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靜寂,歲月輕柔,拈一顆素心,輕倚季節的轉角,看流年的風輕輕吹過;也曾想像著,背上行囊,獨自融入山水清幽才是淨。一直以為,遠離塵囂,緘默在人群中才是靜。而此刻在海邊,讓我頓悟,至此,不再糾結,惟願一切的一切,如同初見。
---- 題記
悠閑盛廈,六月深香,帶著一個夢,我又出門了。一路翻山越嶺終於撲進了被譽為“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廈門,心靈立刻被這座“海上花園”震撼了,我的人生第一次有了藍色的夢、一個誕生在廈門海上的夢。廈門,我來看你了。

從火車站出來就直奔曾厝垵,預定旅館。放下行李,去了海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海,還特意去買了水桶和臉盆,想著撿些貝殼、螺螄釘,小螃蟹之類的。曾厝垵在廈門美麗的環島路上,交通便利,現在已經成為文藝青年集中地,背包旅游者的必去之地。在這裡,你可以一邊聞著淡淡的海水的味道,一邊漫步在那些小巷道中,或許會有一場驚喜的偶遇。

“游廈門,必去鼓浪嶼”。初識鼓浪嶼,就莫名的喜歡上這個小島了,聽別人說鼓浪嶼還是音樂之島,鋼琴擁有密度全國第一,史上出過傑出的鋼琴家,聲樂家,而我覺的鼓浪嶼一點音樂都沒有,是那種很古老且懶散的,這裡的多數人都能在每天熙熙攘攘的訪客中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有著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淡然與隨性的浪漫情調。有一首歌唱到“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波浪”,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今天,真正漫步在鼓浪嶼,悠悠體會一下“人在畫中游”的絕妙意境,讓人流連、迷醉。吸著時而清淡、時而濃烈的海風味道,觀海聽風、小橋奇石、碧海白礬、山海相望、花香鳥語。


在鼓浪嶼上慢行,仿佛每個人都變得淑女了,平日裡的大嗓門也小心翼翼的,生怕驚落了牆頭掛著的累累碩果。這樣的環境,很是合了我的心意:讀幾頁豎排發黃的古書,寫一沓祝福的明信片,搖一把磨得發亮的藤椅,品一口冒著淡淡清香的綠茶,聽一曲古色古香的調子……

隨著時光洗滌、時代變遷,如今鼓浪嶼的美不僅僅是海之韻、濤之音,在那綿長如音符一樣婉轉的海岸、悠長雅致的長街上,商鋪林立、牌匾耀目,每個門廊都有醒目的招牌,甚至分店層出、工藝商品琳琅,特別是張三瘋奶茶店,還有一家叫“趙小姐的店”,牢牢吸引著游客的眼球、賺足了游客的心情。有風光的地方就有游人,有游人的地方就有商業,這是旅游文化的時代寫照,寸土寸金都滲透著濃郁的經濟色彩。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純情生活,真的難以覓尋了。
月夜下的鼓浪嶼,彌補了些許小小遺憾。遼遠、深邃的海面,搖著如彎月的海船、蕩著如流水的月光,在我心中泛起微波、雅韻和安逸。海岸燈火和星光輝映,像朵朵金花閃爍在對岸島嶼樓群之中、煙樹之上,鋪開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景像。我想,燈火背後的人們在做什麼呢?是否和我一樣如此悠然自得?不遠處演武大橋凌波而立,仿佛是母親伸長的手臂,伴著輕唱的海風,在撫慰搖籃中安睡的孩子。夜色沉醉了,我卻醒著。不知從哪扇窗口飄出的琴聲,時而掛在樹梢,時而浮在海面,時而游離在耳邊。在這近如咫尺的天地懷抱,遠離了都市喧囂、抖落了市井塵埃,留下了靜怡、思緒和韻味。
廈門是韻味悠長的,歷經多年的歲月滄桑,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閩南大地。如今廈門的美不僅僅是海濱之美、夜色之美,她充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載滿我的青春記憶,我將會把這份海域之情永遠留在心間。

廈門,是個用心慢慢體會的城市,讓人舒心的城市,那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妙。善良的居民,干淨的街道,藍藍的天空,一條條充滿記憶的巷子。在這裡,可以放慢快樂,慢慢的會迷上這座城。不禁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歌: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我聽說有一座城
陽光很重 話語很輕
我聽說了一個地方
她叫廈門 人們在這裡 詩意的棲息
如何讓我遇見你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回憶會風干或者甚至發霉
以至於讓我不再如此渴望
但我知道我會想起你……

後記:
某時,面向一片海,我竟一時語塞。是夢境嗎?朦朧的視線模糊了惆悵,倏然的歡喜氤氳出無邊的柔暖……於是輕敲鍵盤,留下點點絮語,權當記憶。而在歸來之後,真正魂牽夢縈的是一聲又一聲的踏浪之歌,還有永遠也讀不完的廈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