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朔周末游實錄我是4月11日於廣州出發,在省站坐7:45的豪華直達快巴,是座位的。快是快巴了,但對比起回來時候坐的豪華臥鋪直達快巴來說,卻一點也不豪華,都是150元的價格,我下次寧願去天何客運站坐臥鋪車了,那可是真的豪華。對比如下:省站是大宇的車,座位的,車上發礦泉水和八寶粥兼有一張薄薄的毛毯蓋著,7:45開,到楊朔是3:30。天河客運站的是金龍的車,車型相當豪華,上車要脫鞋,床位舒服,有一張厚厚的毛毯,發一盒夾心蛋糕派。4月13日晚上10:30楊朔出發,早上7點到廣州。所以下次我是寧願跑去天河客運站坐了,因為它方便的原因是可以電話訂票,只要提前半個小時去取就行了。可是就要注意那邊的治安了。我想注意點是沒問題的。我是第一次去楊朔的,去之前在網上已經做好功課了,目的明確:是玩和吃。而且無論什麼消費都要講價,除了泡吧外。早上3:30下車西街很寧靜,一下車就有三輪車,因為知道西街就不遠,所以堅決不坐,後來知道這個決定是100%的對的。西街上有些街燈照著,也挺亮的,之前沒有預定房間,但我知道是肯定有房間的,所以慢慢在凌晨的西街憑感覺的找,本來同過網上介紹想找“華萃旅館”的,但因為天太黑,有些旅館的招牌晚上沒燈的,多番周折也沒找到,就放棄了(問路人不知道,有個三輪車要帶我們去,但要給錢,我也不采納)。悠悠的在西街走了兩三遍,又看到凌晨的漓江嘩啦嘩啦的水聲,雖然這個時候還看到幾個人,掃地的、三輪車夫和幾個開水果檔鋪的人,也不足為奇,但卻很稀奇的在凌晨時分看到一個鬼佬和一個楊朔妹妹在漓江邊談心,真浪漫!經過多番比較後,終於選擇了在望江樓後面的“丁丁客棧”不是在西街的那間,是縣前街那間),“丁丁客棧”的一大特點是幽靜,就算早上的剛剛蘇醒的西街還是晚上熱鬧紛繁的西街,也絲毫影響不到我的美夢。抓緊時間儲備能量。一覺睡醒已是第二天早上7點了。
4月12日,早上起來後,一切都按照之前做好的“功課”進行。先跑去“沒有飯店”吃早餐,因為太早了吧,(雖然街上已經很多人了)美麗的老板娘剛剛睡醒,也沒時間招呼我們,反而是我去找她“要”早餐。我們兩人要了一份“美式早餐”分量很足,味道很棒,有咖啡、鮮榨橙汁、煎雙蛋,煙肉,烤方包,最好吃的還是墊底的炸暑條,還有一份好好吃的木斯裡。才20元。吃早餐的時候跟一個導游聊上了,20元一天,去遇龍河和月亮山等。也沒討價還價,怕她中途出問題。一頓飽食後,在她的介紹下,在她親戚家租了兩輛普通單車,5元/輛,款式挺新,坐上去也挺舒服的,感覺比山地車要好,因為才下過雨,山地車的尾部會濺到泥巴。在導游的帶領下出發,大路去,小路回,經過蝴蝶泉,不進,月亮山和劉三姐收門票的也不去。後來在導游的介紹下,乘了一小段距離的竹筏,不算物有所值,但能在不花錢的情況下看到了大榕樹和劉三姐故居,也值。因為景色也差不多,就沒考慮遇龍河漂流了,240元/筏,挺貴的,我們30元/人,來回一個小時,很休閑的躺在竹筏的竹椅上,很特別。看時間還早,我們就騎車去了月亮山下的“菩薩岩”,60元/人,講到50元/人,游半程,買票的離洞口也要步行10分鐘,挺裡面的,進去之後,覺得很原始,只有普通的日光燈,沒有像其它岩洞有五顏六色的射燈裝飾,但卻很天然。剛進去時就我們兩個游客,因為是上午,聽說下午會人多點,一步一步跟著裡面的導游,路途驚險,相當刺激,要爬高爬低,而且是直線往下爬的,洞內很滑。所以千萬別穿會太滑的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導游要我們嘗試一個很窄的洞爬出來,真的是用四肢去爬的,要完全不顧一切的躺下慢慢移動身軀,或者匍俯前進的,距離很近,但沒有一點膽識的人都不要去爬,稍微胖一點的也不要去爬,因為它只能容納一個身材苗條的人慢慢移出來的。因為我在爬的過程中想過如果卡在中間怎麼辦?所以必須要有膽量才行。但當我爬出來的時候是相當高興,像中了500萬似的,很有成就感。洞內很涼,出了洞後就很熱,反差很大。但“菩薩岩”一游四個字形容“不枉此行”。在出洞的時候已經開始覺得肚子餓了,腳也開始軟了,出洞後第一件事就是吃飯,沒多費功夫,就在月亮山下的路口一家叫“月亮濃農家飯”坐下了,土雞不能叫半只,也沒有打折,飯也要收錢,而且在等菜的時候來過許多大學生,都因為不能講價錢而不幫襯這家店,而且這家老板很瀟灑的,他不會主動拉客,而且一分錢也沒得講,擺出一副“你愛吃就吃,不吃拉倒”的樣子,很不在乎。但也有想我們一樣的人,雖然這麼冷酷的對客人,還是因為“犯賤”覺得他這樣子做,可能他的菜味道是一流的,不愁沒客人,所以我就有種甘心被“放血”的坐了下來。點了三個菜,黃燜土雞:58元/只,本來想要半只的,老板死活不肯,只好皺著眉頭要了一只。味道特別,也算不錯。芋頭:10元,很“綿”。炒油麥:5元,不知道怎麼形容,這是我活到現在,吃過最好吃的青菜,也是三個菜之中最暢銷的菜。極力推薦要吃炒油麥。酒足飯飽後就騎車開始向田間小路出發,這段路騎了我兩個多小時,由上坡到下坡,再由下坡到上坡,歷盡千辛萬苦,特別是那天很好太陽,我身上就穿著一件毛衣,衣服干了又濕,濕了又干。雖然現在這個時候是插秧的季節,但在任何時候都是被重重疊疊的山圍繞下騎在鄉間的小路上,是別有一番滋味,在路上,還碰上了十幾個鬼佬坐著電動摩托車,他會主動和你打招呼“你好”。而且有幾個村裡的小孩舉著氣球歡迎他們。回到西街後我馬上訂第二天會廣州的車票,卻意外地碰到了“沒有飯店”的漂亮女老板和她帥帥的“鬼佬”男朋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地朝著車站的方向走。我們偷瞧了一會就繼續在西街溜達,因為太渴了,就在網上推薦的“意大利之星”要了三個雪球:10元和一杯菠籮汁:6元/400毫升,雪球沒有網上介紹的那般好,也覺得貴,果汁可能是因為鮮榨的原因吧,覺得味道怪怪的。但卻能讓我火辣辣的心冰涼一下。涼快了一會就帶上一根1.4元的甘蔗向大名鼎鼎的“謝大姐”進軍。在那條專門吃啤酒魚的街上開了五六家店,你“愛”著我,我“愛”著你,但一直走過去,其它店都空溜溜的,只有“謝大姐”和“彭大姐”是坐得滿滿的,特別是“謝大姐”,黑漆漆一片人,連馬路都擺上了桌子,還要等位子。你不主動找位子是沒人會管你的。兩個人本來想叫一條一斤重的鯉魚,但沒得選擇,因為只有一些兩斤以上的了,所以就稱了一條一斤九兩的魚,後來再有人要小一點的魚都沒有了,在等的時候,啃附送的花生,覺得挺好吃的。魚上來後,就叫了一瓶漓泉啤酒,一大碟魚以為很多,但沒兩下就干掉了,已經是要了微辣的魚,但吃起來還是覺得很辣,有一點啤酒味,不知道是不是也在喝啤酒的緣故,漓江的魚就是不一樣,特嫩 ,味道還不錯。買單後買了一個柚子:1元/個。挺甜的。因為那天實在太熱了,又沒帶短袖,就買了一件腊染的小被心和一張扎染的桌布。後又在一家特窄而且並不引人注目的小店(專賣丁丁圖案T-SHIRT和其它比較特別圖案的衣服,還有三毛流浪記呢。比其它單買“字”衣服要豐富多彩。)買了一件丁丁在上海圖案T-SHIRT,很色彩斑斕。逛累了,就在小店斜對面的“原始人”酒吧外面坐了下來,要了這裡出名的CHEEKSCAKE、木斯裡和香蕉奶昔。細細地品嘗非常好吃的CHEEKSCAKE,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聽著老板吹的笛聲,聞著旁邊的正在烤的“楊朔第一燒”那香味,簡直是人生第一大享受。泡到了差不多12點才會旅館睡覺。
第二天一早就下起了雨,天氣和前一天截然不同,涼了許多。8點多辦好退房的手續,又開始新一天的旅程了,先是跑去西街路口吃米粉的,因為2元/2兩,不吃,網上說是1.5元/兩的,游客多了就漲價,過分。又去了車站旁的一間,開價也是2元,和他講價到1.5元,於是兩個人一共吃了三碗,味道就是不一樣,湯很鮮,很好吃,飽吃一頓後,就去車站坐車去楊堤,一問之下才知道倒霉了,從4月1日開始漲價,楊朔到楊堤的從4.5元漲到了8元,楊朔到興坪的從3元漲到了5.5元,從桂林來楊朔的也從7.5元漲到了10元。真會賺啊。沒辦法,也要去的啊,就坐上了開去興坪的車,50分鐘後到達,一下車就有人拉你坐船去興坪,開價60元/人,包船200元,當然不干了,知道大概價錢在15-20元左右。剛好有兩個人要去漁村,25元包來回,門票5元,漁村我是不去了,聽說不值。因為現在管的很嚴,滿碼頭都是緝查人員在巡,所以就沒其它拉客的了,60元實在太貴了,就在瞎等機會。碼頭是有很多條漁船,但不知道去哪裡的,過了一會兒,我主動湊上去問那個只去漁村的接頭人,問她那些船去哪裡的,誰知道一問之下,那些船就去楊堤的,只是不敢搭游客,那個接頭人也挺熱情的,主動幫我找船家,她從岸上走,叫我從岸下走,船家開價30元/人,還價到15元/人,在談價錢的時候給緝查人員看到,剛好我跑開了,沒證據,抓不了,接著我們趁緝查人員轉身那一刻,就是那一刻,我們飛奔上了船尾,像做賊似的,一直在船尾等到1點鐘才開船,一出碼頭船家就叫我們上船頭坐,一下子,視野完全開闊,前面沒有任何阻攔,漓江、瓊山峻嶺就在我眼前,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詞語形容,只知道好一番風景秀麗,吹著襲襲涼風,隨著一片片山脈從我身邊擦間而過,漓江撲面而來,看到了20元人民幣背後風景。1個小時後就到了出名的“九馬畫山”,一開始還看不出來,慢慢的就找到了一匹,接著兩匹、三匹、四匹、五匹,真的太像馬了,是誰先看出來的,那人眼睛簡直就是金星火眼啊。後來任憑我怎麼斜視、想像也找不出九匹馬,哎!真佩服能找出九匹馬的人。接著什麼“烏龜爬山”等景色就怎麼樣也看不出名堂來了,後來因為太冷了,也沒什麼特別的景色看。就跑回船艙內,漁船停過幾個小碼頭,接送本地人和一些學生上學。兩個小時後我們順利到達楊堤碼頭,楊堤碼頭比興坪要冷清的多,船也少,幸慶沒從楊堤碼頭出發,不然就找不到船了,坐上了回楊朔的中巴,在車上睡了起來。一個多小時後回到西街,就直奔“紅星特快拉”吃好吃的“金槍魚PIZZA”,便宜是挺便宜的,但我遲終還是不太喜歡吃PIZZA,干掉PIZZA後就找回“謝大姐”昨天欠我們的“炒田螺”,因為就點了一個菜,還被服務員當怪物看,“炒田螺”也很辣,吃得嘴巴都火辣辣的,雖然做法跟啤酒魚差不多,但卻比啤酒魚好吃得多了。實在太好吃了。後來還因為一個小玩笑,還免了10元的菜錢,嘿嘿,真幸運,賺了。(千萬別去“一片瓦”,坑人的,“炒田螺”要15元)客人沒有“謝大姐”多就騙錢,“謝大姐”實在太好了。席間還給我看到了謝大姐呢,寬寬的肩膀,胖胖的,真應該叫螃蟹姐(胖謝姐)。洗洗手,擦擦嘴,就去品嘗“旅行者”的土豆派和蘋果餅干碎,不知道是不是前面太好運了,這會要卡一卡我們,土豆派居然賣完了,而任憑我怎麼哀求老板都不做給我吃,就只能吃要等半個小時的蘋果餅干碎了,半小時後,熱辣辣的蘋果餅干碎端了出來,口感挺特別,但有點膩。
因為時間緊迫,吃完後就馬上去之前預約好的“楊朔第一燒”,准時到達後,老板的代理人也就是“原始人”的老板把預先燒好的半只雞端了出來,因為兩個人吃不了一只,就事先哀求“原始人”老板賣半只給我們,他人也爽快,只要有人肯幫我分掉那半只雞就行了,後來還說看我這麼有誠意吃他的“楊朔第一燒”,他肯定會留半只給我的。而且要先付款和准時到。這當然沒問題了。真好,又可以痛痛快快的嘗嘗大名鼎鼎的“楊朔第一燒”了,雞端出來後,那香噴噴簡直是讓我流了滿地口水,一嘗之下,簡直人間極品啊,怎麼也吃不出什麼配料,“原始人”老板也把嘴巴封得死死的,不肯透露一點風聲。他說:你有本事吃出來,吃不出來就慢慢品嘗好了。慢慢啃完了這人間極品後又要了CHEEKSCAKE和木斯裡(這兩樣東西實在太好吃了),在品嘗的過程中,還讓我領略到“鬼妹”的熱情奔放,她們三三倆倆的隨著酒吧的音樂就扭起了細腰加粗腰來。在這些余慶節目、老板說笑和笛聲中,我們泡到了9:50,本來還想去吃米粉的,但實在撐不下,就放棄了。然後還去了晚上不收門票的楊朔公園瞧了兩下,門是沒關,但裡面是漆黑一片的,連上山的路也沒燈的。就提早跑去車站等10:30回廣州的車,那車也真的10:30准時到達,是一輛豪華臥鋪車,就是到天河客運站的,還挺舒服的。客車徐徐開動了,再見了,楊朔;再見了,西街;再見了,丁丁;再見了,“楊朔第一燒”;再見了,CHEEKCAKE;再見了,米粉;再見了,這裡的美味佳肴。下次再來,就哪裡都不去,就在西街泡上一頭半個月,真是人生第一大享受啊!
楊朔之行給我悟出了幾個道理:1、十有八九來旅游的都是廣東人。
2、“鬼佬”滿街都是,哪天沒“鬼佬”才覺得稀奇呢。而且他們會跟你打招呼說“你好”不是“HELLO”。
3、這裡肯定實心雙語教育的,我懷疑這裡的孩子一出生學的第一句話就是“HELLO”。
4、這裡隨便抓個本地人,英語可能說的比誰都好。
5、還有有時我會想連西街的本地人都可能忘記中文怎麼說,卻不會忘記怎麼說英語。
如果有誰想了解情況的就可以發MAIL給我:cl38@21cn.com.
200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