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格爾木)一早,我們背著行李,坐上了去格爾木的長途車,離拉薩越來越近了。
同車的人,也有兩個是背著大大的旅行包,一看就知道是旅行者,同樣風格的旅行包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其中一個是從西藏到內地出差的干部,叫強巴,曾在西安的藏族班讀過書,受過高等教育,因此漢語講得很好,見我們是去西藏旅游的,非常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起藏族的風土人情,現在生活方式的一些改進,以及與藏族人打交道該注意些什麼,在他身上,已經看到藏族人的豪爽、熱情,他也常常用藏語獨自高歌,盡管聽不動詞,可悠揚、奔放的旋律是動人的,也為我們的旅途增添了樂趣。
另一位旅行者,行體語言告訴我們她不是中國人,果然她不會說漢語,我們只能用簡單的英語交談,斷斷續續的聊天中,我們知道她來自韓國,叫Ajumna,是出家人,在敦煌呆了7天,此次也是往西藏去,然後到印度聽達賴講經,言語之間對佛教很虔誠的。
有了這兩位朋友,7個小時的路程便不覺得長了。
下午到了格爾木,強巴給我們留了電話,就搭乘當天的班車回拉薩了。我們願打算住在市政府招待所,比較安全,也方便找人一起包車去拉薩,這樣沿途我們可以自由地欣賞青藏線上的自然風光,如納木錯湖等。可下車時,車上有兩人說是也從江蘇來辦事的,是老鄉,對這裡很熟悉,向我們推薦車站附近的一家旅館,很方便,價格也合適,我們看看天色還早,住在這裡也比較方便,就聽從了他們的建議,不過他們自己卻沒住這裡。Ajumna也與我們住在一起了,我們又多了一個朋友,只是她不會與我們包車的。
在旅館裡簡單吃了點晚飯,那兩位老鄉就來找我們了,說是陪我們一起去市政府招待所發貼子,我們沒有拒絕,一起打車去了,可惜轉了半天,沒有時間上與我們相近的。Lina很討厭那兩人,我們很快就回房間了,與Ajumna一起聊了很晚,知道她是因為失戀,哭了兩年,就出家了,可嘆啊,人間這一個“情”字。
下來,我與Lina 有了第一次爭執。她批評我在敦煌時對那兩位同行者過於冷淡的態度,不講一點團隊精神,批評我過於相信這兩位老鄉,是對我們自己的不負責。後者,我接受了,無論如何,出門在外是該小心為好的,而前者,我是接受不了的,對所有的同行者,我都要熱情地與他們交談嗎?與他們本是陌生人,且沒有可以交流的感覺,我為什麼一定要勉強自己接受他們,與他們作一些無聊的交談呢?為什麼在旅行中,不可以為自己留一點空間,用心去感受這自然與歷史呢?不與他們說話,又何至於冷落了他們?也許我有些過了。
我們聊得很多,聊漫漫旅途中我們的相互依靠,聊彼此之間付出的這份信任,最後我倆都哭了,西藏之行才剛剛開始,這樣的深談加深了我們彼此的了解,畢竟我們是通過網絡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