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昭寺前買的直徑43公分的銅盆到底是干什麼用的呢?
關裕年
2013年春天拉薩紀行之八
來到西藏,來到這個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不帶些紀念品回去,實在是有些遺憾,所以,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忙裡偷閑也要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和女兒商量,大昭寺我28年前已經去過了,讓她一個人進去,我抽空照看坐在石凳上曬太陽的老伴,乘著這個短暫時刻采購一些紀念品。
突然,一位背著一個銅盆的藏族女孩走進了我的視線,看著這個古樸、手工敲打出來的銅盆立即有一種高原特有的品質體現,我上前詢問這位姑娘,這個盆是干什麼用的,多少錢。姑娘告訴我,干什麼用都可以,200多元,就在前面不遠的地方就可以買到。
我讓老伴注意照顧自己,就疾步走到位於一天橫貫街市的馬路,找到了這個攤商,在一頓討價還價之後,230元買了一個比那個姑娘買的盆直徑大幾公分的銅盆,一看就是合金銅,估計是錫銅合金,敲打的痕跡比較整齊,裡面是一層白色的焊錫鍍層,很沉重,約一公斤多,拿在手上有質感。我又用20元錢買了五個手工敲制的銅勺,不規則的外形顯得古樸厚重,可以放在一個鏡框中展示,以便作為一種對西藏的懷戀。
在一個小攤上,我找到了一個專營轉經筒的攤販,在一番挑選後買了一個轉經筒,我買的是這個轉經筒的“粗糙感覺”,深重代表真誠,粗糙說明是一般老百姓所用,如果買富人用的那種精致制品就不那麼真實了。
回到我老伴坐的石凳,看見一位西藏老嫗和女孩在她已經坐的那個石凳上與她攀談,原來這位老太太每天都要來大昭寺轉一圈,這是她一輩子所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之一,小女孩很有禮貌,謙遜的讓我坐,我很喜歡這種可愛的小孩,立即從書包裡掏出一個紀念品送給了她,她一再表示感謝。從我們的交談中,可以感覺到,在拉薩,內地人與當地藏族人關系融洽,隨著更多的旅游者的來訪,西藏與世界都會交流,和諧相處,變成祖國的大家庭的一個重要成員。
就說我買的這個銅盆吧,到底是干什麼用的呢?有說可以和面,又說可以放食品,又說可以洗臉……總不能從拉薩背回一個洗腳盆吧?還是掛在家裡的牆壁上欣賞吧!
我所需要的紀念品已經采購完畢,但是,第一次進藏的女兒還沒有盡興挑選她心儀的紀念品,在街市上徜徉的時候,我結實了一個藏族小伙子叫次仁,他是一位主營各種工藝品、帳篷、門簾等布縫制品的商人,小伙子很豁達也很開放,不一會就很熟悉,我決定讓女兒在他的攤上選擇幾樣紀念品,我女兒喜歡他賣的紀念品嗎?買到了什麼紀念品呢?
一切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