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抗戰勝利不久,當時國民黨的御用建築師楊廷寶先生,拿出微薄的收入買下這塊占地面積達1305平方米的地。由於當時戰爭剛結束,加上5個兒女、老母親和保姆等一共9口人,花錢的地方多,大師因陋就簡耗時兩個多月建起了這幢實際使用面積只有164平方米的建築,加上後院的車庫,使用面積為232平方米。這與大師動輒浩大的建築項目相比,真的只能算是“小品”,因此楊先生自稱它為“成賢小築”。楊廷寶先生的故居主樓坐北朝南,為美式三開間二層樓房,磚混結構,木門窗,紅色平瓦屋面,米色灰粉外牆。北院牆有一小型花房和一叢修篁。院內西南角有兩間小屋。


書房


客廳。現已改造、布置成展室。


下面一些照片是部分展板的照片。












儲藏室一角。

一樓過道。

小餐廳。

廚房一角。

食物儲藏間。

這是後來由於要使用煤氣,得和大灶間分開而又擴建的一個小灶房。

在此多年的老阿姨,身體仍然很健康。

後院一角。


想看我更多的旅行照片,歡迎光臨我的相冊:http://photo.***/benxian_yang ;我的博客:http://***/heimao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