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一處曾經深愛,
卻又留下無限痛傷的地方。
一直不敢再觸及,
即使流浪初期身在江南,
咫尺之隔依然卻步。
即使世博開幕好友相邀,
仍是再三婉拒。
多少年了,
鼓起勇氣毅然重臨,
為的,是抹掉過去,
也許,這是最後一次踏足上海灘。








外灘海傍重修後, 漂亮是漂亮了, 昔日的上海灘十裡洋場的韻味卻一去不返, 只余幾幢失卻靈魂的舊建築, 儼如擺設, 補襯著對岸的東方明珠塔。


夜上海更加璀璨了,
記得一次跟她到黃浦江坐船覽景,
她問到我外灘的夜色,
可否跟東方之珠的香港相媲美?
對一向自大,
而又甫在發展大潮中的上海人,
我回以一笑:差不多吧!
到後來帶她登上太平山頂,
五目迷彩,
她才嬌嗔罵我騙她,
說黃浦江跟維港的燈火差太遠了!
只是如今此消彼長,
差異也在一天天收窄。









城隍廟也現代化起來, 不再看到吆喝叫賣, 小市民討價還價的情景。
回到虹橋,
當年居往的地方,
景物依稀,
卻早已換上了新主人。
曾騎著汽油助動車穿梭的街巷,
均已樣貌一新,
改頭換臉。
只是,
花園裡小孩的歡笑,
新居中甜蜜的綺語,
似仍歷歷在目。
她昔日工作的地方,
也是我們邂逅之處,
遠遠看去模樣依舊,
可是內部已大幅翻新改建,
以前逢人都喊我外公,
如今卻再沒碰到一個熟人,
一切都是那麼陌生。
逛在淮海路,
變化越大了。
這條是以前上海人最愛的商業街,
更恥笑南京路是外地鄉下人才去的地方,
梧桐尚在,
惜已無一點霞飛路的影子。
第一次來到附近的新天地,
以蘭桂坊為藍本改造的酒吧區,
洋溢歐式風情,
得天獨厚,
更似有青出於藍之勢。










時代是進步的, 回憶是可貴的, 得與失, 在乎人的心境。。上海,
逐漸遠去, 它已經不再屬於我, 人面桃花,
只伴著凄風冷雨,
和感冒未愈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