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杭州(上)

作者: jenny823

導讀忘卻,就是在人生的路上,在風景如畫的校園裡,水氣氤氳的湖邊小徑上, 用自己新的腳印,蓋過舊的腳印, 蓋過那些成雙成對, 蓋過那些恩怨離合, 直到回首看去,看到的, 只是自己腳印的紛亂, 或堅強。 所以,我又去了杭州。 正是好春光,天氣幾乎有點悶熱了。 不管如何不喜歡南方的甜膩的小情調, 杭州的嫵媚妖嬈是無法拒絕的。 可是如果只有風景,沒有 ...

忘卻,就是在人生的路上,在風景如畫的校園裡,水氣氤氳的湖邊小徑上,

用自己新的腳印,蓋過舊的腳印,

蓋過那些成雙成對,

蓋過那些恩怨離合,

直到回首看去,看到的,

只是自己腳印的紛亂,

或堅強。

所以,我又去了杭州。

正是好春光,天氣幾乎有點悶熱了。

不管如何不喜歡南方的甜膩的小情調,

杭州的嫵媚妖嬈是無法拒絕的。

可是如果只有風景,沒有故事,

對我來說,就只是風景如畫而已。

沿著陽光下斑駁的城市道路,

穿過梧桐樹細碎的“毛毛雨”,

一直走,就到了西湖邊。

桃花剛剛開過,游人不多,

就那樣踩著草地上繽紛的落英走過去,

悄悄的立在了水邊。

深深的吸一口水氣的芬芳,

突然很燦爛的笑起來,仰起臉,迎著陽光

對朋友說,

你知道麼,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條人魚,

不能離開水太長時間。

這句話,曾經以為不會再說了,

不會有人聽,不會有人懂。

我錯了。其實重要的,

是我自己能聽懂。

水氣的擁抱讓我如同皺巴巴的紫菜,

慢慢的展開,活了過來。

在湖邊的石頭上坐著,

朋友於是指著對岸綠樹掩映中的小樓說,

一九八幾年,第一次來杭州,

就是住在那裡,開學術研討會。

同屋住了一個打呼嚕的日本人…………

我笑了,突然之間覺得非常滿足,

可以在這樣一個淡淡的午後,

淡淡的回憶著彼此的往事。

只是我的往事,已經不願意去想起了。

只記得16歲的時候,

第一次離家旅游,就是到的杭州。

戴一頂帽子,很精神的到處留影,

那時候,才16歲。

走到湖邊的長廊茶館坐下,

叫一杯昂貴的綠茶龍井,

坐著,手邊有爐火上的紫砂壺,

自己添熱水。涼風習習,

吹散了下午的悶熱。

身邊的茶客咋咋呼呼的吃著小食,

打著撲克,一如南方所有的茶館。

朋友說起來給八十多歲的老教授送茶葉的事情,

我突然想,應該給老人送這樣的一爐火,

一把壺,和一袋飄香的龍井。

這樣,獨坐的冬日午後,至少不會冷吧。

上了新造的雷鋒塔,

多少有點不倫不類的,

塔前和塔裡面都造了锃亮的電梯,

只有塔下面的玻璃罩裡面,

保留了倒掉的雷鋒塔的廢墟。

殘磚,和黃土,玻璃反光,看不清楚。

一層一層的爬上去,

果然每一層的風景都不同,

直到在頂層,可以指指點點的辨認蘇堤和白堤。

那時候,才理解了杭州人此舉的意義。

在這裡造一個可縱覽西湖全景的觀光塔,

總比蓋一個金茂大廈要合適的多了。

謝天謝地,他們沒有把the grand hyatt蓋在這裡。

看著茫茫水面上細細的蘇堤,

我突然說,要走過去,徒步走過去。

天氣越來越悶熱了。

蘇堤一點都不細,寬闊的水泥馬路,

兩邊還有寬敞的綠化帶,不規則的鋪開去。

走到一半,覺得有點體力不支了,

看著湖中間的手搖木船靠岸,

中間有一個小桌子放零食的那種。

“還走嗎?送我們一程吧!”

“不走了,不走了,要下雷雨了。”

船家執意不肯,我們也沒有辦法,

只有靠自己的兩條腿,

因為,我們不是白娘娘,這裡也沒有許仙。

那一半的風景完全不同了,

兩岸排開去的釣魚干鱗次櫛比,

漁翁坐著Pepsi的野餐折疊椅,

在湖邊打盹。

有魚上鉤的話,

魚稈上的鈴鐺會叫醒他們吧。

願者上鉤。

蘇堤隔開的小湖裡,皮劃艇和帆船的運動員在訓練。

一頁輕舟。

清華和北大賽艇隊的,是在這裡練出來的麼?

神仙日子,真的如在畫中了。

附近有一個軍區,便裝的軍人三三兩兩的從堤上跑過,

神情凜然的。

我們嘻嘻哈哈的指點著,

說哪一個帥,要選了來做老公。

…………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