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蘇丹很久了,陳舊的街區、封閉的生活、讓我沒有一點旅游的心情,只是每天對著尼羅河發呆。直到有一天,老公說,我們單位要去蘇丹港玩玩,這才鉤起了我久違了的旅游情結。乘坐的飛機是半夜到蘇丹港的,沒睡幾個小時,就被敲門聲吵醒。匆匆吃過早飯,來到港口,從這裡出發去看珊瑚礁。
船起錨了,慢慢地駛出港口,駛向紅海。清晨,太陽被厚厚的雲層遮蓋著,所以海水是深黑色的,好像一塊光滑的黑綢子,隨著太陽衝出雲層,海水變成了深蘭色,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航行,船只靠近珊瑚礁的時候,海水是淺蘭色的,進入珊瑚區,海水是深綠色的,當我們站在珊瑚礁上時,海水有變成了淺綠色了。
這是一片很神奇的珊瑚礁。在紅海的中部,有一片很淺的海域,到處布滿了珊瑚礁,在珊瑚礁的四周,有一圈暗礁環繞,只有一個地方露出了兩塊石頭,它們中間是唯一沒有暗礁的地方,就好像是這片珊瑚礁的大門,而這兩塊石頭之間剛好可以通過一艘寬10米的輪船,游船通過這裡,進入珊瑚群。
船停泊好了,我們穿好救生衣,帶著浮潛設施,就投進紅海的懷抱。其實,這裡的水很淺,站在珊瑚礁上,海水只漫過我的大腿。但是站在這裡的滋味很不好受,因為珊瑚把腳戳的很痛,嚴重的還會戳爛。我不會游泳,不敢亂動,那些會游泳的,或者膽子大的,在珊瑚群中亂動,腿腳多處受傷,更有的人,由於在海水中站的太久,被太陽曬的都爆皮了。
海水中的珊瑚非常的漂亮,白中透著紅,紅裡泛著白,煞是好看。偶爾會有幾條彩色的小魚穿梭在珊瑚間,游的並不快,當伸手去抓它的時候,卻總是勞而無功。也會有大的出奇的蚌,只是長的很奇怪,這裡的蚌殼是曲線型的,外部坑坑窪窪,一點也不起眼,但是裡面的蚌肉卻是鮮美無比,蚌殼裡面是極其光滑的,而且是彩色的,以像牙白為底色,上面有一縷縷的蘭色、綠色或淺紅色,讓人感受到海裡的五光十色無處不在。當地人不吃海裡的生物,所以這裡的蚌可以長的很大。
不看珊瑚的時候,還可以坐小船四處看看。在唯一突出水面的那兩塊石頭上,爬著很多的螃蟹,這些螃蟹給人的感覺是苗條,它們的八條腿又細又長,和我們平時吃的螃蟹一點也不一樣。
坐在船上釣魚的感覺也是很爽的。由於當地人不吃海生物,所以這裡的魚很容易上鉤。不一會,就可以有釣到很多的魚。我女兒很喜歡那些五彩繽紛的小魚,目不轉睛地盯著看,連吃飯都顧不上。
一直到下午,我們才准備返航。真的很累,好多人躺在甲板上就睡著了。太陽已經到了西邊,將海水照的有些發紅,真是名副其實的紅海。其實,由於紅海中鐵的成分比較高,所以在一定的環境下,會呈現紅色的海,故名“紅海”。
回到賓館,剛好吃晚飯,也趁這個時間好好了解一下蘇丹港。蘇丹港的蘇丹唯一的一個港口,這裡沒有工業,沒有高樓大廈,怎麼看都像一個小漁村。但是有兩家很好的賓館,一家竟然是希爾頓,這是希爾頓在蘇丹的第二個賓館(第一個在喀土穆),客房的條件很不錯呢。
不論多麼落後的城市,在華燈初上的時候,總給人很繁華的樣子,蘇丹港也不例外,尤其坐在海邊的露天咖啡廳,海風輕輕地吹著,海浪努力地拍打著地面,讓人覺得很愜意。有許多人全家來到海邊,悠閑地散步,小孩子在沙灘上嬉戲著,我女兒忍不住跑去和他們一起玩,小孩子真是太厲害了,他們不懂彼此的語言,卻玩的不亦樂乎。
第二天,我們坐了兩個小時的汽車,大家都很納悶,到底要去看什麼呢?一路上都是漫漫的黃沙地,和沙漠上特有的植物。大家越來越覺得無聊,一個個都快要昏昏欲睡了。就在這時,有人喊了一聲,“快看!”大家一看,簡直不敢相信,在一座座小山丘上,長著數百顆仙人掌,這不像我們平時見到的那種,這裡的仙人掌長的很高,足有三、四米高,每一根樹枝都很粗,直徑大約有十公分,在許多樹枝的頂部,都開著黃色的花。折下樹枝的時候,會流出白色的黏液。
我女兒以前很少見到仙人掌,這次一見這麼大的仙人掌樹,驚喜和驚詫的不得了,在山丘上跑來跑去,摸摸這棵,碰碰那棵,還不時地叫她爸爸把她放在樹枝上,擺個姿勢,照幾張像。
在這附近,有一些房屋,還有院子的柵欄,竟然是用干枯的仙人掌樹枝搭建的,真是物盡其用。
看完了仙人掌,又來到了一個小村莊,很奇怪的是這裡有很多廢棄了的房屋,都是用長滿小孔的石頭建造的。我想這一定是要拆除的房屋。再向前走,有一座古城堡,可惜已經的殘轅斷壁,風流不復存在。這座城堡用的建築材料和前面看見的石頭房的是一樣的。後來導游告訴我們,這座城堡很有名的,因為它是被小蟲吃掉的城堡。原來,當年搭建這座城堡和四周建築的時候,采用的是海裡的珊瑚石,沒想到有一種小蟲,專門以吃珊瑚為生,就這樣,日復一日,一座美麗的珊瑚城堡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紅海邊的蘇丹港並不很發達,但是隨著石油工業在蘇丹蓬勃發展,作為石油出口海外的唯一港口,蘇丹港的前景是無限光明的。也許有那麼一天,蘇丹旅游也會是中國游客的一個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