船上的所有消費用房卡支付即可,最後一起結算。除了第一晚和最後一晚是三道菜的西餐正餐外,其他所有正餐都是自助形式。菜式自是以西式為主,做的還比較精致。但全程幾乎千篇一律的菜式讓我們越吃越沒胃口。這次我們是中國游客包船,還帶上了北京大董烤鴨店的大師傅同行,師傅在船上每天也會做一、二道中式菜肴,但畢竟條件有限,所以這時候榨菜、老干媽就成了搶手貨。
通訊網絡:
上網爆貴,差不多35美元6小時,而且是通過衛星,速度不穩定,尤其是天氣不好的時候。訪問國內的網站就不太可能了,國外的網站還能湊活用。打電話也必須買電話卡,自然是不便宜的。
上船後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就完全沒了信號,(各國考察站範圍除外)中國聯通這次表現搶眼,全程信號滿格。雖然打不出電話,但可以打入,收發短信也是毫無壓力,就是費用巨貴。因為未接到短信通知,還以為是按照阿根廷的收費1.89元/條,所以在船上短信往來不亦樂乎毫不節制,回來看了賬單才知道,短信是通過挪威發出去的,8.69元/條,結果船上發短信發了3百多塊。
登陸:
登陸是靠小快艇將游客分批帶上岸。通常游輪停下後,船上的探險隊員和工作人員會先登陸,把游客的活動區域用路標標好。南極氣候變化快,給登陸造成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雨雪基本不會影響登陸,最大的敵人是風,另外一個不確定性是浮冰。水面比較窄的海域一旦堆積太多浮冰,游輪基本上無法行使。由於這些原因,盡管每條游輪都有規劃好的行程單,但是到底能否登陸還要等當天的通知。我們這次應該算是運氣好,只取消了一次登陸,放棄了一個景點(因為惡劣天氣)。
登陸前所有游客按順序到指定地點換鞋、穿救生衣;登陸回來後換了鞋再回房間。
動物:
在南極能看到的動物基本以企鵝、海豹和各種不知名的鷗為主,運氣好能看見鯨魚。企鵝的數量絕對是壓倒性優勢,此行我只拍到了一種企鵝-金圖企鵝,取消登陸的那個島上據說是有帽帶企鵝,也有團友在長城站拍到了兩只帽帶企鵝,可是我沒看到啊,淚!
攝影:
為了南極之行,我特意買了台canon 60D做備機,此行我的主裝備是canon 1DS+100~400鏡頭,canon 60D+16~35鏡頭,拍南極感覺正好。平時街拍就用60D+24~105的頭。我沒帶三腳架,減輕負擔,而且船會晃動,風大的時候也怕三腳架不穩。當然有扛著800大炮筒的蜀黍,三腳架就成了必需。
其他還帶了幾個小卡片機,隨時帶在身上,包括吃飯,這樣一旦有什麼好景色可以馬上上甲板,不致錯過。若有防水相機建議帶上,最後一次登陸時因為風雨太大,我沒拿單反,全程用防水相機拍攝,效果也很不錯。
簽證:
去南極主要從阿根廷的烏斯懷亞上船,阿根廷簽證之難辦就不再贅述了,具體可參見我另一篇博文《阿根廷簽證折騰記》。
暫時想到的就這麼多了,有些細節後面的游記中會描述。如有問題,可以發問,會盡我所知回答。
再補充一點關於著裝方面:
船上著裝以輕便舒適為主,鞋子一定要是防滑的底。我就因為清晨攝影時沒留意甲板上的冰而結結實實地摔了個屁股蹲。
因為有船長歡迎酒會、歡送酒會,還有最後一晚的正式晚宴,所以建議女士還是備上三兩條漂亮的裙子,展示風采。
更多圖片請至:http://***/itravel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