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台灣(三)士林官邸

作者: 菜鳥廚神

導讀 清晨,台北的雨 台北是多雨的,感覺上天氣有點類似於江南,陰陰的濕濕的,一點兒憂郁裡又透著一絲浪漫。第二天一早盡管下著雨,我們還是打算按原計劃去士林官郟這張照片是出發前從車窗隨手拍的,用的是像素很低的手機,但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有點朦朧又有點清晰的感覺就是我對台北最初的感覺。 台北街頭 雨天路滑,車子時走時停,正好讓我仔細觀察一下台北 ...



清晨,台北的雨

台北是多雨的,感覺上天氣有點類似於江南,陰陰的濕濕的,一點兒憂郁裡又透著一絲浪漫。第二天一早盡管下著雨,我們還是打算按原計劃去士林官郟這張照片是出發前從車窗隨手拍的,用的是像素很低的手機,但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有點朦朧又有點清晰的感覺就是我對台北最初的感覺。



台北街頭

雨天路滑,車子時走時停,正好讓我仔細觀察一下台北這座城市。街邊的海報,似乎是個懷舊的影展,從某種角度來看台北也算是個有歷史的城市,但凡有歷史的城市,懷起舊來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吸引力。



圓山飯店

士林官邸位於台北市的近郊,大約半個多小時的車程,去士林官邸的路上會路過著名的圓山飯店,由於車子匆匆而過當時只拍了個頂,為此耿耿於懷了好幾天,沒想到幾日後機緣巧合竟拍到了圓山飯店的真顏。



士林官邸旁邊的建築

九點半開園,我們八點半就到了,百無聊賴冒著大雨四處走走。士林官邸旁邊有一大排這樣的建築,與官邸裡低矮古樸的小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士林官邸外觀

從外面看這座灰色二層小樓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讓我不由得暗暗懷疑這個神秘兮兮的官邸會不會浪得虛名。



官邸門口的招待所

在官邸的門口我發現了這個牌牌,一股親切感頓時湧上心頭。



凱歌堂

院子裡有一個小教堂,是蔣家作禮拜的地方。它和普通的教堂一樣的肅穆典雅,只是他們並沒有等到凱歌奏響就已隨風而逝。



宋女士的玫瑰園

院子裡還有一處很有情調的地方,那就是宋女士的玫瑰園。裡面種了上百種玫瑰,盡管換了主人,那些花兒嬌艷依舊。



士林官邸大門

時鐘終於指向了九點半,可以入園參觀了。參觀時需要穿鞋套,官邸內是嚴禁拍照的,可以憑證件在門口借用語音導覽器。進入一樓,是前廳客廳餐廳等等,家具以中式雕花為主,牆上掛著宋女士的親筆畫作。她雖然是一位很西化的女子,但畫的全是正宗水墨畫,每幅都頗有意境和造詣。房子除了大一些沒有太多特別之處,但家居擺設處處透著精致與心思。朝陽的牆上有三個圓形的玻璃窗,據說是宋女士設計的,有了它們既可以在屋內直接看園景,又可以增加采光度。這個圓形窗的設計在那個年代算是別致的,既沒有中式棱窗的古板,又和室內的中式家具相映成趣。

上二樓,是起居室臥室等,這一層的擺設偏西式。有個老式的音箱一遍一遍地播放著宋女士幾十年前在聯合國的演講,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和聽眾們的陣陣掌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像。宋女士有個專門存放旗袍的衣櫃,裡面整整齊齊地一排各色旗袍,或典雅或艷麗,從做工到款式在那個年代都應該算作時尚。臥室是不允許入內參觀的,只能隔窗而望,盥洗室裡面的粉紅色瓷磚牆叫人眼前一亮,也給這幢神秘的建築平添了一絲溫情。

下樓後參觀已接近尾聲,由於時間緊張,我們已經來不及聽完語音導覽器裡的介紹,看到我們焦急的表情一位工作人員主動過來給我們做語音介紹,她指著一頂帽子告訴我們這是宋女士自行設計的,宋女士把兩個眼鏡片直接嵌進了遮陽帽沿裡,功能合二為一的確算得上是巧思。



宋女士的座駕

出園時看到這輛老式的凱迪拉克,想像著幾十年前風姿卓絕的宋女士坐在上面會是怎樣的一番景像。歲月風雲變幻,今日已物是人非,但是景區工作人員的熱情,環境的整潔干淨,參觀時營造的安靜氛圍,都讓人非常舒適,這些也許就是我們國內景區應該好好學習的地方吧。


精選遊記: 台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