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島介紹

作者: 林焱

導讀浙江省級風景名勝區桃花島位於東經112°13~122°19,北緯29°46′~29°52,地處浙江省舟山群島東南部,為舟山群島第七大島。桃花島北距舟山市普陀區政府所在地沈家門7.8海裡,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海山雁蕩”朱家尖隔港相望,西與寧波市隔海相距12公裡,南臨桃花港國際深水航道,東瀕著名的東海漁場。全島面積為41.7平方公裡,總人口2.15萬人。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雕英雄傳》 ...

浙江省級風景名勝區桃花島位於東經112°13~122°19,北緯29°46′~29°52,地處浙江省舟山群島東南部,為舟山群島第七大島。桃花島北距舟山市普陀區政府所在地沈家門7.8海裡,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海山雁蕩”朱家尖隔港相望,西與寧波市隔海相距12公裡,南臨桃花港國際深水航道,東瀕著名的東海漁場。全島面積為41.7平方公裡,總人口2.15萬人。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中的“東邪”黃藥師就住在這個島上。桃花島古稱“白雲山”,秦時安期生抗旨南逃至桃花島隱居,修道煉丹,一日醉墨灑於山石,成桃花紋,斑斑點點,故石稱“桃花石”,山稱“桃花山”,島稱“桃花島”。桃花島從宋至明洪武十九年屬昌國縣安期鄉,清康熙初年建安期鄉桃花莊,光緒年間為定海安期鄉,民國時改稱桃花鄉,後幾經建區並鄉,撤區並鄉,直至今日的桃花鎮。

桃花島是金庸先生所著《射雕英雄傳》和姐妹篇《神雕俠侶》所描繪的美妙神奇東海小島。島上的風景旅游資源豐富多樣,門類齊全,品位較高,集海、山、石、礁、岩、洞、寺、廟、庵、花、林、鳥、軍事遺跡、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茂,於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桃花島擁有舟山群島第一高峰——安期峰;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東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岩;是中國三大水仙名品之一的普陀水仙和浙江名茶普陀佛茶的主產地,又是浙江沿海林木品種最多的島嶼,素有“海島植物園”美稱。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神話傳說有機融合,形成桃花島風景名勝區六大景區,即:桃花峪景區、塔灣金沙景區、安期峰景區、大佛岩景區、懸鵓鴣島景區和桃花港景帶,組合成武俠、佛教、道教文化三條旅游專線。擁有金沙日出、金龍吐珠、安期雲霧、高山聞鐘、百家朝聖、山石桃花、奇洞探幽、桃港雄姿、礫灘湧潮、林帶煙樹、龍潭簾珠、大佛夕照12大景觀和大佛岩、彈指峰、東海神珠、清音洞、白雀寺、仙人橋、含羞觀音、龍牙擎天、定海古城、安期煉丹洞等30余處主要景點。

桃花島的美麗和神秘,吸引了歷代不少文人墨客來此觀光探奇、尋古考證。從先秦安期生第一個上島之後,漢時大臣李少純、宋代文學家蘇軾、元朝文學家吳萊、明代軍事家朱丸、清代詩人朱緒、繆燧、當代武俠文化大師金庸、詩人方牧都留下了薈炙人口的作品,為桃花島的人文景觀和海洋文化作不斷補充和深化,其中朱緒的詩更全面地贊美了桃花島的自然風光,詩曰:“墨痕乘醉灑桃花,石上斑玟爛若霞。浪說武陵春色好,不曾來此泛仙槎。”

近幾年來,隨著旅游設施開發建設日臻完善,海上世外桃源——桃花島愈來愈被海內外游客所推崇。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