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陽朔的最早印像,還是在一本名叫《放浪陽朔》的游記散文中,書裡記載著陽朔的點點滴滴,大到陽朔的歷史,小到西街上的一條無名狗。正是書中的文字讓我一次次在腦海中進行著游歷,好像自己就正懶散的窩坐在西街的咖啡館,仿佛自己也一次次迷失在漓江那秀美的山水間。趕巧在網上看到打折票,晚上征求了親人的意見,提前2個多月就訂下了飛往桂林的機票,期待著盼望已久的山水行……
由於飛機晚點到林已經半夜12點,但是看在往返2.9折超低折扣的面子上就忽略不記了,預定的安琪大酒店就在機場巴士的終點站,我們住的裝潢較老的舊樓,雖然房間設施比較舊,但設備齊全一晚才90多塊。原先就計劃著第二天下午就去陽朔了,反正就睡幾個小時無所謂了,好在位置方便離像鼻山和長途站都很近。
第二天早上在酒店房間,將就著飛機上剩下面包和蛋糕湊合了一頓早飯。聽前台的服務員說像鼻山很近,我倆就沒坐公交車直接步行前往。安琪酒店窗外稍顯雜亂的街景。

走不到20分鐘就來到像鼻山公園,從外面望去看得出公園很小,再一看門票果然和網上說的一樣,竟然漲到40了!於是根據網友的提示想走到漓江邊坐私人竹筏,偷溜進像鼻山,但是陰謀沒有得逞,桂林人把景區保護的很好沒找到任何投機取巧的機會,只拍到了綠油油的蔬菜。

既然不去像鼻山,那就順街瞎溜達溜達吧。說實話桂林市裡確實很一般,走到著名的“金銀雙塔”還是失望!本來打聽到桂林2月初天氣應該挺冷的,所以穿了很多衣服,沒想到這幾天突然升溫越走越熱越熱越脫……中午在市中心的商業街吃完麥當勞和絕味,又走到“桂林人”吃了了碗米粉和銀耳蓮子羹,趕緊回酒店下午直奔陽朔。


靖江王府,我和LP只喜歡王府外面古舊的城牆,所以只在外面轉了轉沒進去,門票80,據說裡面非常一般。

在長途站往陽朔的車很多,我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發車,車上好多都是和我們一樣的自游人。 坐長途車真的很方便,在車上我倆還睡了會兒,按照約定發車的時候,就發信息聯系了提前在網上預定的阿秀客棧。到了陽朔下車就有人來接我們,客棧離車站不遠走一會兒就到了。現在是淡季本來150的家庭間現在只要60元!真是賺到了!房間很干淨,因為天氣的原因有點潮濕,不過有空調就沒問題了。

放下行李我倆根本坐不住,從客棧胡同出來,右拐半分鐘,就看到能漓江。看來我們是選對了,多虧沒在桂林多呆,原本的失望的情緒馬上被這景色給踢走了。西街的盡頭就是這美麗的漓江。那張照片是一個拉客坐竹筏的小販幫忙照的,本來想攬生意,被我們拒絕以後還能熱情的幫我們拍照,看來陽朔人還是很不錯的。

晚飯是在在客棧旁的一家小吃店解決的。這個小餛飩最大的特色就是裡面的肉餡是脆脆的,口感特別好,但就是量太少。同一家小吃店的鍋貼,10元一份量很少味道還行,在南方鍋貼是特色小吃了吧。隔壁桌來了一個外國人,一個大男人就吃這一小份佩服!剛出鍋的熱鍋貼這伙計一口就咬下去,結果被燙的面部表情都扭曲了……


在陽朔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LP出發了,清晨的漓江江水清澈,空氣清新,霧氣繚繞,宛如仙境。 順著江邊走著走著,看到了一個開放的庭院我們就走了進去發現好像是個酒吧。沿江而建的酒吧,古樸幽靜的庭院,現代與古典的完美結合,這也許就是陽朔特有的氣質吧

這是陽朔小學,校園的後面就有一座大山,這好像是廣西特有的地貌,這裡的山不像北方那種連綿不絕的山脈,它們總是孤零零的立在那裡。

今天行程很有趣也很新鮮,我們倆租了一輛雙人自行車,LP不會騎車在後面,我負責掌握方向。一路騎行游覽,十裡畫廊大多數都是人造景觀,由於早有了解所以選擇景點時只選擇了相對自然些的“大榕樹景區”。路上有不少拉客的小摩托尾隨,目的也不外乎幫忙買門票優惠一類的。最後跟隨一位面善的阿姨來到大榕樹,本來門票15劃竹筏另收錢的,跟著她12元並且免費劃竹筏,還是挺劃算的。不過根據以往旅行的經驗,我留了一手,進景區以後才交的錢。

大榕樹景區除了百年榕樹以外,還有劉三姐電影裡的對歌台,既然來到劉三姐的故鄉,那就高歌一曲吧。


竹筏也不是那麼容易劃得,除了臂力還有技巧。劃筏子的時候在湖邊發現了一窩可愛的小狗。


今天的陽朔奇溫達到20多,現今全球變暖, 冬天在景區裡竟然還有一大片油菜花,就當做去過婺源了,呵呵。我頭上戴的是在景區了買的草帽才5元!這個景區的東西很便宜,西街上50多的裙子,這裡才買15,真不敢相信!那天陽朔的天氣達到20多度,很多當地人都穿短褲了,買個草帽除了遮陽還能做照相的道具,一舉兩得。美麗又有點詭異的雲朵。


十裡長廊的終點“月亮山”。我們沒爬山只是騎車轉進了旁邊的月亮村,遠處照了幾張相。網上講月亮山上沒什麼好看的,想看到月亮的全貌只能遠觀。順便說一下,十裡長廊是非常適合騎車游的,一路都是柏油路很好騎,第一次騎雙人車,特別適合情侶兩個人,一前一後,說說笑笑,微風劃過臉龐,再加上路邊美麗的風光,那感覺真是好極了!

回來的路上有騎車買“豆花”的2元1碗,北方這種小吃很少見,所以買了2碗嘗嘗。味道很不錯,裡面的豆腐就和北方的“豆腐腦”一樣,特別是上面的酸豆角,酸酸的很爽口,再加上足夠的辣椒,我自己又多吃了1碗。

晚飯吃的是傳說中陽朔第一美食啤酒魚,陽朔滿街都是“啤酒魚”,每個飯店的名字也很接近,最多的就是“某某姐”,如:“彭大姐”、“謝大姐”、“謝三姐”等等。我們咨詢了當地人,選了比較正宗的“謝大姐”啤酒魚,選了一條最普通的鯉魚價格也最便宜,其他的魚價格都虛高。味道嘛我倆都覺得一般,就是鮮、鹹、微辣,沒什麼特別的。

今天玩了一整天,晚上在西街上溜達,逛累了來到了書中介紹的“明園”咖啡館,點了2杯咖啡休息一下,靜靜的氛圍配上濃濃的咖啡香,感覺整個人都安靜了。明園除了咖啡,另一特色就是有好多心情記錄本,匆匆而過的游客在此休息或者發呆的時候可以在上面隨意記錄,LP也寫了一篇應該是在93號本,如果你哪天也到了“明園”,可以翻開找找埃我真的很喜歡明園裡那種放松的感覺,累了一天了也顧不上形像了,歇歇腿吧。

到陽朔的第三天天氣不好,好像要下雨的樣子,所以推遲了“徒步漓江”的行程,悶在客棧裡考慮去哪兒,最後決定騎車去古鎮,根據客棧老板的熱心推薦,我們找了一條沿江的小路往古鎮福利進發。騎往福利的這一路坑窪不停,本來就是淡季加上陰沉的天氣,路上基本沒有人,弄得我倆心驚膽戰的,由於雙人自行車沒有避震,好幾次差點摔下車,好驚險埃特別提醒一下:回陽朔的路上,我們騎的是公路,路上很多大貨車、大客車,個人覺得比較危險,要來福利其實可以在陽朔汽車站坐長途車的。經歷了一上午的騎行就在我倆精疲力盡的時候,終於看見了希望。我們安全坐上了去往福利的擺渡。現在回想起來真有點後怕,不過沒有這次福利之行,我們久居在城市裡的人,怎麼會有這樣的體驗呢?


旅途中偶遇的陌生人,也能激起我們心底那份已經久違的感動。福利是個不大的村子,雖然也有些名氣,但是村裡的人還有著純樸的品質。照片上是一家農戶窗外曬的柚子皮,不知道有啥用,屋裡的老大爺還熱情的讓我們參觀他的房屋,喊我們一起吃午飯,

村外有一片空曠的草地。草地上放養了好多牛。照片我身後的小亭子正是擺渡下船的地方。

lp和牛

這是在陽朔發現在美食——“小炒”,自從發現了這個美食我們連續兩天晚上都吃得這個,價錢分別是8元、9元、10元,價格雖然不貴但味道確實非常的好,其實這三種檔次數量是一樣的,都是用一個小鋼盆盛滿各種材料然後上鍋爆炒,只是區別在加肉的種類和數量不同,還可以根據口味可以加辣。同時還配一份現蒸的砂鍋米飯。這種吃法可能在南方很常見,但在青島卻沒見過。

這是陽朔攻略裡經常看到的“老油條桂林米粉”,其實在陽朔的時候真不知道“老油條”的米粉出名,只是因為他家離客棧很近。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線不一樣,你買的是米線的分量,也就是說3元買2兩,4元買2兩半……買好米粉服務員幫你淋上湯汁,小菜隨意加,這點很好,我每次都加不少酸筍酸豆角很提味。

在陽朔的第三天,雖然天氣不是很好,由於時間有限,一大早我們決然踏上了游漓江的路程,生怕錯過了桂林最美最經典的景色。通過前期詳細的網絡考察,我們還是選擇了“楊堤——興坪”漓江精華段作為行程。從汽車站乘車去往楊堤,下車就有很多拉客的,那陣勢很是驚人!本來想乘公家大船的,但要等的時間太長,所以還是選擇的隨上隨走的小竹筏,小李師傅(13768717548)100元一人是個不錯的筏工。看看我倆的髒鞋,呵呵。



聽路上附近的村民講,這棵樹是下大雨的時候從山上衝下來的,村民覺得好看所以就把它埋在江邊了。

路上發現了一戶孤零零的農舍,就好像隱士的居所一般

橫在路中央的牛便便,很有一夫當關的意味,呵呵。

路上蜿蜒的小徑,過小溪的時候還踩了一腳水……


圖片上除了美景還有個3個人,他們是和我們一起從楊堤乘竹筏的游客,他們之間互不認識都是來徒步漓江的。其中一對情侶女的懂英文,男的是時隔幾年第二次來故地重游的,還有一位外國女孩不懂中文,手裡就拿了一瓶還剩1/4的礦泉水就來了,真佩服她的勇氣和膽量。

走到九馬畫山就算走了一半的路程,真的覺得好累啊,可能是平日裡缺乏鍛煉再加上這幾天消耗體力太多,想走完全程.真的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我們選擇搭乘竹筏到興坪。看我身後河灘上的游客了吧都是跟團的,只能在那個位置看看九馬畫山然後就走了,好可憐……

這是下船的河灘,我身後是20元人民幣反面的景色,正好拍一張。隨便說一下,這段路上有好幾個村子,每個村子都有人拉客坐竹筏,每村的竹筏停靠的河灘不一樣,好在之間距離都很近

下船以後要走一小會才能到興坪村,這是村外橋上的風景。不知道為什麼LP這張照出來是朦朧的……

其實興坪古鎮我覺得比福利好很多,有更多原汁原味的古宅,而且這裡上販賣的東西更便宜。如果你來陽朔的時間有限,還想看古鎮的話,就直接來興坪好了。鎮上還有西洋味十足紅色路燈。

在陽朔的第四天早上自己出來散步,清晨的西街沒有了夜晚的喧鬧,展現出來的是秀美古樸的氣質。西街上的明園咖啡。

前一天我們在客棧預定了遇龍河漂流,150元一個筏子正好坐2人。等我們到了預定的地方已經中午11點多了,整個碼頭只有我們和客棧裡結識的武漢朋友,好在等我們的伐工吳師傅15277320591並沒有怨言。不過這樣也好,整條河上只有我們2艘筏子,可以安安靜靜的欣賞沿途風光。在遇龍河上漂流的筏子可是伐工一下一下人工撐的,不像漓江上面的機動筏。


漂流到遇龍橋,我們要求下伐走一走,細細品味著它滄桑感。第三張是遇龍橋頭的土房。可惜後面有著碩大的廣告……


這張照片上我們身後的伐工吳師傅15277320591服務超好,年齡不大感覺很青澀,他和叔叔兩個人就在漂流起點處附近的村子。可能再美的景色看久了也會厭煩吧。

這是下船的碼頭。整個漂流也就1個半小時,不是伐工劃得快,而是因為天氣確實挺冷的,在河上時間長都要凍透了。在這裡還是要說一下,大家如果要漂流遇龍河,還是在客棧預定比較好,因為碼頭附近拉客的伐工雖然價格可能會便宜點,但可能並不會帶大家漂流全程,畢竟人生地不熟,就算被騙大家也不知道,所以還是花錢買個安心吧。其實價格也不貴,夏天的時候同事跟旅游團來的,一個人就要收230,而我們2個人才150,多劃算埃

這幾天經常看到客棧老板晚上連續在吃這種烤魚,於是漂流完畢,我們就來到了這家名叫“重慶江湖菜”的餐館也要了一份烤魚,我自己選了一條活魚,由於當時已經過了午餐時間所以上菜比較快。這是第一次吃重慶烤魚,焦脆的外皮裡面是滑嫩的魚肉,滿嘴香香辣辣的感覺再加上微微烤焦的味道,真是棒極了!回到青島我們也找了家烤魚店,但味道和陽朔的相距甚遠。

第二次來到明園咖啡,LP有點感冒要了杯青瓜汁降降火,而我則換了一種花式咖啡繼續品嘗。

回到桂林無論如何也要看看傳說中的像鼻山,有了第一次逃票不成的經驗,我們改變策略傍晚過來試運氣。根據網上攻略的介紹,景區周圍應該有很多私人拉客的竹筏,第一次沒碰到,這次傍晚我們在景區外溜達,終於碰到了這些人,打聽才知道現在景區周圍查的很嚴,下午5點之前不讓私人竹筏在附近的江中拉客,所以我們只能等下午5點後才乘伐進入景區。其實不是我們小氣,因為網上很多人說像鼻山不怎麼樣,而且現在門票已經漲到40元了,我們怕失望太大,乘竹筏兩個人才20,還可以在景區對面的河灘上照像鼻的另一面,何樂而不為呢。這張就是在河灘上照的,買門票進去的話是沒有這樣欣賞角度的。

像鼻山。真是見面不如聞名啊,真的和網上說的一樣沒啥好看的,比我想像中的小多了,也沒有我想像的美,整個景區非常小只有這座小山,多虧我們沒買40的票。不過在這裡我要佩服桂林人的精明,為了讓大家買票進去看,這個公園的周圍都有高大的林木遮擋,沒有林木的地方也有嚴嚴實實的廣告牌,讓你在岸邊根本看不見像鼻山……

再好也不如家好啊,帶著對陽朔的回憶,我們坐上了回青島的航班。在這裡我要表揚一下南方航空,我們的航班每次都要停靠杭州,雖然航班誤點很厲害,所以3個小時的飛機竟然吃2頓飯,誰讓我願意吃呢,沒出息,呵呵。

假期夢游般的開始,又夢游般的結束,回想都會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