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是一個山國,阿爾卑斯山脈的起點就在琉森郊區,沿途滿目綠油油的景色,青山綠水森林氧吧縱情享受吧 !


一路狂奔,來到琉森。

獅子紀念碑是瑞士民族的雕像,是瑞士莊嚴的和平宣言,是琉森的“城市徽章”。
這是一段動人的故事。 獅子紀念碑由丹麥雕刻家特爾巴爾森設計,旨在紀念在法國大革命中為保護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及其家族而獻身的786名瑞士雇佣兵。這頭長10米、高3米多的雄獅,痛苦地倒在地上,折斷的長矛插在肩頭,旁邊有一個帶有瑞士國徽的盾牌。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稱其為“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石雕”。


酒店 精致的裝飾。


雙塔哥特式建築的霍夫教堂(hofkirche),奧黛麗-赫本曾在這裡舉行過婚禮。
當然佳人芳蹤已難追尋,但是深信赫本選中的地方一定是一個最浪漫惟美的所在。



琉森的美,在於它的湖水,也在於它的山
鄰近皮拉圖斯山的琉森,座落在琉森湖畔,湖畔美景輝映著舊城區古意盎然的建築與景致,浪漫、美麗又帶著復古情懷,讓人情不自禁著迷眼前的風光美色。



無論哪個角度,巍峨險峻的皮拉圖斯山,這是琉森永遠的背景

卡佩爾橋是這座城市的中心,也是這座城市的標志,長達245米。因為這座橋上建有長廊,也稱之為“廊橋”。


琉森湖美景也是不遑多讓,湖上數不清的天鵝浮游在廣闊的湖面,湖面倒映的是湖畔旁各式美麗建築倒影,美不勝收,合奏著永不停歇的湖上歡樂頌。






面包是它們的最愛。



吃飽了跳上一段天鵝舞~讓人想起了瓦格納的一句話:“琉森的溫柔使我把音樂都忘了1






穿過200米長的古老廊橋,是橋頭天鵝廣場,歐洲最大的一家鐘表珠寶店寶嘉爾旗艦店就在這裡,其實還有5-6家高級鐘表店,幾乎囊括了所有的瑞士名表品牌,如果你喜歡就買吧!價格越高與國內的差價就越大。


奔馳豪華公交

“勇”字牌,這司機夠威猛

瑞士人民夠勤勞,一大早就送報。


琉森的 小鎮小巷--在中世紀,這裡是一個興盛的小鎮,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廳和邸宅、觸目皆是中世紀彩繪壁畫的長街窄巷……古老建築下,如今是特色酒店、精致餐廳、咖啡館和酒吧、巧克力店、旅游紀念品小鋪、高級珠寶店、服飾商店。走走停停,吃吃看看是多麼的愜意。










穆塞格護城牆~古城牆最早建於14世紀,保留至今的這段800米城牆上,還有9座塔樓,其中3座對公眾開放,登塔可俯瞰全城風景。城牆下是琉森居民的住宅區。

歷史上許多名人托爾斯泰和主張個人意志的哲學家尼采、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美國的馬克吐溫等人也相繼漫游琉森。法國作家雨果也多次到過琉森,他住過的房子至今完好地保存在羅伊斯河北岸。
大仲馬則稱琉森為“世界最美的蚌殼中的明珠”。很多音樂家在此激發了靈感,創作出不朽的名篇。
貝多芬的《月光曲》,據說就是受詩人雷爾斯塔布的評論影響:第一樂章使人想起“猶如在瑞士琉森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蕩的船兒一樣”。沿湖有條路叫“理查德瓦格納路”,是為紀念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修建的。
瓦格納酷愛琉森,1859年在此完成了《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歌劇,後又創作了《齊格弗裡特》田園交響曲,他的傳世之作《紐倫堡的詩人》和《諸神的黃昏》也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看門的小熊。

琉森著名的紀念品。





路邊的寶馬電摩

不知道牌子~但廣告裡經常出現的自行車,生活在琉森,自行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清晨從酒店陽台看皮拉圖斯山,霍夫教堂。

雪山的呼喚~距琉森1個小時的路程,便可到琉森邊上的小鎮英格堡,那裡有阿爾卑斯山最著名的風景點鐵力士山。










乘纜車上鐵力士山,藍天白雲之間白雪茫茫,仿若通天的雪梯,直奔雲霄。


俯瞰山下小鎮。


纜車穿梭於雪山叢林之間



穿上冰刀瀟灑一回




本地滑雪高手

風彩不減當年







冰川公園的滑雪圈~三五成群的游人嬉笑著乘坐這種滑雪工具,紛紛滑下山去,有驚無險,真是一次玩不夠。每個人都仿佛回到了無拘無束的童年。

剛下去馬上又上去了


當一回鏟雪工人


雪山下的小城~有錢人居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