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旅游已興起了多年,而對於我,蒙山卻還只是一個夢。十多年前,在中學課堂上,聽老師繪聲繪色進述孔子登東山的史說出處,我心中便種下了一棵思念蒙山的種子。大學,我求學在泰安,曾多次攀臨泰山之巔,每當那時便會不由想起蒙山,那思念因而發芽生根,想著蒙山該是如何清秀如何美麗如何神秘如何風雅。工作以後,我單位離蒙山不過百裡,思念愈發郁郁蔥蔥已然成林。然而,許多去蒙山看一看的機會都因種種原因錯過了。 於是我詢問每一個自蒙山而返的旅人。因為每個人的角度心態不同,蒙山在他們的描述中更加迷人而善變,撩人向往。
蒙山是美麗的,天然的景觀吸引了眾多的游客,神秘的面紗卻依舊籠罩在它的身上,李白和杜甫都同游過呢,而康熙和乾隆也曾在這裡停過他們的龍輦,許多人說到這兒常眉目習揚,仿佛帝王們給他們留下了什麼仙氣,而我更在意的是蒙山 的自然之美,那天然不加任何雕鑿的麗姿,是不能與任何俗物等同的。我若去那兒,一定要帶相機去我要拍下蒙山的美麗,不拍一個人物,包括我自己,我怕俗氣褻瀆了蒙山的美麗。
蒙山是清秀的,每個去過的人都說過在蒙山天特別藍空氣特別清閑,美麗的山再加上怡人的景,令游人流連忘返。那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呢。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片綠色,一片淨土,我甚至有些憐惜了,每天都有這麼多人去那兒的環保怎樣了,我若去那裡,我一定要做一名環保先行者,向人們講述保護美麗的山迷人的景不僅僅是看也要做,愛護那一草一木、一石一瓦,我多想立刻化作風飛到那裡。
蒙山是儒雅的,孔子曰:登泰山而小魯,登東山而小天下。可見,孔聖人對蒙山的推崇,而鬼谷子也是在這裡修煉、授徒,這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朵鮮花都仿佛還在追憶過去的時光。蒙山仿佛是一位飽富經綸的老者,在一草一木中向人們傳道授業,我若去蒙山,我會去探訪先人的足跡,去考究一下聖人的留贈。我相信,大賢大智者一定不忘記告誡我們這些後人。
蒙山是神秘的,每一個去過的人都對我說他們看見了,卻又看不懂蒙山。它看似普通又平凡,又看卻不再普通平凡,再看愈加神秘莫測。那滿山的秀姿季季不同。蒙山還是一個謎,一個等待揭曉的謎。而在我眼裡,蒙山永遠是微笑的蒙娜麗莎,每個人自以為讀懂了她的笑,可每個人又都沒讀懂,只有造物者才真正懂得。我相信造物者在造就了蒙山之後,一定沒再造一座相同的山,它是獨一無二的。
-----轉載<臨沂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