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崆峒

作者: 仰止

導讀武俠小說裡講的崆峒派往往是虛構的,武功一般,遠不如少林武當甚至昆侖;旅游景點崆峒山比起其他名山武當龍虎齊雲也好像很一般。其實,崆峒派在唐朝就出名了,融入佛道儒三家文化,流傳很廣;而崆峒山風光秀美山勢雄偉古廟眾多,乃是五A旅游勝地。 有好幾個叫崆峒山的景區,說的是甘肅平涼的崆峒山。 火車到平涼,選住嘉天廈商務賓館 ...

武俠小說裡講的崆峒派往往是虛構的,武功一般,遠不如少林武當甚至昆侖;旅游景點崆峒山比起其他名山武當龍虎齊雲也好像很一般。其實,崆峒派在唐朝就出名了,融入佛道儒三家文化,流傳很廣;而崆峒山風光秀美山勢雄偉古廟眾多,乃是五A旅游勝地。



































有好幾個叫崆峒山的景區,說的是甘肅平涼的崆峒山。

火車到平涼,選住嘉天廈商務賓館,128標間帶早餐。出火車站1路公交一元票價到盤旋路口便是,距火車站也就兩站地。選擇這裡主要因為出門就可上13路去崆峒山,距長途客運東站、火車站都近,一站地以外還有小吃街。崆峒山距平涼市區十多公裡,有13路公交車終點後山(東門)。三元票價。門票120。上下山全程徒步,輕裝,除飲料無其他花銷。

崆峒山交通相對不便所以不像齊雲、龍虎、武當游人那麼多。然而在崆峒山卻更明顯感到道教的氣氛,盡管在金庸小說裡崆峒派不那麼勇武正大有作為。崆峒山會讓你對道家道教有進一步的認識。

道教神仙、人物眾多,以致人神混雜。有傳說黃帝去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廣成子何許人也?道教有說法說“道”的化身曾三次降於人間,分別為黃帝時期的廣成子、西周時期的老子、東漢時期的張道陵。道家名人更多: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呂洞賓、陳摶、王重陽、全真七子、馬鈺、邱處機、白玉蟾、張三豐等。

黃帝去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那個崆峒山到底是甘肅平涼地界還是河南臨汝地界至今沒個定論。平涼崆峒好像強勢一些。但無論在哪裡,廣成子的回答有道教意味:“修道所達到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即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什麼。凝神靜修,你的肉體必然就會十分潔淨,你的心神也會非常清爽。注重內心的修養,排除外界的干擾,知道過多的俗事會敗壞你的真性”。(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心,無搖汝精,存神定氣,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將守形,形乃長生)

過去一直認為道家的祖宗是老子,其實黃帝他爹的爹伏羲創造了八卦,那時候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黃帝也是道家的開創者。以後才有老子、莊子、慎到、楊朱等。道家也好道教也好都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人文思想不斷演變與時俱進的產物。道家以道、無、自然、天性為核心理念,認為天道無為、道法自然,據此提出無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剛等政治、軍事策略。眾多派系演變出眾多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道家是思想體系,道教是宗教組織。道教奉道家思想並將之神話,道家借道教而留存於世,避免了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等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命運。道家分為老莊、黃老和楊朱三派,黃老派和楊朱派積極用世,而道教受到佛教影響,極力宣揚出世思想。所以道教和道家是有區別的。

崆峒山道觀林立,是十方叢林。十方叢林也稱十方常住,屬於全國道教徒公有,地不分東西南北,派不分正一全真,凡道教徒人人有享受掛單居住的權利,同時人人都有保護的義務。十方叢林附近還有小廟或房舍,為掛單前道友吃住所在。臨時暫住,在道教的術語中叫做“借單”。崆峒山也有與十方叢林相對的子孫宮,代代相傳不對外道。

崆峒山有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沒個兩三天搞不清楚。與其他道教山一樣,崆峒山也是儒釋道並存的。佛家寺院有舒花寺、法輪寺、蓮花寺、棲雲寺、凌雲塔、觀音殿等多處。游崆峒山必去的道教宮觀有隍城真武殿,建獻殿等,山麓至香山梁頂聚仙橋、王母宮、紫霄宮、磨針觀、十二帥殿、混元樓等,雷聲峰雷祖殿、三星殿、龍君殿、眼光殿,玉皇樓、三官殿。從中台至隍城三教洞。東台關聖帝君殿,中台飛升宮、三皇樓,招鶴堂三清殿、文昌宮。南台丘祖殿,鳳凰嶺太清宮,腊燭峰八仙殿,棋盤嶺三聖殿等。

推薦仔細看的景點:皇城,通天橋,雷聲峰,北台。不值得花時間的景點:混元頂,紫霄宮,塔院,原因是為旅游而建的仿古新建築。

花銷:公交車往返6元;門票120元;在混元頂買一瓶果粒橙8元。總共134元。

回程13路公交在新民路下車,那裡有形形色色的飯店、小吃。建議嘗嘗平涼小吃揉揉。揉揉就是蓨麥面皮切成條,涼拌佐料,筋道好吃。各種清真面食,陝西和甘肅小吃,回民肉食。

另:實在沒有體力爬山,可坐13路在崆峒古鎮下,換成景區面包車,32元單程票價,上到中台。也可坐索道50元單程上到三教禪林,召鶴堂,塔院到中台。














精選遊記: 平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