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小驢吃廈門-經典傳統小吃推薦

作者: 飛奔的小驢

導讀廈門傳統小吃選擇比較多的,已經分別介紹了。不過還沒有結束,廈門傳統小吃還有很多經典。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 在之前的分別介紹裡面,已經提過,沙茶面,蝦面,燒肉粽,扁食。也介紹了真正的老字號,接下來推薦的,是之前還沒提到過的經典。 1,海蠣煎。也稱蚵仔煎(閩南語讀o a jian)。之前閩南地區的蚵仔煎做法就是海蠣加上芡粉。為了最大程度保存海蠣的鮮 ...

廈門傳統小吃選擇比較多的,已經分別介紹了。不過還沒有結束,廈門傳統小吃還有很多經典。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

在之前的分別介紹裡面,已經提過,沙茶面,蝦面,燒肉粽,扁食。也介紹了真正的老字號,接下來推薦的,是之前還沒提到過的經典。



1,海蠣煎。也稱蚵仔煎(閩南語讀o a

jian)。之前閩南地區的蚵仔煎做法就是海蠣加上芡粉。為了最大程度保存海蠣的鮮美味道。到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廈門獨特特色的海蠣煎誕生,開始加入雞

蛋,青蒜,到如今鼓浪嶼上的路邊攤放入大堆的青菜。從某個角度說是降低海蠣的腥味,增添色彩,另一個角度也是掩蓋海蠣放得越來越少吧。在老廈門的大同路,

大元路,開元路,早些時候的夜市會有很多海蠣煎的小攤,如今比較受熱捧的是中山路附近局口街的蓮歡海蠣煎。要找到這家小店,千萬不要按照旅游地圖上所說的

從女人街(也就是局口街進去),那個巷口太小了,小的讓你以為是一道牆縫兒根本不會注意會是個巷口。最好找的方法是中山路和思明南路出發交口沿著思明南路

往北走,會看到路西邊有一天橫著的小巷,進去走幾步就能看到“蓮歡”了!蓮歡的另外一個招牌是小腸湯。這兩樣加起來是絕配。以前看過媒體報道過蓮歡好吃的

奧秘:第一,海蠣選擇的是一流的同安“珠蠔”大海蠣,只用當天進貨的,原料絕不留到第二天;第二,地瓜粉不用市場上便宜的劣質地瓜粉,只用在惠安農村訂制

的地瓜粉;第三,火候掌握很關鍵,這可是人家多年練就的功力;第四,就是他們用的這口大平底鍋,多年的油已經侵進鍋裡了,那味道是生鍋比不了的。另外現在

各家大排檔也會提供海蠣煎,做的味道也還可以。鼓浪嶼上的路邊攤最好就不要選擇了。價格高,海蠣少,還可能不新鮮。

說到局口街就多說幾句,大家最近聽說這條街應該是BRT爆炸事件和陳水總。但確確實實美食也就在這裡。除了海蠣煎,本地人喜歡的還有局口拌面等。排著長隊,擠坐在狹窄的小巷子裡,在這裡不止是吃,也可以看到另一個角度的廈門。

2,土筍凍。

實際起源泉州安海。因為廈門旅游大熱,現在幾乎所有的閩南小吃都叫廈門小吃了。是由一種像蚯蚓一樣的土筍經過熬煮膠質溶解到水中,再凝結而成的。很多人了

解了真相後就不敢吃了。其實土筍凍很鮮很嫩,營養也很豐富。目前廈門比較被認可的一個是公園西門附近的西門土筍凍。鬥西路33號。另外一家是老二市口土筍

凍。如今一家在廈禾路296號思北路口附近,一家在廈禾路386號幸福路口附近。

3,白灼章魚。章魚一般和土筍凍一起賣的,所以在這裡一並提出。單說章魚比較出名的要算百家村的阿牛章魚。西門土筍凍和二市土筍凍也都有賣。要說這章魚主要看章魚本身,一定要新鮮。完全不加任何東西的煮出來,蘸著醬料吃,鮮脆可口。我自己是灰常喜歡。

4,芋包。芋包顧名思義要用芋頭做皮,裡面包上豬肉、蝦仁、香菇、冬筍、荸薺等做好的餡料。好的芋包芋頭很關鍵。著名小吃吳再添,佳味再添甚至一些大酒店

都有。吃下來最好吃的還是覺得藏在八市的新生代包清香最色香味俱全。以前只有下午營業,如今為了多些收入也改成全天了。店裡也有燒肉粽啥的,不過還是芋包

最好吃。

5,鴨肉粥。話說福建人很喜歡吃鴨子,不像北方拿來烤。福建拿來燉湯,拿來煮,拿來鹵,拿來做姜母鴨等等。鴨肉粥最出名的應該是開禾路口的浮嶼大同鴨肉

粥,僅此一家別無分店是他的招牌。另外一家是總店在大同路的百成大同鴨肉粥。最建議的吃法是一定要搭配油條。不過可惜我自己一直吃不慣鴨子,一直覺得有腥

味。

6,姜母鴨。說鴨子就不得不說姜母鴨。其實我吃過最好吃的姜母鴨是在泉州。不過在廈門大生裡車站一下車就能聞到香味,中山路那家也不錯。開元路八市附近的阿呆姜母鴨都做得不錯。雖然平時不肯吃姜,不過姜母鴨裡面的姜片確實好吃。

7,麻糍。大名鼎鼎的小推車,葉氏麻糍。唯一合法的流動攤販。一般人都會嘗嘗,因為便宜。以前一塊錢一個,現在好像兩塊錢。總之就是糯米包甜餡。鼓浪嶼中山路都有小推車。個人覺得沒啥特別。

8,魚丸湯。一般小吃店都有,比較出名的是原巷口,在鼓浪嶼和廈大附近都有店。魚丸很Q。湯很鮮。

9,韭菜盒。廈門的韭菜盒很有特色,不是北方人所理解的餡餅。而是用面粉拌豬油做皮,選用豬腿肉、蝦仁、扁魚、荸薺、韭菜、紅蘿蔔,冬筍、豆干等混合起來

做陷,包成一個個圓餅形,邊用手做成波浪狀,然後放入油鍋熱炸,出鍋後要趁熱吃,酥脆鮮美。老城區的小店一般有賣。百家村有專門賣韭菜盒的小攤。開元路阿

呆姜母鴨附近的八市口面線糊店也有賣。

10,面線或線面。福建的特產。怎麼叫的都有,同時面線,各個地區又不太一樣。廈門主要是煮面線糊或者炒面線。一般小店早上都會有面線糊,做早餐配油條味道非常好。開元路專門店,上面提過的八市口面線糊。炒面線和鹹飯一般在沙縣小吃,扁食店,牛肉店等都會提供。

11,炸五香。最好吃的五香要在漳州石碼。其實在廈門吃到的味道就相對一般。豆皮裡面包著肉餡等。放到油裡炸出一條條。一般的沙茶面店,魚丸湯店都可以吃到。

12,泉州牛肉。廈門很多家泉州牛肉店。最好吃的要數中山路附近思明電影院旁得九市牛肉店,大同路也有一家分店。牛肉湯,牛雜湯,牛丸湯,醬牛排,配鹹飯或炒面線,吃著很過癮。

13,沙茶烤肉。著名的思西沙茶烤肉也在局口街。132號。據說如今一是第三代傳人,不過這這個沙茶烤肉要說原創也一定是中西結合。一套沙茶肉串,最上面

是八小串口味很甜的沙茶醬烤肉;烤肉下面墊的是幾片烤熱的面包;面包下面是類似西餐沙拉一樣的東西:生菜葉,腌花菜,黃瓜片,還有口感酸甜的酸菜絲。其實

我自己試吃不太管這個口味,不過貌似還是很多人喜歡。

14,鎮海北仔餅。這家的地址28號也許不准確,因為他家的小攤擺在巷子口,嚴格意義上說是沒有門牌號的。之所以寫28號是起個參照作用。北仔餅有貢糖夾

餅和燒餅。這貢糖夾餅先把燒餅橫割一刀,用勺填入五花八門可任選的填料:有香菜,花生貢糖,腌蘿蔔酸,鹹魚肉,肉松…辣椒醬,蒜頭醬,甚至黃芥末。正宗的

吃法是什麼都來點,把一個小小的燒餅撐的滾圓。口味典型是的五味雜呈,特別是入口即化,香酥甜美的貢糖在餅中一支獨秀,耐人尋味,非常奇特!

15,餡餅。廈門的餡餅追溯起來當年最著名的應該是慶蘭齋。不過可惜如今已經沒有這家店了。現在的汪記餡餅是曾經在慶蘭齋學過徒的。還有老字號的黃則和,

鼓浪嶼的金蘭餅家。南普陀酥餅也很出名。不過也有如今改走包裝路線的,大同路的鼓浪嶼餡餅。比起來價格要貴一倍。也有新生代找小姐,babycat之類,

不過味道就那樣吧,賣的是包裝。總體說來餡餅是最適合帶給親朋還有的伴手禮。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