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西藏之行(青藏線)

作者: qq1234

導讀行程是寬松的,日子是悠閑的,我們三人都不急於趕時間,於是我們手拉手,轉變了格兒木的大街小巷,當然,我們也是有目的的,一是了解去拉薩的長途情況,二是繼續找包車的游伴,三是為即將開始的艱險的旅途作些准備,畢竟在莫高窟的悲慘遭遇還是讓我心有余悸。 擔心也好,行程不定也好,總之我們是快樂的,很純粹的快樂。 我們買了大大的氧氣袋,買了紅景天,5 ...

行程是寬松的,日子是悠閑的,我們三人都不急於趕時間,於是我們手拉手,轉變了格兒木的大街小巷,當然,我們也是有目的的,一是了解去拉薩的長途情況,二是繼續找包車的游伴,三是為即將開始的艱險的旅途作些准備,畢竟在莫高窟的悲慘遭遇還是讓我心有余悸。

擔心也好,行程不定也好,總之我們是快樂的,很純粹的快樂。

我們買了大大的氧氣袋,買了紅景天,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高原反應可能帶來的後果讓我們不得不考慮得更充分些。發出的帖子遲遲沒有回音,我們不得不放棄包車的計劃,這樣Ajumna是開心的,她可以一直與我們同行了,並且我們幫她買票,她也可以躲過外國人進藏那套繁瑣的手續,只是她的形體語言實在不像是中國人,我們就冒一次險吧。

買好票,去菜場轉了一圈,補充點黃瓜,西紅柿,去街邊的網吧收了Email,網吧的小伙子是河南人,大學畢業後,放棄了找工作的機會,一路游玩,一路打工,去過很多城市,現在在格兒木幫人管理這個網吧,就是為了攢夠去拉薩的費用,見我們明天就要去拉薩,可羨慕了,給我們留了信箱地址,讓我們早一點將照片發給他。而我呢,其實很羨慕他的這種生活方式,自由,沒有太多的物質要求,是真正的苦旅吧。今天,三年過去了,小伙子,你的西藏之行的夢早已實現了吧?而今的你,又漂泊在哪一個異鄉?

第三天,5月21日下午兩點,我們坐上了由格爾木開往拉薩的班車,上車前,我們三人相互道了平安,我們是一起的,彼此會相互照顧的,出門在外,能有相互關心的同伴是多麼的重要啊!車是臥鋪車,很髒,尤其是被子。車上沒有空位,旅游的人很多,也許是因為同樣做著西藏的夢,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車開了不久,Lina就與他們熟悉了,而我坐在第一排,既激動又擔心。

晚餐時間,我們下車在路邊的飯館用餐,聽見司機勸說一個小伙子回格兒木,從西寧坐飛機進藏,好像是那小伙的感覺不太好,我立刻緊張了,忙問司機:“我也有點頭暈,是不是也不行啊?”司機說:“你沒事的,肯定沒事”,我不知道他為何可以這麼肯定,想想他們的經驗多,不會胡說的,也就將信將疑了。

五月的天,青藏高原卻斷斷續續地下著雪。從車窗望去,一座座山峰相連,沒有植物,遠處,也是茫茫的戈壁,與江南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因而不免容易激動,只是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太激動,一定注意!要知道,很多高原反應就是過於激動所引起的。一路欣賞著青藏高原的風光,一路休息忙著拍照,海拔是越來越高了。23日凌晨4點左右,只覺頭痛欲裂,生不如死,原本不願意碰的髒被子,此刻也無暇顧及了,一頭鑽在被子裡,緊緊抱著頭,哪裡還有一點閑心去唐古拉山口拍照片,5000多米的海拔讓我們初次領教了高原反應的滋味,不過我堅持著,沒有吸一口氧氣,以免產生依賴。

一路上,還不時要停車檢查,由於要“掩護”Ajumna,我們的心也時刻緊張著,好在車上的朋友都挺願意幫忙的,我們掩護Ajumna通過了一次次的檢查,與23日午夜時分終於順利到達了拉薩。

拉薩的夜很安靜,讓我激動的心也平靜了些,可我還是在心底裡叫著:拉薩,我們終於到了!

Ajuman與我們分手了,她去韓國人常住的地方,而我們呢,知道拉薩自助旅游者最多的地方是“八廊學”,那地方彼此可以交流很多的信息,可我還是希望可以住帶獨立衛生間的標准間,盡管“出門在外,要什麼樣的飯都能吃,什麼樣的床都能睡”,可如果條件允許,為什麼不可以選擇好一點呢?

好在我們的隊伍總不會人少,這不,Ajumna走了,同車的一位搞美術的小伙子又加入了我們,穿著牛仔衣,梳一小辮,戴一頂寬邊帽,一副搞藝術的打扮風格,聽他的意思,已在外呆了三個月,這次在格兒木也停留了好幾天,去車站看了幾次,直到看到我們這幾個背旅行包的,才上了這輛車,這樣尋找同伴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啊。

我們打車來到西藏大廈,忘了什麼原因不讓住,建議我們去了武警招待所,挺不錯,服務員見我們剛從內地來,忙著幫我們背行李,果然,三層樓就讓我們氣喘吁吁了,又是“高原反應”,服務員還叮囑我們千萬不要洗澡,早點休息,不能勞累。可坐了解小時的車,這麼髒,怎麼能睡著,於是,我不聽勸告,痛痛快快洗了澡,將所有在包裝外的東西都清洗完畢,凌晨4點,這才進入夢鄉,美美地睡了一覺。(不過,現在想來還是聽勸告的好,畢竟高原反應還是要很小心的。)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