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裡薩湖,快樂但短暫的童年 洞裡薩湖離暹粒還有段距離,人可以半躺在TukTuk裡,迎面的小風很舒服。這是一條普通的鄉間小路,不時的還會有沙土路段,馬路兩側是暹粒普通人民生活的以免,分明的感受到這裡與繁華城市的對比。 此時正值旱季,木板房下是高高的雜草,如果是雨季這裡就會變成汪洋,房屋就好像是在水裡長出來一般。孩子們在外邊隨意的奔跑嬉鬧,他們無憂無慮,他們快樂無比,他們還無法體會生活的艱辛。後來我與司機聊天時候,得知他的家就在這附近,他一定也有眼前這樣的歡樂童年,但一定短暫。

▲洞裡薩湖的日落余暉 太陽漸斜,炎熱在消退。時間再次證明,我們此刻的到來是如此正好,因為晚霞已經掛在天邊,溫暖的夕陽漫灑在廣闊的洞裡薩湖上。這個東南亞最大的湖泊,一年一年,一日一日,再雨水與干旱中不斷轉變,它無私的哺育柬埔寨的人民,也孕育了燦爛的吳哥文明。 這個傍晚,洞裡薩湖只是為我展現它億萬年中短暫的一刻,但於我而言,已經無憾。——————【請欣賞更多圖片】——————

▲ 洞裡薩湖上,乘船的和尚

▲岸邊停靠的船只,此刻這條河道就是通往洞裡薩湖的通道

▲ 水並不深,用只竹竿就能撐船

▲ 岸邊的船舶與木屋

▲ 這些木杆是停船用的,可以想像雨季時水是多麼大

▲ 這裡什麼都有,不同的房屋承擔不同的作用

▲人們就居住在這樣的木屋裡,洞裡薩湖是它們生活的全部

▲ 也有一些孩子,過早承擔了生活的重擔

▲ 我們停留的一處房屋,竟然養著十余只鱷魚

▲ 日頭漸低,我們坐在船頭享受美麗的余暉

▲ 雖然看不到完整的太陽,但是雲朵已經足夠絢爛

▲ 可以沐浴在洞裡薩湖的日落中

▲ 擁擠的小船,載著人們回到湖面的家

▲ 停留在樹尖的枯枝,說著上個雨季的水位

▲ 湖岸的樹林,歸家的鳥群

▲ 沿途的那些木屋,已經變的平靜

▲ 登岸,回望,又一群歸來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