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軸線南端的先農壇看隆福寺的藻井

作者: 關裕年GYN

導讀 在北京中軸線南端的先農壇看隆福寺的藻井 關裕年 北京有個中軸線,從北部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仰山到鳥巢、水立方、北頂娘娘廟,到西黃寺、鼓樓、鐘樓,經過什剎海(廣化寺、火神廟)、北海公園、大高玄殿、壽皇殿、凝和廟、福佑寺、昭顯廟、宣仁廟、普渡寺、皇史宬、靜默寺、景山公園、故宮、中南海、端門、天安門、社稷壇、太廟 ...







































在北京中軸線南端的先農壇看隆福寺的藻井

關裕年

北京有個中軸線,從北部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仰山到鳥巢、水立方、北頂娘娘廟,到西黃寺、鼓樓、鐘樓,經過什剎海(廣化寺、火神廟)、北海公園、大高玄殿、壽皇殿、凝和廟、福佑寺、昭顯廟、宣仁廟、普渡寺、皇史宬、靜默寺、景山公園、故宮、中南海、端門、天安門、社稷壇、太廟、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前門、大柵欄、天壇、先農壇、永定門等數十個景觀、景點、遺存……

一個中軸線像掛滿一串珍珠項鏈一樣,美麗、清純、簡潔、明亮……在世界上的諸多城市裡面,有一天中軸線的城市,恐怕唯有北京。所以,北京的中軸線其實就是一個旅游線,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旅游產品。

在這些諸多的旅游景點中,最為陌生、最為偏遠、最為不被人知的景點恐怕就是先農壇了。如果在網上查找介紹,這裡可能有兩個名稱被介紹,一個是“先農壇公園”,另一個則是“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在先農壇的北門可以看見兩塊牌子,一個是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一個是北京育才學校,具體的位置叫做:西城區東經路21號先農壇北門內,乘坐公共汽車到天壇西門下車,進北緯路就可以走到東經路了。

雖然沒有售門票,但是,這些做法絲毫沒有使這個景點“掉價”,偉大的建築在蔚藍色的天空中撐托,這些殿宇顯得異常美麗、動人。古代的建築師們,很知道藍天是什麼顏色,不像我們現代人,看見藍天就像中了大彩一樣,驚訝不已。稍微有些深藍色的琉璃瓦屋頂,在蔚藍色的天空的烘托下,殿宇尤顯風度翩翩。

最吸引我的眼球的有兩樣,一個是具有精美石雕堆砌的觀耕台,一個就是我年幼時曾經看過的隆福寺的藻井,精美的藻井令人嘆為觀止,觀賞者贊嘆聲不絕於耳。

觀耕台

觀耕台為皇帝親耕完畢, 觀看王公大臣們耕作的高台。 觀耕台呈方形見方18米,高一層1.9米,四面各有台階9級,台階踏步由漢白玉條石砌成,側面雕有蓮花圖案。

如此精致的壇確實是很少見,這個壇就是一件美麗的手工藝品,處處雕琢,處處彰顯魅力,讓人有“愛不釋手”感覺,左看右看,看不夠。

在旁邊的皇帝的“一畝三分地”裡種植的豆角、白薯、茄子……仿佛,先帝尚在,如此重視農業的皇帝,實在令人欽佩。

隆福寺的藻井

隆福寺藻井,國家一級文物、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鎮館之寶,屬於宮殿建築展的一部分。據有關史料記載,藻井當時是置於隆福寺正覺殿頂部,最上方是一幅星像圖,存星1400顆,據傳此圖是參照唐代一幅星像圖繪制的。在藻井外圍,與室內天花板及藻井一二層相平的為一正方形井枋,其上彩雲繚繞中立著一個個神像,而此間天花下(即藻井第三層四角)又有木雕四大天王支撐。在古建築界隆福寺藻井被認為在所有的北京城古建築的藻井中都是十分獨特精致的,是獨一無二的珍品,也是研究古代建築結構、尤其是藻井專題的絕好實物,其表現出了豐富的想像和創造力,它的結構原理、雕刻技法、藝術特點在古代藻井中是極為罕見的,其科學與文物價值不可低估。修復後的隆福寺藻井,放置於北京古建博物館先農壇的太歲大殿內。

藻井是我國傳統建築中頂棚上的一種裝飾處理,是小木作裝修技術施展的高峰。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有方形、多邊形或圓形凹面,周圍飾以各種花藻井紋、雕刻和彩繪。多用在宮殿、寺廟中的寶座、佛壇上方最重要部位。

我小時候家住在北京市東城區無量大人胡同,這裡出西口向北走,沿著米市大街路過干面胡同、史家胡同、內務部街、本司胡同、演樂胡同、燈草胡同、禮士胡同、前炒面胡同就到了朝陽門大街,向西走就可以到隆福寺街,在這裡就有著名的隆福寺。

無疑,隆福寺曾經是我年幼時期的樂園,在這裡總是可以吃到美味的小吃,那時候看見這裡佛香繚繞,充滿了神秘的感覺。

在先農壇的北京古建築博物館找到隆福寺的藻井,心裡有說不出來的興奮……

找了很多相片,已經發到攜程網上,頁面:http://***/photos/default.aspx?type=1&resource=239982,照片可以參考。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