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上海荷花展游上海古猗園

作者: 彪標

導讀上海古猗園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初建於明嘉靖萬歷年間(公元1522-1573年),迄今400多年的歷史。其建築園林布局風格與蘇州的拙政園比較接近。園中樹石布局均出自江定竹刻名家朱玉松之手。榷詩經》“綠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園”。 園中保存的唐代經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問勝,有“蘇州園林甲天下,滬有南翔古猗園”的美譽。 ...

上海古猗園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初建於明嘉靖萬歷年間(公元1522-1573年),迄今400多年的歷史。其建築園林布局風格與蘇州的拙政園比較接近。園中樹石布局均出自江定竹刻名家朱玉松之手。榷詩經》“綠竹猗猗”之句,定名“猗園”。



園中保存的唐代經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問勝,有“蘇州園林甲天下,滬有南翔古猗園”的美譽。



自明代以來,南翔人才輩出,文人雅士在此競建園林,其中以《古猗園》最具代表,因此有“小小南翔賽蘇城之稱”



從南大門進入,便看到一座照壁。“照壁上的圖案以"白鶴南翔"為內容,勾勒出南翔鎮得名的歷史傳說,富有傳奇色彩。”



在古猗園走進又一園中園___青清園。



青清園建於一九八四年,是古猗園的園中園,面積三十七畝,廣植慈孝竹、淡竹、哺雞竹、紫竹、鳳尾竹等十余種。



體現了古猗園“綠竹猗猗的意境”,



園內有荷風竹露亭、君子堂、觀月台、仕女牧鹿、頑石齋、竹林隧道等景點及數百齡的紫薇古樁,給人以清秀、淡雅、溢靜之情趣。



綠竹成蔭的“竹徑”、多姿多彩的“竹叢”、渾然天成的“竹石圖”。坐在這裡,靜靜地陶醉在竹聲中.

.



在附近有萬安塔,為一座平面八角形仿磚木結構樓閣式石塔,五級通高約2.5米左右。塔置於青石鋪就基礎之上,四周設石刻圍欄防護,底部兩層為後來修補上的部分。



翔雲閣裡龜山百壽圖



“鴛鴦湖”水波蕩漾,遊船點點,四周,亭、堂、個、軒高低錯落,山水相連、視野開闊,給人以天高湖闊之感。





鴛鴦湖的南面是曲香廊,又名五曲長廊,因沿湖岸犬牙交錯,就曲設廊,廊底有亭,曲徑通幽。窮五曲香廊,沿左岸盡頭,便是樓高廳閣的茗軒。



湖心亭猶如一顆寶石鑲嵌在橋中



鴛鴦湖以九曲橋分隔為為東西二湖,湖岸垂柳拂波,生機盎然。



荷花池中的普同塔是宋代舊物,迄今已有七百八十多年的歷史,原坐落雲翔寺九品觀荷花池中。1959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將其移置於古猗園土阜上。1987年又遷入園中荷花池內。1960年1月,此塔被列為嘉定區文物保護單位。



梅花廳全木結構,墨柱紫窗,為梅花圖案,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築。梅花廳四周道路,均用鵝卵石、白瓷、青瓦鋪成的形態各異的梅花圖案。梅花廳西北側,有梅花碑廊,廊有五曲,鑲嵌27塊古今名人題詠梅花的詩句,書法多出自名家之手,游客可以賞詠。



盆景:古漪園中盆景和花神廟放在一起





花神廟



微音閣建於1947年,高十米,下層為滴水閣,錯落典雅,由微音社募捐建成,屬文物保護單位。



微音閣一樓擺設



微音閣前的唐經幢是本市現存最完整的經幢之一,建於唐鹹通八年(公元867年),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建成,歷時八年完工。1959年移入古猗園內,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此經幢高約十米,仰蓮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頂,各節為束腰蓮花瓣,出於盛唐工藝,造型秀麗、雕鑿精美,人物形態豐腴典雅、雍容自若,各種紋飾簡潔傳神、裝飾性強,乃典型唐代雕飾風格。



微音閣回廊——荷花攝影作品展



微音閣回廊精美漏窗



戲鵝池景區以水為中心,環湖漫步,分別可看到白鶴亭、不系舟、浮筠閣、竹枝山和缺角亭,是古猗園老景區之一,湖中荷花開得真盛。



沿戲鵝池往東走,便會看到不系舟。不系舟俗名止舟,旱船,又名石舫,建於明代,冠上海園林"不系舟"之最。它原為園主的書畫舫,有祝允明題額"不系舟"三字。



不遠是白鶴亭,亭高9米,面積10平方米,五角高翹似孔雀開屏狀。亭尖成五方寶石形,尖頂有一只形狀特異,展翅南飛的白鶴,引頸伸尾,雙翅拍擊,凌空欲飛。



南翔鎮地名傳說是在梁代(502~529年)初年,有兩只仙鶴飛臨此地一巨石上,後又南翔,故名。後人在此石上題詩:“白鶴南翔去不歸,唯留真跡在名基。可憐後代空王子,不絕薰修享二時”,白鶴亭就是依據這個典故而建。亭邊水中立石碑,碑高2.7米、寬0.95米,上刻前述的白鶴南翔詩。



逸野堂建於明代,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原是園中主廳,是園主招待賓客和休息之處,因以楠木為柱,又稱之為"楠木廳"。又因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覽全園之勝,俗稱"四面廳"。



逸野堂門前兩顆古盤愧



室內擺設



造型典雅的鳶飛魚躍軒,軒門開成圓形狀,如湖面明月初升,站在門前向東遠眺,青山亭閣,錯落有致。



南廳位於古猗園枝山西南腳下,依竹傍水,環境幽靜清雅,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明代庭院。造型樸實精致,原是古代園主書房兼臥室。



南廳是四百多年前明代建築,前有一座石經幢,為園主的書房,琴音書香,無限風雅。



春澡堂--大幅精美絕倫的木雕,顯示出當年能工巧匠的精湛工藝;





缺角亭又名補闕亭,位於浮筠閣後面竹枝山之頂,建於本世紀三十年代。缺角亭飛翼凌空,色調柔和瑰美,七彩俱全。補闕亭下,是“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塘





缺角的一個角



其他的角是這樣的



古猗園的亭台樓閣,建築型式多種多樣,造型變化多端,體現了江南園林建築精巧、自由活潑的特點,曲徑通幽的景觀,建築運用各種手法,創造了自然、寧靜、幽美的空間。



為期2個月的首屆上海荷花展正式亮相古猗園,古猗園在10000平方米的展示區域內大面積展出奇特珍貴、極具觀賞價值的國內外精品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350余種,使游客漫步荷塘,感受“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群體之美。其中,幽篁煙月景區及九曲橋、普同塔荷花池、四曲橋南北兩側、不系舟水域及翠猗橋等四大水域展示“太空36號”、“紅牡丹”、 “大灑錦”、“貴妃醉舞”、“ 青菱紅蓮”等五大色系荷花品種。同時,不可無竹居北側、九曲橋西側、盆景園水庭三大區域內將展示熱帶睡蓮、王蓮、耐寒睡蓮和國際珍稀睡蓮等。







清晨,荷塘邊上早已來了很多攝影人,還在制造適合的氛圍,看在噴氣了,呵呵!



別樣風情



荷花在這裡就不表述,我另有一片專寫荷花,喜歡幫我頂一下,謝謝了!http://***/travels/shanghai2/1484263.html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