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寧波慈城鎮位於寧波市江北區西北部,距市中心14公裡,鎮域面積70.07平方公裡,是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盛市中心城鎮,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慈城史稱勾、勾余、勾章,自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至1954年,歷1200多年皆為慈溪縣治。千年的歷史為慈城沉積了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如今,慈城不僅保存了完整的傳統生活結構方式,還保留下來的大量的傳統建築。
交通:
寧波火車東站下火車後,可以乘坐335路公交車直達慈城公交站,票價是2元。從慈城公交站到慈城中心區域還有一段距離,步行大約要十來分鐘,也可以選擇乘坐人力三輪車,價格約3—7元,按距離長短不等。
門票:
慈城古縣城四景點聯票(孔廟+縣衙+校士館+清道觀)攜程網預訂價是45元。

到達千年古縣城慈城後,我在景區門口買了一張手繪地圖,然後開始了我的慈城一日游。

慈城是江南極少數保存較為完好的縣城,千年的歷史為慈城沉積了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慈城是江南極少數保存較為完好的縣城,千年的歷史為慈城沉積了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慈城是江南極少數保存較為完好的縣城,千年的歷史為慈城沉積了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踏著千年前的青石板路,我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唐朝。

慈城慈湖北岸的孝子井,相傳董黯為母而掘地為井。所以慈城也是孝子之鄉。

慈城的許多房子還是把留著傳統的石柱。

慈城如今保留著大量的民宅建築群。

慈城的民宅建築最吸引人的便是那飛翹的馬頭牆,這在古代是用來防火的。

破舊的老房子裡依然住著許多居民,他們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活,至今還保存著完整的傳統生活結構方式。

倒影中孔廟的石柱門。

聖人孔子的銅像。

陽光透過窗戶,在地上留下窗欞的圖案

。
清道觀裡,游人系在樹枝上代表心願的絲帶。

慈城衙門的親民堂,裡面的碑文是當地人民對父母官的贊揚,也說明了當時慈城的官員一心為民,大公無私。

在儀門和大堂間的這條甬道山裡著一塊石碑,前為“公生明”,後為“廉生威”,表述的是縣令的為官之道。

藍天白雲下的縣衙甬道,威嚴肅穆。

古縣衙的大堂。歷史上的縣衙經歷過兩次大火的洗禮,這重建的縣衙門依舊保持著清代縣衙的格局。

縣衙門口的石鼓。

石晷,古代的時鐘,依靠太陽的投影來辨別時間。

通往慈湖的山路。

寧靜的慈湖。慈湖開鑿於唐朝,是由當年慈城第一任縣令房琯為灌溉農田,造福鄉裡,下令開鑿而成的。

“慈湖公園”的牌坊。

如果走累了,可以坐一輛人力三輪車,去慈湖繞上一圈,看看這湖光山色。






行走在慈城的小路上,最常見的就是這古色古香的馬頭牆。 古老的馬頭牆,是慈城這千年歷史的見證者。

位於清道觀最高點的主殿——三清殿。

清道觀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