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 (多雲,有時有中雨)一早起來,天陰沉沉的,雲很低;退房後將行李寄存在酒店就出發去汽車總站了。原以為在前面的售票處(購買龍勝車票的地方)就可以買到去冠岩的票,沒想到打聽了半天,都說不知道。雨越下越大,我們的褲腿和鞋都濕透了,只好在路邊的小賣部躲雨。看著進進出出的巴士沒有一輛是去冠岩的,我們心裡開始犯嘀咕了。好在過了一會兒雨小了下來,我們馬上衝出來,在一位停車場管理員的指引下,終於在停車場的最裡面找到了去冠岩的車,松了一口氣。
買好票(6.5元/人)上了車才發現車裡滴滴答答在漏雨,但這是我們唯一的選擇,沒辦法。9:20終於發車了。開始我們還在慶幸車上只有三四個人,但後來陸陸續續上滿了一車人,大家坐的很擠,當時真怕哪個乘客是非典患者。我注意到中途上車的人要付比我們更多的車費,所以提醒大家買票一定不要繞過售票處直接同司機交易!
一出桂林市區,就發現道路正在施工,坑坑窪窪不說,由於下雨的原因,整個工地就好像一個大泥沼。原以為這樣的路很快就會過去,沒想到就這樣開了半個多鐘頭,車裡的人就像騎在野馬背上,骨頭架子都快被顛散了。不僅如此,我開窗通風時,還被後面趕上來的帕傑羅濺了一身泥點,倒霉透了。
10:50終於抵達草坪停車場,但這裡距冠岩洞口還有一段距離(步行約40分鐘),而且還下著雨,於是我們決定奢侈一把,每人坐了輛黃包車上山(16/2人)。(注:從停車場到洞口的方法很多,除了黃包車,軌道滑車和電瓶車都可以到達)。途經一個小村子,景色還真是不錯。雨還在下,即便是坐在黃包車裡也還是要打著傘。很快車夫就告訴我們到達目的地了,不過不是洞口,下面的路需要我們自己爬上去,看來是被車夫宰了一道,所謂不冤不樂嘛。前行五分鐘來到了冠岩的“別有洞天”出入口(冠岩:60元/人,包括導游、觀光電梯、小火車和游覽地下河的船費),等了一會導游見沒有其他游人就帶著我們兩人入洞了,這真是特殊待遇呀,因為一個導游一般都要帶好幾十人,像我們這樣吃小灶的情況實在難得,怪不得不斷有人向我們投來羨慕的眼神。
冠岩的景色一般,和其他的岩洞一樣,無非是些石筍、石柱、石幔,鐘乳石,人們靠想像力依照洞內的石頭編出離奇的故事。當然,冠岩也有它的特色,它有國內岩洞最長的暗河,岩洞內空間極大,最高處居然有六七十米高,再加上投資者獨辟蹊徑在洞內安裝了小火車、觀光電梯,雖然不免有破壞自然之嫌,卻大大增加了觀賞性,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多樣的觀光形式彌補了洞內景色的不足。洞內最吸引我的部分是乘船游覽暗河。為了保持其原有的神秘性,地下河道沒有安裝任何照明設備,只是在船上每個座位邊有一個手電可以供游人照明。另外走在洞內的九曲橋上傾聽橋下轟鳴的水聲也是一大享受啊!在游覽的最後,觀光電梯把我們從洞底一直送到上面的洞口,垂直高度有60多米呢。參觀冠岩總共歷時70分鐘。
從冠岩的另一個出口“青雲梯”出洞,乘重力滑車下山(30元/車,可乘兩人),在青山碧水中沿軌道飛馳而下,這種感覺不知你試過沒有,真的很爽。下了滑車據說還要步行20分鐘才能到停車場。幸虧當時沒有再找其他交通工具而是老老實實的徒步,才沒有錯過途中的美景。通往停車場的小路沿漓江而建,兩側植被茂盛,途中還有幾座小吊橋。既可以選擇在河堤上走以便好好欣賞漓江春色,也可沿小路前行,吸入滿腹芬芳的泥土氣息。
13:40從草坪停車場返回,15:10到達桂林,依然是泥沼依然的顛簸,好在還沒吃午飯否則一定會吐出來。雨還下個不停,我們坐上公車直奔石記,三大碗米粉幾分鐘之內就被消滅干淨。
回酒店取了行李冒雨趕到火車站廣場,正趕上一班去陽朔的巴士,16:30開車,一路暢通,一小時後到達陽朔停車場。陽朔看起來和其他南方小鎮沒什麼區別,不知為何聲名遠揚。在後面的幾天中,我們將一點點地感受陽朔的不同之處,發現陽朔的精華所在。
雨還在下,出了汽車站就是新西街—新建的西街延長段,石板路兩側是整齊劃一的白色小樓,開著各種買賣,有開網吧的,開飯館的,賣工藝品的,賣服飾的;過了新西街就是聞名於世的西街了,因為在下雨,街上沒什麼人,各式各樣的酒吧顯得冷冷清清,沒有生氣。我們吃力的拖著行李,在雨中四處打聽四海飯店的位置,還不時有人上來搭訕問我們是否需要導游。終於在一個女孩的指引下找到了酒店,已經快六點了,很幸運四海居然還給我們留著房間,因為四海的標准間都已經住滿了,如果沒給我們留房,就只好冒著大雨到街上再去現找。
四海的標准間小小的,沒有沙發,所有設備都很袖珍;窗戶外面就是居民樓,相隔不到兩米的距離,我們只好終日拉著窗簾了。但以80元的價錢能住到這樣的房間我已經很心滿意足了,況且它的空調還是冷暖的,這在今後幾天裡幫了我們很大的忙。安頓好之後,馬上同商務旅游網給我們安排的導游小董聯系,聽說明天會有另外兩個人同我們一起徒步漓江,約好晚上19:30在“紅星特快”酒吧碰頭,商量明天的具體安排。
唯一的一條長褲和旅游鞋都濕透了,只好穿著七分褲和涼鞋出去了,外面還是很冷的,沒有一個人穿的像我這麼少。赴約前先粗略逛了一下西街,發現這條街並不長,也就五六百米的樣子,主要是由酒吧,工藝品小店和旅游服務部組成的。旅游紀念品的樣式不多,基本上和國內其他旅游景點出售的紀念品差不多,價格比桂林貴但比北京便宜。
與導游小董和兩位來自深圳的驢友在“紅星特快”閑聊了一陣,確定了第二天的集合時間和地點,唯一擔心的是雨會下個不停,影響我們的計劃。“紅星特快”的牛排實在是不敢恭維,檸檬紅茶味道不錯,聽說pizza是西街最好的但已經沒有胃口嘗了。小董帶我們買了雨衣,7元/件,以備明天徒步用。這時雨已經停了,西街上人漸漸多起來,很多店鋪也陸續開了彩燈,這才開始顯示出一些西街的繁華景像。
我們決定找家洗衣店把髒得一塌糊塗的長褲洗一下,沒想到整個西街竟沒有一家干洗店,都是要水洗再熨干,而且兩樣都收費。真不明白,如果我不花錢讓他熨干,難道他就會把濕淋淋的褲子交給我算完成任務嗎?沒辦法,我們只好將就把褲子放在“李莎”酒吧,說好第二天早上七點取,希望到時能穿上干淨的褲子。
回酒店時在前台買了兩張陽朔手繪地圖(6元/張),帶回屋裡細細品味。後來發現地圖上居然還附有一些酒吧飯館的打折券,買的還是很值的,於是決定臨走之前再多買幾張帶回去送給熱愛旅游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