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宋代末期開始,中原一帶百姓為躲避戰亂,攜家帶口隱居在了閩西的大山裡,與當地人相區別,這些移民便自稱為“客家人”。客家人是勤勞而智慧的,為抵御山中的野獸與盜賊,便建造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建築奇跡:客家土樓。土樓裡如今游人如織,早已沒了過去的清淨。放慢腳步,看陽光從天井撒進樓裡,撒在我的身上。塵埃在陽光裡飄然起舞,起舞在古色古香的巨大圓圈裡,站在圓圈中間,透過眼前的這一抹光亮,我感覺到了時間的凝固,凝固在了歷史的某個節點。






有多少座樓,就有多少個名字;有多少座樓,就有多少個故事。每一個樓名,都承載著客家先祖們對故土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望,承啟、振成、懷遠、和貴……相隔數百年的眷戀與期盼,一直回蕩在這片大山裡。無論在南靖還是在永定,土樓裡的人們依然延續著自己忙碌與悠然的生活,忙碌的是笑迎四方賓客的年輕人,悠然的是沐浴陽光喝茶嘮嗑的老人。曾經的客家人,如今已經融入到了這片青山綠水間,在與故土相連的同一片藍天下,有他們說不完的長長久久,有他們圍起來的生生世世。-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