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一個人,那跟他去旅行

作者: ManshaZou

導讀(本文只是針對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些人,請勿以偏蓋全)總認為能出門旅行的人都是豁達、心胸開闊的人。 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最近才發現其實這個觀點是錯的。這源起於本次“五一”黃金周在四川的一次不怎麼愉快的經歷。 在成都的交通飯店裡認識了兩位台灣同胞,恰巧他們的路線和我們的相同,便相約一同租車前往稻城。雖然沿途都有不少的檢查站要求我們測量體溫 ...

(本文只是針對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些人,請勿以偏蓋全)總認為能出門旅行的人都是豁達、心胸開闊的人。

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最近才發現其實這個觀點是錯的。這源起於本次“五一”黃金周在四川的一次不怎麼愉快的經歷。

在成都的交通飯店裡認識了兩位台灣同胞,恰巧他們的路線和我們的相同,便相約一同租車前往稻城。雖然沿途都有不少的檢查站要求我們測量體溫,以策本地區的安全,但是一路上還是相當愉快的,談笑風生。

到了世界高城理塘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變化。由於在路上有點耽擱,我們當晚只能住在理塘,雖然大家都建議不能住理塘,因為海拔太高,但是當時實在太晚了。第二天醒來,我們當中有一位朋友有嚴重的高原反應、呼吸急促、臉色發黑,並伴有發燒。情況比較緊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把朋友送到當地醫院。

在非典的陰影下,我們當然要全車隔離,兩個台灣同胞也不例外。

事情就是因隔離而起。

其中一個台灣同胞表現出他的不滿。一桌人吃飯的時候把臉別到一邊去,除了和另一個同胞談話,就再也不同其他人說話了。回到成都的時候,在算車費的時候要求少算兩天,因為我們其它人耽擱了他們兩人的時間和行程,最傷人的是一句話:這是一次很失敗的合作。

總以為大家走在一起是一種緣分,是一個集體,不能什麼都以自己為中心。既然選擇了一個整體,大家就要共同承擔一些責任和義務。在旅途中誰願意發燒、高原反應?朋友已經對此事相當內疚了,耽擱了大家的行程,可是換來卻是台灣同胞的:這是一次很失敗的合作。確實另人傷心。

記得去年在鳳凰,我還和另外一個從香港來的旅行者圍坐在火爐邊,與沱江人家的包大娘談著:出門旅行的人大都可以信任、心胸比較開闊。現在看來有點自打嘴巴。

確實,要認識、了解一個人,就跟他去旅行吧!同吃、同住、同行,了解的機會多之又多。無論掩飾得多好,他的優點、缺點都可以在旅途中暴露無遺。

去旅行吧!了解他/她,也了解你自己。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