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不像縣城的縣城。
——題記
11點多的時候,從麗江去西昌的大巴終於進了瀘沽湖站,下來四個人後,我們如約補上了。車內有點破舊,空氣也很悶,過道很窄,我們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身子左側右側的往後挪,坐的多是男人,空出來的座位都是單個的,也就是說不能和朋友坐在一起。我抬頭突然眼尖的看到最後排兩側竟然可以開窗,便跟司機提了暈車的原因,希望他可以幫忙調一調讓我們坐到窗邊,司機說先到下面吃午飯,一會出發前再調整。
在大洛水的這條主干道上等司機吃飯的時候,跟同時和我們一樣幸運獲得票資格的一對情侶閑聊,女孩子說她也會暈車,不過她撥開頭發指指耳後根告訴我已經貼好了暈車貼。
於是我也效其法,在旁邊士多買了兩貼來,反正吃的已經無效了,不管貼的是否有效,但試無妨。

司機很快吃完飯,我們重新上車,他也遵守剛才的承諾,很積極為我們調整座位,不過最後一排的沒人肯松動,有的在睡覺有的在抽煙還有的在玩手機,各具神態。我仍然站在過道上,心想,既然別人不願意也不好勉強了,沒想到左側倒數第二排的人卻站了起來,另外一側又有幾個人挪了起來。
雖然沒看清他們是怎麼調的,但我很感激地對他們道了謝。雖然不是最後排,但已經離窗很近,我已很滿足。
在我往他們調出來的座位走去時,旁邊有幾個中年男人正指著一個本子上的字問站在我前面的人和我朋友,那個是什麼字,他們都愣了一下似乎不認識。那男人於是又問後面的我,我一看是一本很老的中國交通地圖,老到小時候還沒讀書時就在家裡見過有塑料皮套的很厚一本,但是那個叫“螺髻”的詞我卻似乎認識,雖然“髻”字有點陌生,但還是念給他們聽了。
坐下後,卻有點不安,不知道有沒有誤導人家了,於是翻出手機來查,好在是對的。
在電子時代,很多字我們本來就認識的,卻因為打五筆常常不知道它的發音,或因為打拼音卻不知道它的寫法。
車子開始啟動,我打量了下車內的人,穿的衣服都比我們厚,而且好像是一些務工者,可見應該是這兩地常來往的人吧。
車子沿著湖邊走,很快窗外出現這樣一大片草,還是長在水裡的,這應該是草海吧,可惜沒來看過。


天氣很好,天高雲白,烈日當頭,卻也不覺得炎熱。


車子一直沿著這樣的溪流走,也不知道有多少溪,但水有時候是順流有時候是逆流的,不過無一例外的是,這些水都黃濁得不比橙汁遜色。


有正在修的高架橋,雖然也不知道修了多久,但總歸讓人看到了大山裡的希望。

拋開水不看,這樣的路邊風景還是蠻清新的。

水裡成堆的石頭,不難看出,這些溪流都很淺,只是不知道哪裡來的水。

這裡有小小的煤礦,怪不得一路有煤渣像暗號一樣撒於本就顛簸的路面。

雖然水是一樣的橙黃,但是各處卻有不同的風景,有過很小一段是看不到溪流的,但最終又相逢。一路走來,這應該就是麗江司機說的好走吧。


這些單獨孤零的房子是建在半山腰上的,朋友不禁感慨,住在這裡的孩子怎麼上學呢?是啊,這麼分散的房子,孩子們要集中到一個地方上學一定要走好遠的山路吧。

在婀娜的溪邊山路裡盤旋了三個小時後,似乎柳暗花明了。也看到了小平地裡罕見的樓房。


這段路程中,路雖然不是十分平坦,偶爾的水泥路面上還凹凸不平甚至有很多碎石和煤渣,但我總覺得不至於每秒鐘都顛簸,這應該是車子稍舊了的緣故。
不過幸運的是雖然車子把腰都顛簸得酸痛,但我卻沒有暈車的跡像,途中還斷斷續續不停的睡著了,也許是貼了暈車貼,也許是因為除了喝了幾口水一直保持著空腹,也許是因為想著遠離這些地方到了西昌就一切都好了心裡開朗,也許是沿途不看窗外也就不會像從麗江到瀘沽湖那天那樣暈眩……
從麗江到瀘沽湖雲南人民的智慧是從山谷到頂峰翻出山路十八彎;而從西昌到瀘沽湖四川人民的智慧是沿著溪河順流逆流漂出水路十八彎,沿途一直有泥頭車或運煤或修路,一展四川人民要修好路的決心。
而在終於看到清澈的水激起清凌的浪花,甚至看到了人工飛流直下三千尺後,好景也就不長了。因為這世間的相對論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有低就有高,在山谷走了半天,接下來就到頂峰了。



鹽源縣應該算是一個平地過渡,因為修路,還小塞了一會車,然後就開始緩緩上山了,偶爾從迷糊間醒來,看著窗外飛馳的山峰,也知道所處不矮,聽朋友說有些地方險況和麗江到瀘沽湖段比只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這後半段驚心動魄的時刻被我睡過去了,很遺憾沒有留下哪怕一個鏡頭。
車子再一次走進平地時,已經黃昏。看到路邊青蔥的秧苗,我終於確定,這一回是要快到達目的地了。


突然看到濃煙滾滾的粗壯煙囪,不禁為西昌人民生活在深度污染的環境中而難過。

走了那麼久的山路後,終於迎來了一段高速,原來再顛簸的車,在好的路上也是能飛馳的,路一旦伸直沒有障礙後,車子就如脫韁的野馬,勇猛向前。

竟然看到了震憾的丁達爾現像,莫不是衛星發射多了,天爛了漏光啦。在這層光下面,黃昏的天色顯得更暗了。


然而進入西昌後,瞬間我就發現剛才外面的一切把我蒙蔽了,西昌城內很現代很干淨,一點也不像是受污染的城市。
下車時,已經7點半,從中午12點出發,竟走了七個多小時的山路。天仍然未黑,路邊有水果攤。

放眼看去,這不是個旅游城市,能看到的也就是我們大包小包,偶爾會遇到投來的些許好奇的目光。
雖然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擁擠的車流,但是干淨的市容和路邊大排檔休閑的人們,處處在告訴我們,西昌人民生活得很幸福。


在我的印像裡,得知這個城市也就是因為它是著名的衛星發射基地,但也就像國內很多普通的小縣城一樣,它在自己的小坐標裡默默無聞,若非取道,或許終其一生,我也不會來這裡旅游。
在車站出來拐彎進春城路,這裡已經隨處可見重慶火鍋,我才意識到的而且確已離開雲南進入四川邊境了。
路兩邊停著很多轎車,吃飯的人們都喜歡在門口,明明就不低檔的餐館一下子就成了大排檔,也許這樣夠涼快吧。
挑了間不是火鍋的餐館坐下來,我們都說把火鍋的胃口留給成都,好像是戰鬥力多麼強一樣。

這間餐館特別干淨,明黃的桌布令人心情很愉悅。服務員說的不是普通話,也許因為很少外地人來的緣故,但很友好。
我們點了兩菜一湯。

為迎接這趟未知的苦難旅程,我昨晚9點後吃了桶米線直到現在已經持續了22小時粒米未進,幸好這趟人生中最顛簸的車還真讓我撐過來了也蠻值得。
對西昌的好印像就從這一塊家常豆腐開始,菜式對於這個小縣城來說真的精致得讓我意外,看那湯舀起來都是真真切切的肉塊就知道分量十足,味美價廉,終於找回了這段日子失去的人間的感覺。
要知道從大理開始飲食就越來越不習慣了,這頓飯竟然讓人覺得十分幸福。
結束戰鬥的時候,問詢服務員一些交通情況,她雖然不清楚,但也很熱情的找其他人來給解答,再一次感覺到小城市人們的純樸。
出來時,夜色朦朧,燈火耀眼,在門口吃飯的人們仍然在優哉游哉的享受著這美好的夜色。



還在剛才進站的時候就看到了海河路,雖然很人工化,但考慮到離凌晨火車的時間不多,就只打算去河邊走走。
馬路上人很少,也沒有紅綠燈,過馬路都是這麼隨意的。


河畔五光十色。



拱橋、樓閣上上燈火通明。納涼的人們來往而不鬧。卻偶然從一對路過的夫婦中,看到了女人投過來的那種眼神充滿強烈的優越感和不屑,難道這是個排外的城市嗎?


坐著小船夜游的人們。想起廣州珠江的夜游,更是五光十色波光鱗鱗啊,不過從來沒去游過。

也有獨掌小船的清潔工,畫面充滿古代元宵的韻味。


想著坐巴士游走去火車站,於是早早離開了。
路上仍然燈火輝煌,路面光亮可鑒。

一輛悍馬出現在視線裡。

把休閑寄托在宵夜的人們。

溫暖的燈光,照徹了夜。


這個路牌還真看得雲裡霧裡。

巴士站等車中,遠處五顏六色的娛樂場所和路邊服裝店的裝潢甚至路面的建設,越發覺得這真不是普通縣城應有的水平,某些地方完全跟大城市一個感覺。

而唯獨覺得寒酸的是這個小巧的站牌。

左等右等,車還是沒來,已經過了9點半,怕是錯過了。而和我們一起等的路人,最終也沒有等到自己的車,最後只好打車走了。
雖然離火車時間還有好幾個小時,但等車的感覺真不是滋味,最後也只好打車了。
在火車站門口小賣部買了些水,便進候車室開始漫長的等待。
這的確是個小縣城,從火車站的冷淡可見一斑。

西昌的這一站,僅停留了不到八小時,卻是最令我震憾,感覺很不錯的一個地方。
整個旅程,瀘沽湖以前是一種心境,西昌以後又是另一種心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