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世天堂“巴塘措普溝”

作者: 秋風A

導讀措普溝 巴塘縣位於川西邊陲金沙江中游東岸的川、滇、藏三省(區)結合部。東接鄉城、理塘縣,南連得榮縣,北與白玉縣交界,西隔金沙江與西藏芒康、鹽井、貢覺縣和雲南省德欽縣相望。全縣轄5個區、19個鄉(鎮),距成都一天半車程。南北長約260公裡,東西寬約45公裡,面積為7844平方公裡。國道318線橫貫全縣。 巴塘,最早見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實錄》 ...

措普溝

巴塘縣位於川西邊陲金沙江中游東岸的川、滇、藏三省(區)結合部。東接鄉城、理塘縣,南連得榮縣,北與白玉縣交界,西隔金沙江與西藏芒康、鹽井、貢覺縣和雲南省德欽縣相望。全縣轄5個區、19個鄉(鎮),距成都一天半車程。南北長約260公裡,東西寬約45公裡,面積為7844平方公裡。國道318線橫貫全縣。

巴塘,最早見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實錄》,系藏語音譯,意為“綿羊聲壩”,含吉祥之意。巴塘縣駐地原系四山重合,綠野中開的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處一片“咩咩”叫聲,藏語“咩”即為“巴”音,因而以聲音定地名,取名“巴塘”。

巴塘縣內山川秀美,風光旖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自然風光,熔“險、峻、奇、偉”為一爐,集“高、雄、雅、秀”於一體。古往今來,一直有“上有天堂,下有巴塘;內有蘇杭,外有巴塘”的美稱。其中,最為優秀、突出的要數措普溝風景區。

措普溝風景區,集華山、雪峰、高原湖泊、原始森林、河流、峽谷、瀑布、溫泉、草原、寺院、野生動植物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體。措普湖邊峭壁嶙峋,山岩裸露,山型奇特,雄偉壯麗的扎金甲博神山,是橫斷山脈與沙魯裡山脈間最為壯美、神奇的山峰。

“康巴第一聖湖”—措普湖:水域面積0.4平方公裡,水深2—4米。到措普湖轉海朝聖,有著神奇的雪峰,幽深的原始森林,寬闊的草壩,碩大的嘛呢經石,美麗絕倫的措普湖。碧翠的神湖靜靜躺在高山松和冷杉林的綠色懷抱中,湖中有美麗的天鵝和黑頸鶴。為此,措普湖被譽為“康巴第一聖湖”。

川西第一地熱公園—熱坑溫泉群:沿著巴曲河順流而上,從措拉進入措普溝自然生態保護區8公裡處,陣陣熱氣撲面而來,這就裡四川省地熱資源第一的措普溝熱坑地熱田。大大小小的泉眼,形態各異,撒落在山坡上、公路旁、森林中、田野裡、懸崖下、河水邊,彌漫在整個山谷,升騰著一股股熱氣。那熱氣忽淡、忽濃、忽明、忽暗,在陽光的照射下,不停的變幻著迷人的色彩,其景像蔚為壯觀。熱坑泉水水溫高,富含礦物質,對皮膚病、風濕病等有特殊的療效,是遠近聞名的“藥泉”。

熱坑溫泉中,最獨特、最壯觀的莫過於遠近聞名的三口間歇泉,其中最小的一口每隔十多分鐘就噴發一次。在干無一滴水的岩洞裡,只見泉水慢慢聚集,突然間,把水晶般的泉珠撒向空中,不多久,整個岩洞又變得干無一滴水了;中間的一口,每隔兩、三個小時噴發一次。只見一米多高的噴泉珠突然崩裂,白似濃霧般的水蒸氣一衝而起,整個過程可持續十多分種;而最為壯觀的間歇泉,每天只噴發一次。噴發時,水柱高達四、五米,蒸氣直衝雲霄,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絢麗的彩虹,無比壯觀,噴出的水溫高達100℃以上,是整個青藏高原上最熱的溫泉。

相傳,格薩爾王經常到此沐浴,至今還保留著格薩爾王沐浴的崖洞。

當地老百姓中流傳,看見熱坑間歇泉的噴發,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夏季,農牧民把牲畜趕到溫泉邊飲含有硝鹽的礦泉水,同時撐起帳蓬享受天賜瑤池般的熱泉谷。

2001年初,熱坑地熱田被國家有關部門正式確定為省級優先開發的地質公園之一。

夢幻姊妹湖:秀美的措普湖畔的森林中,有一對如綠松耳石般碧翠的姊妹湖。一個是傳說中格薩爾王的一位名妃志瑪專門沐浴的“志瑪擁措”;另一個是扎金甲博神山上石女流下的眼淚化為的“康珠拉措”。這兩個小湖在森林的環抱中,碧水、綠樹、紅花,相映成趣。湖邊的岩洞裡,常年有虔誠的修行者在這裡修行。

千靈百驗—“許願湖”:在轉湖的小路上,有一個很不顯眼,叫“曾措”的小湖。據說在這裡發誓許願,最為靈驗。千百年來,它伴隨著一代又一代朝湖人和措普寺僧侶們的足跡,一次又一次的把人們期盼的“仙境”顯現在湖中,讓虔誠的人們如願而去。

人間奇觀—“喊魚”:湖畔的森林背後是一座座造形奇特的神山,在不同角度的陽光照射之下,雲蒸霧繞,給人們以無盡的遐想。措普湖邊“喊魚”是這裡的一大奇觀。當人們在湖邊發出“嗚嗚……”的叫聲時,成群結隊的高原裸鯉和細鱗花魚,就會蜂擁而來,游到岸邊,等待人們“施舍”食物,成千上萬條魚在碧水中爭食,當你把手放入水中時,就會有許多魚來“親吻”你的手,發出“啪啪……”的聲音,景像特別壯觀。

揚善懲惡—轉石洞:湖邊轉海朝聖,要經過一個轉石洞,相傳他能知道世間每一個人的善惡。順利鑽過這個石洞,來世就會生活幸福,萬事順通;如果無法鑽過這個石洞,意味你前世對父母不孝或是做了什麼壞事,你可在洞內虔誠起誓,立誓今後多行善事,就可順利鑽出該洞。

神秘的“樹結”和“向秋樹”:轉湖時,在一片松林之中,還須用單手給樹枝打結。樹枝打結主要是看一個人一生順不順利,能不能長壽。經此考驗,來到了“向秋樹”下。傳說,把過世的人的遺物掛在“向秋樹”樹枝上,可使逝去的人來世變成人,投身在極樂世界。

英雄磨劍石:在湖邊的路上,有一塊聞名於藏區的“磨劍石”,相傳格薩爾王曾用這塊巨石來磨礪他戰無不勝的寶劍。

神奇藥泉:經過“磨劍石”,就到了“藥泉”。三股清泉從地下流出,第一眼為“漱口泉”第二口為“洗身泉”,第三口“藥泉”能醫治許多病症,方可飲用。

如願以償求子石:措普湖畔有一個巨大的“求子石”,許多久婚不孕的新婚夫婦專程到此朝拜。據說敲一敲求子石,就會如願以償。經過千百年人們的敲打,求子石上遍布著無數大大小小的石洞。

自然和諧的協奏曲:措普溝生態保護區野生動物極多,而且人與自然、動物和諧相處。這裡有豹、獐、白唇鹿、高山盤羊、天鵝、野鴨、馬雞等珍稀動物及各種鳥類、魚類。措普溝內的野生動物從不怕人,從草壩上的野兔、旱獺到湖裡的魚群,而最有吸引力的是措普湖邊成群的高山盤羊,時常悠閑地在森林邊、草坡上覓食,最多時一次就有二、三百只盤羊光臨措普溝,和這裡的僧尼與游客和睦相處。在轉海的途中,林裡時常會有鹿、獐跳出來;林間的藏馬雞、錦雞也會從容不迫地從你身邊走過,讓你驚喜萬分。

莊嚴寶殿—措普寺:經幡飄揚,法號陣陣。背依扎金甲博神山,面對措普湖,在林間草地上修建起的措普寺,日復一日的迎接著每一輪太陽。措普寺——系藏傳佛教中“寧瑪”派寺院,全稱為“吉祥措普佛法講修興盛洲”。該寺有僧尼百余人,主持是法號為“白瑪晉查主欽達娃微色”的根呷丁真活佛。該寺氣勢恢弘,莊重古樸,是典型的藏式建築。寺廟大殿內雕刻、壁畫工藝精湛,寺院四周經幡隨風飄揚。在此可以領略到寺廟舞蹈的獨特和神秘。在此苦修的僧尼和周圍環境長年和諧相處,以致野生動物經常到寺廟大院內嬉戲覓食。

七彩草原—章德草壩:在雪山的環擁下,章德大草原像一副碧綠的畫卷。牛羊在草地上悠然自得的漫步,牧民的帳篷升起裊裊炊煙,青藏高原獨有的高海拔草墊和燦爛的鮮花,映襯著湛藍的天空,草原上一望無際、姹紫嫣紅,綠色的地毯上點綴著各色嬌艷的花朵。

在章德草原的入口處,高原濕地群落裡成對的黃鴨和高山野鴨同在清澈的水塘中嬉戲。在藏區千古傳頌的“情侶鳥”,時而潛入深水之中,時而展翅於藍天白雲之下。草原的中央處,有一處溫泉,溫泉上空熱氣升騰,牧童們在溫泉裡撒落著稚嫩的腳丫。

巍峨壯麗的扎金甲博神山:相傳,該神山為格薩爾和王妃的化身。扎金甲博神山,峭壁嶙峋,山岩裸露,山形奇特,以“秀、險、奇、特”著稱。主峰上的“格薩爾”和“王妃”,形態逼真,天工巧成,山上的石峰、石筍,似人、似物,有如“石女”、“石兔”……。扎金甲博神山上的“聖水”能治許多疑難病症,它是藏醫調治藏藥的專用水。

古老原始的森林寶庫:雪峰下的措普溝景區,連綿幾百平方公裡的山地,被茂密的高山松林、冷雲杉林、高山櫟林、高山松柏林、楊樺林、落葉松林、高山灌林覆蓋,各類樹種獨自成林,濃蔭蔽日,層序井然,滿目青翠,層林盡染,至今保持著完整的原始生態,被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山”,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2002年10月,措普溝被國家有關部門正式批准為“措普溝國家森林公園”。








































































精選遊記: 巴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