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只想找一處不要人滿為患的景點,好好消遣難得的一個長假。上網找到一個並不太熱門的地方—丹巴,除了友多的網站,再難找到很全面的資料,這大大吊起了我的胃口,終於把自己的目的地鎖定在了丹巴,再加上成都的小吃和被譽為“攝影家的天堂”的新都橋,這次的旅行應該會非常完滿。D1:正式出發是在正月初二,這個出行的時間也算是票務高峰裡的一個小低潮。買到了打5折的機票,到成都才720元相當於軟臥的價錢,著實合算。到達成都已是晚上9點多了,搭機場大巴10元/人至終點站錦江賓館,再打的9元至新開的“夢之旅”青年旅館。十人間,上下鋪,非會員價25元/鋪。由於是新開的,設備都很新,公用浴室的熱水是24小時的,水量也很大,是我們一路上洗澡最舒服的所在了,不過同樣因為是新開的,油漆的味道也很新鮮。還值得一提的是附近有條美食街,不過打烊較早,十點左右就吃不到東東了,所幸旅館餐廳的服務時間很長,我們近12點去點宵夜仍能很快弄得像模像樣,味道還不錯(據說廚師還是國家一級廚師),價錢比外面稍貴些但還不算太離譜。
D2:搭上去四姑娘山日隆的加班車,正規的票價是48元/人,但因為過年加班,付了55元/人,一車基本全是背包客。9:30左右發車,到達日隆是下午3:30左右。再搭了輛面的5元/人至雙橋溝,行程7公裡。雙橋溝的門票40元/人,觀光車票60元/人,在溝內可以隨時上下車,每車配一名藏族導游,見過幾輛車的藏族小伙,都長的英俊非常、彬彬有禮。晚上可以宿在溝裡的藏民家,雙橋溝全長三十幾公裡,有4、5處藏族的村寨,都可以接待住宿,行價是15元/人,含晚餐和次日的早餐。我們當晚還烤了一頭羊,吃著烤全羊很有過年的喜慶氣氛,另外花了400元,如果人多A一下還是很值得的。
D3:上午繼續游覽雙橋溝,溝裡最著名的是盆景灘,據說可以在水裡洗手招運:洗左手可以升官、洗右手可以發財、雙手一起洗可以走桃花運;還有很雄偉的布達拉峰,的確有一番布達拉宮的氣質;溝盡頭的冰川和玉兔峰也是絕好的拍攝題材。中午左右出溝,包了一輛長安面的,250元送到丹巴縣城。其實日隆的三溝一山: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和四姑娘山都很值得一游。但我們限於時間關系只看了景致最開闊、交通最方便的雙橋溝就離開了日隆。到達丹巴已是下午四點多了,本想住在友多的青年旅館的,但那邊離縣城較遠,看了一下那邊的房間設施陳舊,上下鋪的八人間要30元/晚,還是沒有住下離開了。最終住在了縣城裡的美人谷賓館,相當於城裡一星級的標准,房間一般,標價320元的標房可以侃價至100元/間,帶空調的。只是賓館的夜生活較豐富,迪斯科音樂響到很晚才結束,還有人曾接到過曖昧的電話。晚飯在丹糧的餐廳吃的,價高味一般,因為春節期間,大多數的飯店都不營業,很難找到一家像樣的飯店。丹巴的縣城只有兩條主干道,呈橄欖型,兩頭有交點,一條沿著大渡河邊(住在美人谷賓館的雙號房間就可以有一面臨河的窗戶,景致不錯),較冷清;另一條熱鬧些,戶戶商店。
D4:早上徒步7公裡至梭坡,基本上一路沿著大渡河向東南方向,過了一座危橋向上片刻即到。路上沒有什麼景致,當地人的環保意識很差,河邊到處是藍色的塑膠袋,我們戲言說丹巴到處掛的是不可降解的藍色經幡。梭坡的當地人非常友好好客,我們闖入一家離八角碉樓很近的藏民家休息,他們很熱情的招待我們和酥油茶吃點心,還留我們吃午飯,完全沒有要收錢的意思。我們爬到藏民家的樓頂上曬太陽、喝茶、拍照,他們上屋頂的梯子很有特色,就是用一根圓木看出一個個凹槽,斜靠著做梯子用。在藏民家吃過午飯後告別離開,留下幾十元錢,平均每人也就只付了3、4元錢,特意不付太多,為後來的驢子留些空間。其實很多當地人都是被驢子們自己慣壞的,這裡也是遲早的事情,我們只是盡量拖延一下時間而已。
下午攔了輛車去甲居,付了8元/人。去甲居的路奇差無比,都是碎石子的盤山公路,車道也很窄,10來公裡的路開了大半個小時。甲居有“最美麗的藏寨”之稱,收10元門票。我們慕名投宿在有“丹巴石榴花”之稱的小拉姆家,她們家是甲居唯一一戶有熱水器可以提供淋浴的人家,食宿20元/人。
D5:包車前往新都橋,侃價至240元/車。這一段路建議一定要包車去,路上的景致是我們入川以來最好的,包車就可以隨時停下拍照。
丹巴—八美鎮(原稱乾寧縣)全程110公裡,其中起初30公裡左右的地方被稱為“東谷天然盆景風景區”,景致一般。有一處叫“熱水灘”的地方可以下去洗洗手,就在路邊,最熱的地方據說 可以煮熟雞蛋。當地人的確就是在這水潭裡露天洗澡的。等過了山頂,開始下坡的時候,這才知道什麼叫做景色了。最美的是在一處叫疙瘩梁子的地方,遙望欽寧壩子,草原+壩上積雪+山谷村居+犛牛馬匹的畫卷實在是一種很大氣的景觀。除此之外,將到八美鎮時,途中的高原風光也令人叫絕。中午在八美鎮上的郵電餐廳吃飯,老板很會做生意,給人感覺很舒服,東西好吃價格也很公道。八美—塔公的風光以高原草原為主,其中塔公草原和塔公寺及純金紀念塔最為出名。在塔公附近也可以看到五體投地、以身量地的朝聖藏民。到塔公開時一直到新都橋一路飄著鵝毛大雪,擔心這這樣的大雪過不了折多山會被封山困在新都橋,所以打消了原本要在新都橋留宿的念頭,雖包車司機回到了丹巴,當晚就留宿在了司機家裡。還趕上了他們鄰村一家的婚禮,但參觀下來無甚特色,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家是漢族的,難怪!
D6多出了預算外的一天,買好第二天回成都的車票,85元/人,就在丹巴縣城閑逛,花兩塊錢的車錢坐到蒲角頂,爬上山去,叩開一家藏民家,在他們家吃瓜子,曬太陽,很悠閑地過了一天,晚宿車站旅館,雙人間40元。
D7坐了一整天車回成都,再度翻越海拔4500多米的巴朗山,沿途風景無限。回到成都再度入住青年旅館,晚上在附近的重慶老灶火鍋FB,麻辣之極,爽之極。
D8在一本英文雜志上看到白鹿書院的圖片,心向往之,便按功略尋將過去,在五塊石車站坐到彭州的車,一個多小時,8.5元/人,60公裡左右,再換去白鹿的中巴,8元/人,途中當地人上下車頻繁,超載嚴重,這也是我們入川以來坐的唯一一輛有超載現像的車,近一個半小時,到了白鹿鎮。沿山路走了7、8公裡,一個小時左右找到了白鹿書院。現在已經荒廢了,是1908年完工的,當年的傳教士在這邊見了這所書院和教堂,授課傳道。雖然荒廢但是仍然可以看得出當年的氣勢。返程時坐了當地的殘的,一元/人回到白鹿鎮。晚上仍是回成都FB。
D9搭晚上6:15的飛機回滬,白天在成都泡茶館、腐敗,過了悠閑的一天。就吃而言,我們這兩天的幾頓飯是遠嘗不夠成都的美味的。很喜歡成都的悠閑氣氛,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也是可以在成都好好地泡上幾天,四處覓美食,所謂“少不入川”就是因為四川是個適合生活的地方,實在太留人了。
綜著九日的花費,連帶來回機票才花了2700元/人,除去機票費用,每人只花了1000員左右,實在是節省之極。雖也留下了幾處遺憾,但留下了日後再去的動力。這個休假也真的過得是有滋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