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黃金打造的迪拜》

作者: 殘疾老劉

導讀《用黃金打造的迪拜》 2013年2月15日我隨22位上海游客從非洲搭乘阿聯酋航班,回國途徑迪拜走訪了該國,我多次出國途徑迪拜轉機,沒有機會出機場,這次終於停留二天,可以看看這個被人稱為用黃金打造的迪拜,而我更想理清一個問題:迪拜會衰落嗎? 到迪拜機場接我們的是一位女導游王海,東北人、年輕漂亮,在阿聯酋待了多年,比較熟悉當地情況。聽她介紹:阿聯酋� ...

《用黃金打造的迪拜》

2013年2月15日我隨22位上海游客從非洲搭乘阿聯酋航班,回國途徑迪拜走訪了該國,我多次出國途徑迪拜轉機,沒有機會出機場,這次終於停留二天,可以看看這個被人稱為用黃金打造的迪拜,而我更想理清一個問題:迪拜會衰落嗎?

到迪拜機場接我們的是一位女導游王海,東北人、年輕漂亮,在阿聯酋待了多年,比較熟悉當地情況。聽她介紹:阿聯酋有七個酋長國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拉斯海瑪、烏姆蓋石、富吉拉,最小是阿基曼只有260平方公裡。每個部落都獨立自主、互不干涉,酋長世襲,地位至高無上,石油都是私有化。哪個部落酋長有實力,聯邦國家領導權就落在他手中。酋長第一位妻子(包括富人)基本上是家族指定,堂妹或表妹,第二到第四位才由自己喜愛而定。因為近親結婚,也產生不少殘障兒童。阿聯酋獨立才41年,國家卻天翻地覆,從一個原始落後的游牧部落民族,快速走進現代化程度很高、富得流油的國家。

我們走訪迪拜完全看不出是個沙漠國家,除了漂亮的高樓大廈、就是清晰的海灣、再就是從市區到郊外滿目蒼翠的綠化。當地有句話:“在沙漠國、沒有綠化、就沒有現代化”。為了不讓外人有身處荒漠感覺,政府不惜工本搞綠化,馬路邊到處有栽培精致的紅、黃、白的鮮花叢。他們學習以色列人的高科技,采用海水淡化滴水工程,在每棵樹木花草下都鋪有皮水管,費用非常昂貴。聽說政府還規定所有人建房─特別是地產開發商,一定要同步規劃出相對綠化面積,否則不允許開工。除了辦公高樓,當地人喜歡建二層別墅房,底樓客廳作禱告用,每天5次,樓上才是臥室。

根據城市規劃,迪拜建得非常漂亮,市內都是薪新的高樓,外觀結構與風格都不一樣,除了姐妹樓,沒有一幢高樓是相同的,與上海完全不一樣。迪拜盡管沒有鐵路與輕軌,但有漂亮寬敞高速公路,5車道,到處流動著豪車。當地人人有車,許多人擁有3輛車,出門豪華車、周末開越野車。

迪拜非常干淨,路上看不到一點垃圾。政府規定有車族每天要洗車,洗一次車當地人工費是35─45元,不洗被警察抓到罰款一千元。市區停車費每小時80元、郊區30元。限制外國人買車,考試很嚴,一次五千元,沒有幾次“復讀重考”是過不了關的。這裡交通規則嚴格,沒有看見任何人亂穿馬路。導游警示我們喜歡亂穿馬路的中國人,千萬當心給警察抓住一次罰款二百元,你如塞錢行賄要求“放一碼”,回答你的恐怕是手銬。

導游告訴我們,迪拜酋長國的人口一共有120萬左右,據最近統計現有20%是“當地人”,80%是外來人,是世界上少有的本土居民為“少數民族”的國家。這裡有來自全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不同階層的人士,也彙集了世界各地的人才精英。簡直像一個“聯合國”。迪拜兼收並蓄大膽開放的戰略國策,也讓這些人為迪拜創造了無窮的財富。迪拜的各社會階層人口分布,除了工地上大量的民工基本都是印度、巴基斯坦人,在迪拜,開車的是巴基斯坦人,送貨的印度人,做小生意的小老板是中國人,在大公司打工的高級白領是歐美人,其余的什麼人都有。這個國家本地人沒有窮人,只有富人與富翁之別。他們不做服務行業,幾乎都是老板、股權人與官員和高級管理人(不包括少數外國人),有的甚至根本不工作。這主要來自政府對迪拜人的保護政策,“保人制度”。

阿聯酋實行的保人制度,對他們的國民關懷備至,簡直是坐在家裡拿錢不勞而獲。所謂“保人制度”,就是無論你是哪國的人,只要你在阿聯酋投資做買賣,就一定要找一位當地的阿聯酋人當保人,在注冊公司的時候,這位保人的名字一定要在執照上,而且所占股份不能低於一半。雖然實際上經營者並不一定要給這位保人股份,但是需要每年向這位保人交納一定數量的保人金,多少不等,或幾萬,或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也不是不可能。所以,這樣的政策大大提高了本國國民的收入。在本國人口只占20%的地方,那麼多公司要找保人,一人最起碼也可以撈到幾家公司的保人當,那就相當於每年白撿一大筆錢,這些保人幾乎不需要為擔保的公司做很多事情,所以這錢拿得輕松又爽快!當然迪拜也有不用找保人的地方,如國際自由貿易區,世界五百強企業大多數在這裡有分支機構公司。還有中國副總理吳儀,也曾經為華人簽約了一個不用找保人的貿易城,叫“中國龍城”。

迪拜是個高福利國家,政府對當地人有充分全面的保障機制,普遍國民收入很高,老百姓基本上不納稅,每年光拿救濟金就能抱回家幾萬美金。在社會公共事業方面,無論是教育還是醫療,所有阿聯酋國民全部免費,連持有工作簽證的外國人急症也免費。房子是政府蓋的,免費送給你白住。政府給每個成年結婚男人贈送一套800─1000平方米的住房,甚至按照伊斯蘭風俗可以娶四個妻子,結一次送一套。阿聯酋的政府非常關心他們國民的生活,實行了很多政策保護擁有阿國國籍的國民的利益,以確保每一個家庭都能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車。其國民家庭的孩子降生起,直到他們結婚,所有的費用都由政府來承擔。對病人和殘疾人每月補助他們三千美金。

導游告訴我們,她剛到迪拜幾年都是藍天白雲,現在天空變成灰色。因為迪拜建設速度好比改革開放初的中國深圳,到處都有工程施工點,飛揚的塵土影響了空氣環境污染。勞工主要是巴基斯坦和非洲黑人。據說中國勞工也有但似乎不適應炎熱的高溫,曾使中國工人死亡。七、八、九三月夏天高溫在五十八度到六十二度,沙灘上70度,幾乎見不到有人在室外活動。盡管如此,迪拜仍吸引不少改革開放的中國人,中國人差不多占了迪拜人口的10%,現在大概有13萬左右。中國人在迪拜,從事貿易行業的占大多數,一般都是自己開店做生意,其中以江浙和福建及廣東人居多,他們在那裡開中餐館以及經營旅游公司、貿易公司等,也有很多大中小型各類中資公司在這裡設點的駐外工作人員以及工程項目的民工。

王導介紹:阿聯酋禁賭、禁色、絕大部門場合禁酒,社會風氣非常好。近幾年中國人瘋狂的海外旅游潮,席卷迪拜,主要衝著免稅的奢侈品。在阿聯酋因為是沙漠地帶氣候干旱,嘴巴特別干拚命想喝水,導游提供給我們喝的免費礦泉水,是巴基斯坦籍司機從超市買來的。她告訴我們,這個國家所有喝的瓶裝礦泉水全是進口很貴,政府貼了大頭,余下客人付。王導說:初來這裡我非常不適應,經常生病,嘴巴干的每天拼命喝水,與當地人比總感覺自己太窮,想回國。我問她為什麼沒回去?她說,長期觀察國內有權有勢的人都跑出國門到迪拜來找商機、生活,不想回國。我一個窮導游,好不容易慢慢習慣在此扎根生活。而且這裡自然環境、福利都比國內好,工資高,而且學西方民主自由,應該說生活質量比國內高很多,更無況迪拜是國際奢侈品市場,對於我這個喜歡奢侈品打扮的女孩子太有吸引力,這裡所有商品都進口,奢侈品全免稅,我一有空就管不住腿,逛商店購物,我渾身上下穿戴全是品牌,銀行卡透支是常事,工資月月光,充分享樂,其樂無窮,為什麼要回去?我連探親都賴得回國,甘願化錢把父母接到這裡來享受體會一下,究竟是資本主義生活好?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好?現在打死我也不願回中國。

她開玩笑說:“我一直再等待,那一天被七個部落中某個王子看中,既榮華富貴又為國爭光,做個阿聯酋富婆不要太高興”。我也開玩笑問她:等王子太難?既然當地男人都是富翁,還不如早點找個人嫁了。她告訴我:據她了解一些大陸女子嫁給當地人日子並不好過。首先穿衣服都有嚴格規定,嫁進男家必須馬上入教,每天五次禮拜,生活習慣完全被穆斯林教改變。其次被迫放棄一切與男性單獨接觸機會,成為全職太太,必須學會做保姆、司機、廚師、家教。服伺丈夫一靠子,做個生娃機器,五個小孩打底,等於簽下賣身契。唯一能享受的是逛商品買奢侈品,可以大肆揮霍老公源源不斷的錢。

小王一路上向我們介紹沿途經過的豪華建築和摩天大樓,聳立在阿拉伯海灣的世界七星級酒店帆船酒店。特別是世界第一高樓千米迪拜塔,當地人有句話:“世界只會記著第一,不會記第二”。反過來也說明,在迪拜沒有什麼事不可能的,他們要爭做世界第一。我們前往迪拜著名的頂級住宅休閑區----棕櫚島,親眼見識到這世界八大人造奇跡之一的龐大工程,耗費巨資打造有如人間樂土的境地,她吸引了不少國際政商名流,紛紛下單訂購豪華的亞特蘭蒂斯酒店。午餐後我們前往建有降溫風塔的古代商人大屋及由阿拉伯城堡改建而成的博物館,乘坐傳統的水上的士,跨過市內的河灣,欣賞兩岸的現代建築。抵達對岸後游覽迪拜的金街和香料市場,感受阿拉伯世界傳統的魅力。

導游帶我們去迪拜購物中心,她是全世界最大的室內購物中心之一,擁有近23萬平方米的購物空間,520個國際品牌在此開設商鋪,另有70個一線品牌組成的奢侈品館,其中還有世界最大的室內黃金市場,據說價格是全球最低的,它已成為旅行者必到之選。因為免稅,奢侈品要比中國便宜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吸引大量大陸游客,在迪拜許多奢侈場所,你走十步就能聽到中國話,走百米一定能見到中國大陸人。

晚上我們自掏150美元,專門在“七星級”卓美亞帆船酒店底層吃自助歺,順便參觀了帆船酒店,它表面光鮮亮麗,內部也極講究細節,有阿拉伯風格,又有現代化線條色彩,給人有全新的美感。從硬件到軟件都動足了腦筋。導游告訴我們:在帆船酒店住一夜花費25000人民幣,專人豪華服務,大陸富豪來體驗的還真不少。客人是不允許上樓參觀的,而在頂樓高級酒吧售出的“雞尾酒”,據稱世界上最昂貴。

第二天我們去阿聯酋的首都──阿布扎比,從迪拜沿著海灣公路向西南,大約150公裡,約兩小時的車程。她一直比較低調,但是有著比迪拜更大的面積,另外蘊藏了阿聯酋國家百分之九十的石油,這才叫富得流油,雖然她沒有迪拜張揚,可那裡財富更是驚人。我們參觀的首都清真寺就是一例,她是動用150億美元,用40頓黃金打造出來的世界第三大清正寺,按照穆斯林規定,因為沒有完工才對外開放。導游叫我們進去一定要上一下清正寺廁所,看了才體會到導游用意,這是我跑了69個國家見到最豪華的公共廁所。所有進去的客人都要換鞋子,工作人員不停為你服務,裡面內裝飾極其富麗堂皇,屋內所有物品清潔光亮一塵不染,如星級酒店的客廳。裡面還設有巨大漂亮的伊斯蘭特色洗腳洗手間。一個字──奢侈。而我們途經總統府時,第一次看到有這樣優閑的保安人員,躺在沙發上蹺著腿,看報紙,根本不像是在做保安。

迪拜會沒落嗎?

在迪拜我托導游王海介紹一個在當地長期工作居住的中國知識分子,想采訪了解情況。她介紹了自己的老師郭先生,事後知道郭先生曾是她旅游公司的領導,現在當地一家外資金融公司擔任經理。我們在豪華市場咖啡廳談了二小時,當我要支付講好談話費時,他客氣拒絕,只接受了我贈送自己寫的二本書。

我一直在請教他一個問題:迪拜會沒落嗎?因為我看到不少搞經濟的人士都有此類推論,說阿聯酋的迪拜是爆發戶,奢侈豪華、光鮮耀眼的日子是短暫的繁榮,還有人斷定說,這個國家一旦石油資源的耗盡就會快速衰落、曇花一現。郭先生在迪拜待了十幾年,一直在旅游和金融業工作,非常熟悉那裡情況。他告訴我,迪拜的面積不大,只有3800平方公裡,只占阿聯酋全國總面積的5%左右。可人口密度卻相對比較大,占了全國總人口的25%。它是目前中東地區最新崛起也是最繁華的商貿旅游中心。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迪拜還只是波斯灣沿岸的一個濱海小鎮,人口也不過5000多人,大多是目不識丁的牧民。由於貧窮,他們有的一天只能吃一頓飯,喝的是有蟲子的水,沒有電力供應。1966年,迪拜發現了石油,整個國家的命運為之改觀。三四年前,在世界地圖上還找不到“迪拜”兩字;但今天,全球超過7000億美元的熱錢,已流進這個被譽為“新紐約”的機會之城。

他說,迪拜的奢侈不是一天二天才有的,而是一步步走下來的,奢侈背後有規劃,很多人都認為,如沒有黑黃金(石油),也不會有今天的迪拜。迪拜的繁華、有錢、奢侈,是因為有石油,其實這是一個誤會。雖然阿聯酋是一個石油國,但是,阿國的石油儲藏量卻都在阿布扎比,阿布扎比不僅面積占了全國的90%以上,有6.2萬平方公裡,石油儲藏量更占了全國的94%,其他酋長國的石油其實很少。所以,迪拜的興起和現在的高速發展,石油並不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因為堅信“當第二名會餓死”,迪拜這個毫無資源的荒漠小邦,10年來, GDP總值成長230%,其中,石油收入卻僅占6%,而金融是大頭占33%、其次旅游占百分之22%、其他如外貿增長也很快。你想:世界一流企業,金融大亨和人才都按營駐扎在這裡,會輕易讓她倒下嗎?

其實石油2010年就已經用完,它的發展建設全賴於全方位多元化的發展經營。七十年代開運河、八十年代做貿易、九十年代推觀光,到新千年後,這裡已經是中東地區的轉運中心,觀光購物城、科技網絡城。真主給了迪拜60年與阿布扎比100年的石油,當地人都知道:不能永遠靠石油,得尋找其他發展的路徑。阿聯酋管理的精英們,基本上都是在英美著名大學留學過,他們從西方回來非常懂這道理。其實迪拜一直在轉型,探索尋找新路。在迪拜老城區鐘樓紀念塔:留下一段話:“不要停留在過去,我們生活在現在,而要展望將來”。言下之意:忘記過去,享受現在、規劃將來。

在阿拉伯國家,伊斯蘭教占絕對勢力,阿聯酋一樣是恪守伊斯蘭教的宗教國家。在這裡,古蘭經是人人會背的行事准則,做禮拜是全國必須遵守的不成文法律。在穆斯林的心中,只有一個偶像,那就是真主。一切的穆斯林結為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所以在這裡禁止放高利貸、賭博、強占他人財產。根據伊斯蘭教傳統,男子可以娶四位夫人,因此阿聯酋有外室的男子就並不鮮見,但是一般來說,阿拉伯男子的外室都是外國人,因為在本國男女私通是會被處以極刑的。阿聯酋男子一般會給外國女友租一套房屋,供給生活費,或者開一間小店供其經營。這種雖然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但是在阿聯酋人看來似乎是很正常的事。這裡伊斯蘭教體現了一切,每隔百米就有一個清真寺。每個酋長死後都會建一個清真寺,但阿聯酋國權力偏向英君主立憲,現任皇家子女都從英法留學回來,不像伊朗是政教合一國家,宗教領袖能直接影響與干涉政府。我總體感覺:阿聯酋盡管有濃厚的伊斯蘭教外衣罩著,可是內在管理精英是些學西方、親英美的人。他的價值觀與傳統伊斯蘭國家有區別,有點像學世俗化伊斯蘭的土耳其國。


精選遊記: 迪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