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同學的孩子,去國多年,最近回來主持一家畫廊。
畫廊的名字叫《藝術門》,江西中路上,應該是在福州路口原冶金局大樓的東牆處。畫廊主人想做的事是: 把歐洲的優秀畫家介紹進來,也願意把這裡的藝術家推介出去,範疇都是當代藝術;這次就是位來自英國的,有20多幅作品。




這些當代畫作給人的印像是:總體上沒有使你產生抗拒,抽像的表現形式背後,引導員告訴觀眾作者是有感而發,比如對68年夏天巴黎的街戰,比如對1871年巴黎公社的沉寂之後,聽了之後覺得可以認同。當代藝術中很常見的是,作者說自己的,觀眾並不買賬。有一個系列的玻璃蝕刻作品,就是把鏡面背後的銀膜和保護塗層除去部分,局部的透明和剩余的鏡面構成了作者要的畫面,看了會覺得,制作並不難,貴在創意。















知道有很多國外的畫廊開進上海,說明他們對這裡的環境以及今後的走向都有判斷。不過也有鎩羽而歸的,也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做的。
趁著去畫廊的機會,雨天裡到市中心走了一回 。

原中央商場處又要被打造成新地標了。原來的沙市一路、二路這十字形,暫且閑置著,

四川路那個出口,

南京路出口,

那個斜角上的門是東海的,要關一段時間了,

九江路出口,

江西路出口。

棕色的那幢應該是華東電管大樓。

江西路上的九江路口,

九江路口往西面看,

漢口路角上華東建築設計院,這麼多年來安然如以前,歲月真的是靜好。

陳毅在這裡拍過招手像吧?


做過青年宮的。


福州路口......



福州路口往西....



往東.......


漢口路口.......

往西......

往東看見鐘樓。

南京路上........





5月10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