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自由行散記2002年10月1日至5日,我和太太自助泰國行。行程為:
D1:香港-曼谷-沙美島
D2:沙美島
D3:沙美島-巴提亞-曼谷
D4:曼谷
D5:曼谷-香港
其中的沙美島(Ko Samed,有的稱Koh Samet) 是行程的重點,這裡有泰國最長最白的海灘,它離曼谷只有200多公裡。它是香港多個旅游雜志推介的旅游點,而大陸方面則幾乎沒有介紹過。
5天玩得很盡興。除機票外,在泰國境內兩人共花費HK$2472元對應的泰銖。美麗的景色、異國風情、充分的旅游經歷,令我們久久回味。
詳細的行程和費用流水帳請見:《泰國自由行:行程費用流水帳》
一 出發前的准備
2002年8月底到9月初,一直計劃在國慶節假期前往新疆旅游,預計9月29日(國慶節7天不夠,要加2天)出發,游覽美麗的哈納斯。9月10日,向總經理提出休假申請,竟然被駁回,理由是:作為公司重要人員,不要開這個頭,否則難以管理其他員工。雖然不忿,也只得接受。
那只能打10-1~10-7的主意了。地球人都知道,這段時間什麼都貴(機票、酒店等等)、人也多。接受了太太的主意――去泰國!
在“跟團”和“自助”方式的抉擇方面考慮再三。若是國內游,我基本不考慮跟團。曾經跟團旅游,沒有帶來不好的回憶,但是可惡的是跟團旅游幾乎沒有回憶,過於簡單方便,無需准備,根本不知(也不需要知道)東南西北,失去了看圖找點、自定線路、美景前流連忘返的經歷。但是,這次是去泰國。要知道,我和太太都沒出過國,而我的護照剛剛才拿到,還沒有用過!
經過分析思考,終於作出重要決定――自助游!原因是:1、多年自助旅游的經驗;2、泰國通行英語,而我們還算可以的英語水平;3、網上有充分的旅游資料;4、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決定作出,便開始作各種准備。
機票:太太從prieline網站定購,HK$ 1667/張(香港曼谷雙程1001去1005回),在國慶期間有此價格機票,滿足矣!
酒店:不定,到泰國再說。
計劃行程:香港-曼谷-沙美島-曼谷-香港。放棄巴提亞,原因:哪個吃喝嫖賭看人妖的地方實在不符合我們的興趣。
資料准備:旅游景點、車輛班次、風俗習慣、旅游地圖盡可能找齊全。
物品准備:普通准備而已,沒有什麼專用的裝備,這次帶上了手表狀的指南針(可放入褲袋),受益非淺。
簽證:委托旅行社代辦,交兩張照片即可,極為方便。但價格為:300大元每個簽證,有點肉痛!
二、奔向沙美島
10月1日早上,6:50,我們到達香港新機場。機場頗大,為了上飛機,需要走長長的路(當然有電動通道)、還要在地下坐一小段地鐵。一個月後,我在上海浦東機場經歷了同樣的事情,才發現,這兩個機場的機場一定是同一個承包商建設的,結構、布局、標識不必說,就連飲水機的牌子都是一樣的。
出關時,香港的海關官員一臉奇怪的神情,這個持大陸護照的家伙居然不跟團,自行去泰國旅游!哈,少見多怪,香港人不都是這樣的嗎,大陸人這麼做有什麼奇怪的?
8:00(北京時間)飛機按時起飛。這是泰國航空公司的飛機,但機上除泰語和英語播音外,還有普通話播音!想起網上看的過時資料――1997年左右,去泰國還要經濟擔保、組團等等――,現在只要兩張照片和護照、還有普通話服務。看來,國力的增強和人民收入提高是獲得尊重的基礎,換句話說,就是“有錢是大爺!”。
9:40(曼谷時間,比北京時間遲1個小時)到飛抵曼谷。由於是首次出國,我們非常乖。下機前如實填寫好入境申報單。有兩項令我困擾。廣播一再聲明,不許帶入豬肉制品入境,違者罰款XXX元雲雲;超過1萬泰銖的物品要申報。我可帶了兩罐豬肉罐頭,我的數碼相機是用HK$3200(大約16000泰銖)買的!海關官員在我的護照上蓋章後,我走“有申報”通道,詢問罐頭和相機的事。官員很友好,英語似乎也不錯,他指明豬肉罐頭沒問題。數碼相機倒是發生了點誤會,他告訴我,相機只要是個人使用,不是拿去賣的,就不需申報。然後他問我,是個人使用嗎?我自作聰明,回答:Centainly!他卻沒聽懂,警惕地又問了一次,我只好用簡單的英語回答:Yes,是個人使用的。於是過關了!
過了關,如果再出門就離開機場大樓了。按照網上說法,我們應在離開機場大樓前充分利用這裡提供的服務。這裡有各種免費的地圖、酒店介紹等資料,有多家旅行社、酒店、銀行設點,用著英語、普通話、廣州話向我們打招呼,以招攬生意。我們沒有預定酒店,現在必須考慮行程和住宿的問題。
研究了一輪地圖和相關信息,決定:今天去沙美島!作出決定後立即換錢,共換了HK$5000的泰銖(1港幣:5.46泰銖;1人民幣:4.2泰銖), 4天後,身上剩下的泰銖還換回了HK$2528。
要到沙美島,需要從曼谷的“東客運站”(Eastern Bus Terminal)乘坐長途Bus前往一個叫做羅勇(Rayong)的城市,然後打的去一個叫BanPhe的海邊小鎮,乘渡輪就到沙美島了。
一輪興奮和戰戰兢兢後,我們終於邁開腳步,離開海關地帶,走出候機樓,這對我們來說,才是真正踏入泰國的土地。
乘坐當地人最普通的交通工具是我們每次旅游的理想,以前在國內游,每到一地,我們都以乘坐當地公共汽車進行旅程為榮、為樂。因此,我們希望能乘坐有編號為13的普通Bus,去客運站只需要10幾個泰銖(編號為A3的機場空調Bus)要100泰銖/人。背著行李在出口的馬路走了兩圈,見不到13號Bus,連普通Bus站都見不到,期間A3Bus和的士都在拉攏我們!鑒於剛剛踏入異國他鄉,不應勿因小失大,我們很快妥協,上了100泰銖的A3機場Bus。
在A3Bus上,拿著地圖看著周圍,到處沒有一個中文字,令我心情有的緊張!雖然已經向司機聲明我們要去的是“東客運站”,並請求到時提醒,但我們還是很不放心!
車在馬路上奔馳,窗外景像是那麼熟悉:雜亂的街道、窄窄的小巷、黃皮膚的行人,跟10年前的廣州(或者廣州現在的某些地方)幾乎一樣!“幾乎”而已,最重要的的東西不一樣!文字!雖說泰國通行英文,但也不是樣樣東西有英文標識,這段路英文標識不多,我們左看右看,怎麼也找不到與地圖上對應的標識物!我拿著指南針,對著地圖,還好,方向是正確的,但不知道走到了哪裡。抓耳撓腮了好一會兒,“找到了!” 太太一陣歡呼,她終於在窗外見到了一個地圖標識物!
其實,擔心是多余的,快到“東客運站”時,司機熱情地提醒我們,快到了,並指明了具體的位置(在馬路對面),還告訴我們應如何過馬路!
時間配合得不錯,11:40到達客運站,12點有開往羅勇的車。這車是每小時1班的,117泰銖/人,空調車,200多公裡路,還送一杯冰凍飲料,這個價錢不錯吧!車准點開出。之前看了個介紹說,路況不好,車兜客,慢則要4個多小時才能到羅勇。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時候的老黃歷,簡直是污蔑!雖然在曼谷有點塞車,但一出曼谷,車飛馳,完全沒有兜客,路況極好,2小時35分後到達200多公裡外的羅勇!
資料說,在羅勇沒有班車去Banphe,需要打的去。下了可愛的117泰銖車後,一大堆摩托佬等圍了上來,“Banphe Banphe”地在怪叫。他們知道,在這裡下車的旅游者一定是去Banphe的。旅游在外,這種場面見多了,當然先不理他們!在車站附近轉了兩圈,還是得選個交通工具去Banphe。終於,我們挑了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問價。豈料這老太太只會講“Banphe”,其它英文不會!她也不傻,連忙糾來個老頭(大概是他老公)與我們論價,經過討價還價,100泰銖成交。我懷疑給多了,網上資料說40、50個泰銖就行了,但也不知是什麼時候的老黃歷。上了他們的“的士”,這也能叫“的士”?!只是簡陋的農夫車而已,但這裡的“TAXI”都是這樣!由於討價還價花了些時間,到達Banphe 已經是15:25了。
Banphe應該有個碼頭,有渡船前往沙美島。“的士”,確實停在海邊,但我們沒見到像碼頭的地方。司機和此處小店的店主一再聲稱這就是Banphe,可讓店主叫船去沙美島。憑常識,我們認為這有問題,才不上這個當!我們左走右走,就是找不到碼頭。倒是見到幾家店都聲稱有船可去沙美島,價格為大船100泰銖/人,快艇1500泰銖。太太氣憤不已,不信找不到正式的碼頭!揚手叫了輛的士(真正的的士),告訴他,我們要去碼頭,20泰銖,司機答應。誰知,的士拉著我們走向一條偏僻的道路,而且離海邊越來越遠。我擔心無比,立即拿出手機,還好,有信號。心想:一旦不測,立即報警,報警的號碼已准備好,報警的幾句英文也在腦袋中轉了一遍。再拿出指南針-看,更加擔心,竟然南轅北轍!這時,司機把車停下,向一摩托佬問路。接著,由摩托佬帶路,的士繼續前行。瞪著指南針的我稍稍放心,因為重回了正確的方向,而且道路兩邊行人車輛也逐漸多了。幾分鐘後,的士停在一家小食店門口,司機說,這裡有船去沙美島。放肆!又給我們來這一套。我放下20泰銖,再也不理他!
我們抬頭一看,正前方50米應該就是碼頭了,另外,這裡不就是我們上的士的地方附近嗎?大概離上車地點不到300米,的士兜了個大圈!司機是不懂路還是要蒙我們20個泰銖?其實,剛才我們尋找碼頭時也差不多走到這裡,只是這裡沒有英文標識,從側面看怎麼也不覺得這是個碼頭!
花了20泰銖的冤大頭,還浪費了一些時間。終於我們來到了像是碼頭的地方。沒錯,是碼頭,大船前往沙美:50泰銖/人。可惜,由於之前浪費了一些時間,我們誤掉了16:00的船。現在,只剩下最後一班船了:16:30。在一個可愛的、會講廣州話的泰國女孩手裡接過兩張船票後走進碼頭,在碼頭被一個像是工作人員的人收走一張船票,在指定的船上等待時被船主收走另一張船票。船上已經有些人在等,但都不是旅游者,大概沒有什麼旅游者在這個時間乘坐這個工具進入沙美島。乘船的大概是島上的居民,前往Banphe購買生活用品,晚上回島。他們都是黑眼睛、黃皮膚(略黑了些),穿著與國內相近的服飾,我幾乎感覺不到這是在異國他鄉。等到16:50分,船還不開。我們有點生氣,詢問船主,怎麼回事?不知是他的英語不好,還是他不屑理我們,我們沒有得到合理解釋。這位船主有文身,一臉橫肉,頗為壯實,若在電視劇中出現,必非善類。我們急了,到沙美島情況不明,再等下去,何時才能到?我是比較忌諱夜晚才到達一個陌生的地方的。我們一起厲聲質問船主何時開船,他很不耐煩,不理我們。我們於是嚷嚷:不開船就退還船票給我們!爭執了一會兒,船主很不情願地退回一張船票給我們。還有一張船票在工作人員手上,糟糕的是:碼頭上人較多,那家伙沒穿制服,好像也不在原位,我們也不認得他(泰國人都一個樣!)。只好耍些伎倆:
我們逼問船主:為什麼只退還一張票?
船主:另一張不是我收的。
我們明知故問:Who got the ticket?
船主:That man. 然後隨手一指。他是指了個20米外的人,但我們真的不認得,也不敢確認他指的是哪一個。
我們追問:Which man?
船主:不就是哪個嗎!
終於確定了那個收票的家伙,我們一衝而上。太太和我輪番質問:怎麼不開船?快退票給我們。那可憐的家伙好像還沒搞清什麼回事,就慌慌張張的把那張票退還給我們。票拿到手了,要另找船,碼頭上船倒不少(看上去都是正規的渡船),但都說不去沙美島了,哪條船去呢?他們都指著我們剛剛與之爭執的那條船。這令我們有些沮喪。
忽然,汽笛聲響,“文身”船主正在解開纜繩,船要開了。好漢不吃眼前虧,我們連忙跑過去,跳上船。船主賭氣似的瞪著我們,並阻擋我們上船(像征性的動作而已),還嚷嚷:這船不去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們堆起笑容看了看船主,嘿嘿地笑了笑。船主解好纜繩後,二話不說,走過來,一手搶走我手上拿著的兩張船票中的一張,然後走到駕駛室開船去了。
17:00 船離開岸邊,駛向沙美島。海面風平浪靜,船在越來越清澈的海水上行進,本來就在視線範圍內的沙美島漸漸完整地呈現在眼前。17:31,我們上了岸。上岸後的地方不是旅游區,要走15分鐘才到旅游區(屬於國家公園的一部分,需要交200泰銖的人頭費才能進去)。
沙美島的海灘,我們終於來到了!
首要任務,安排住宿,這裡有幾家鄉村俱樂部似的酒店。網上的資料不多,所知的資料顯示,價格較貴(空調房1500泰銖/晚以上)。由於夜幕降臨,我們無心到處尋找。很快確定了一個酒店:1500泰銖兩天,大房子、有空調、有陽台、能看到海(並非豪華海景)。價錢沒能講下來:店主說:這已經是最低的淡季價格了。看在房子尚可的份上,將就吧,其實750泰銖/天的價格還是不錯的,不就是150元人民幣嗎?。
這裡幾乎沒有中國游客(包括大陸、香港),游客中幾乎全都是藍眼白皮的歐美人士。這也不奇怪,大陸的旅游界幾乎沒有對沙美島進行過介紹,也還沒有旅行社組團來這裡;而沙美島並沒有什麼夜生活,恐怕也不太符合一部分香港人的興致。
我找到了有信號的位置,用手機向老爸、老媽報平安。一路的興奮讓我說漏了嘴:“這地方人很少,除了我們外,沒有中國人。”我這才想起,為了不讓老媽擔心,我告訴她,我們是在香港跟團來泰國的。連忙糾正:“我們這個團,其它人全是老外!”哈,要是老媽知道我們是自己來的,還在碼頭與哪個滿臉橫肉的船主爭執,豈不擔心得要死?
三、沙美島
海灘
沙美島的海灘非常漂亮。其特點是:長而且寬,沙白得像雪、細得像粉。水清澈見底,海風平浪靜。游客不多,海邊也沒有什麼游樂項目,尤顯得寧靜安詳。我喜歡早晨的海灘:這時海灘上沒什麼人,而且由於退潮,海灘更顯得寬闊。看著太陽漸漸升起,沐浴著清涼的海風,在寧靜而空曠的海灘上拎著心愛的人漫步,何等快意。太陽升起之後,有點熱浪逼人的感覺。然而,這時海灘更加雪白,海水更加碧綠,加上藍天白雲的映襯,這裡成了美麗的畫卷。
在沙美島的兩個早晨,我們都很早就起床,拎太太在沙灘漫步,可惡的是,總是有“第三者”插足。“第三者”是些狗。這些狗很溫馴,但也很賴皮,總是跟著我們找吃的。我們瞪著它時,他就裝模作樣轉過頭,甚至在我們照像時,也擠進來,卻背著鏡頭。
賣餅的師傅
夜晚的海灘,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只有電視和露天酒吧。由於人少,雖然不能說是寧靜,但也沒有喧囂。沿著寬闊的沙灘漫步,一步是漆黑的大海,一邊是充滿情調的各個露天餐廳,昏黃的燈光映襯著海面,透射著悠閑和自然。
海灘上有幾檔賣小吃的。我們走上去,要了個煎餅。煎餅現做現賣,工序還不少。師傅手法純熟,一邊烹制,一邊與我們攀談起來(還好,他的英文我聽得懂)。講起奶油,他眉飛色舞地說,同是英語,“奶油”一詞的發音在各地都不同,美國稱“Butter”,英國稱:“Butty”,我們家鄉稱“XXXX”(記不得了)。盡管我的英語能力完全不能鑒別他說的是否真實可信,但我覺得蠻開心:一個賣煎餅的師傅也這麼文縐縐的?我看了看太太,她一笑,問我:“你覺得他像不像那個說回字有四樣寫法的孔乙己?”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一把擁起太太,咬了她幾口。
煎餅味道不錯,第二天晚上,我們在海灘的另一擋小吃又要了個香蕉餅,同樣是現做現賣的。這個師傅也健談,他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告訴他:來自中國廣州。大家還聊了聊“海灘很美麗,我們在這呆兩天”等極為普通的話題。香蕉餅做好,我們的話題也結束了。我掏出20泰銖准備付帳。豈料師傅不懇收,堅持說:這是送給你們的。我急了,是不是英語表達導致誤會?是不是我有什麼得罪之處?我追問“Why?”後也沒能得到回答,他卻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並且堅稱:香蕉餅是送給我的。這時有另外的人付錢向他購買小吃,為不打擾他做生意,我沒有再堅持,連聲道謝後離開。那塊香蕉餅同樣很好吃,沒有任何問題。
買香蕉餅的過程一遍又一遍在我腦海裡回放。直到今天,我仍搞不明白,他為什麼不收我錢?我應該沒有得罪他吧?他豎起的大拇指應該是尊重或贊許吧?姑且認定如下答案吧,省得我總覺得此事太怪――我們是這裡稀客,我們與他的聊天態度謙和令他很開心。
沙美島上吃的東西不算貴,大約60泰銖/人可吃飽一頓,1.25L的可樂35泰銖,比國內的旅游點便宜,但當然比日常生活貴。在沙美的第二晚,我們吃了個340泰銖的海鮮大餐,其中有1條是做工考究的海魚,味道還算可以,但離口味較刁的老廣的要求,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海灘漫步走累了,我們拎了瓶附近商店購買的可樂,在一個食檔坐下,要了個稱為BBQ的燒烤。價錢(30泰銖)不高,味道也很不怎麼樣,服務卻很好。非但沒有拒絕我們攜帶外食(可樂),一服務員還給了我們兩個杯子,以便我們喝可樂。這“女”服務員身材很好,容貌也尚可,但聲音和喉結讓我認定他是人妖。這是我在泰國見到的唯一一個人妖。後來,我和太太閑聊起,這個人妖為什麼會在這做服務員?或許是歌舞人妖淘汰下來的吧,或許是無錢繼續注射雌性激素吧。
潛水
10月2日,我們報名參加了個潛水的行程。單次潛水要1500泰銖,而一天兩次的行程則需要2500泰銖。這是個比利時人開的潛水俱樂部,這裡的潛水俱樂部全部是歐洲人經營。我們計劃兩人各潛1次,但價格怎麼都談不下來,最後只是來了個折中:我們付2500泰銖,一起參加一個一天兩次的行程,上午我潛水、下午太太潛水。
9:30,潛水教練帶著10余個成員(包括我們),連同潛水裝備,乘坐快艇一起前往潛水的地方。快艇開了大約10分鐘,就到了潛水地點。這裡有個小島,據介紹,島上住著一戶人家。在島上的樹蔭處,潛水教練開始教導我們潛水之法。我們可是在海南島潛過一次水,但那已經是4年前的事情了。潛水之法簡單無比,適應了裝備後,我去潛也。
有個助理教練(泰國人)陪著我下潛,指揮著我的前進方向。水下的世界,真是精彩!活的珊瑚,各色的魚群,笨拙的海龜,一一呈現在眼前。可嘆的是:這裡的水極為清澈,水下的能見度可能有10米。在陽光的照耀下,水下世界是那麼絢麗多彩。我看過多次潛水深度計:潛得最深時大約是9米,這大概是沒有潛水證書者一般允許深度。對比4年前在海南島的潛水,那真是沒有任何價值。那時看到的東西的數量和質量都不及這次的1/10。
午餐在小島完成。由於裝備的緣故,下午的潛水很遲才開始。由於這個潛水團的其它人上午都已潛過,故教練沒有再統一進行培訓。比利時教練只是安排了個泰國助理單獨陪我太太去潛水。他們漸漸遠離了岸邊,將要進行下潛了。忽然,太太和泰國助理緩緩游向岸邊。什麼回事?我趕緊去問太太。只見她一臉的惶恐。原來,哪個泰國助理英語極差,沒有給她什麼培訓。而太太又有點緊張,當下潛時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心生恐懼。她對我嚷嚷:她信不過那個泰國人,她害怕再也見不到我了。我一向認為,太太的膽子比我大得多;想當年,她還是我的女朋友的時候,獨自在台灣旅行了一個多星期,讓我提心吊膽。沒想到,婚後她那麼在乎我。她不去潛,我去。有了上午潛水的經驗,下午潛得輕快多了。不知是什麼緣故,下午水下的能見度比上午差一些,下午潛水的位置見到的珊瑚少一些,但見到了更多了魚群。可喜的是,見到了些較大的魚,與近半個人大的魚親密接觸,真不枉此行。
沒有潛水的太太多少有些遺憾,但她卻找到了快樂:躺在沙灘椅子上,玩著又白又細的沙子,享受著海風的吹拂。更重要的是:三個女人一個墟;她與幾個歐美女人(那些潛水人的太太或女朋友,也沒有參加潛水)聊了半天。太太告訴我,聊得可開心了。她們主要談到各地的旅游見聞,太太還特意教授她們,在廣州購物時講價的秘笈。
ARPRO日落
潛水後回到酒店已經5點多了,大大超了預計。我們匆匆趕往ArPro看日落。去ARPRO看日落是到沙美島後才決定的,之前在網上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資料。到沙美島後,見到每一張地圖都標識有看日落的觀景點。可惜的是,由於地形的關系,在沙美島沒有很理想的觀日出地點。
ARPRO是在沙美島的西側,從酒店過去近兩公裡,幾乎需要橫穿了整個沙美島。島上的路完全是沙石路,路可通車,因而步行毫不困難。只是路兩邊很荒涼,沒有人,也沒有車。幸虧並非山高林密,也沒有什麼岔路。步行兩公裡路算不了什麼,只是看著天色,霞光越來越少,地圖也不詳細,多少有點擔心。在遠處天空尚余漂亮的紅霞的引誘下,我們還是趕到了ARPRO的觀日落點。這時落日的余輝已經撒在了海面上,太陽幾乎不見蹤影,只剩下半天的紅霞。貪婪地欣賞著日落的最後的美景,這才知道什麼叫做“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只顧著欣賞,幾乎忘了拍照。大約8分鐘後,所有的紅霞和余輝都收了起來。ARPRO也是個旅游點,有一些酒店,但沒有很好的沙灘。四處游蕩了一下後,該回去了。這時已經一片漆黑。想起來時的路,多少覺得可怕,太荒涼了,天也太黑了。沒辦法,硬著頭皮走回去吧,除非去ARPRO的酒店叫個的士(有拉客仔拉攏我們:250泰銖,吃人啊!)。我們並非等閑之輩,走!打著電筒走了大約200米,身後出現車燈的亮光。我們揚手,詢問司機是否去到海灘,答曰:是。“多少錢?”“兩個人共50泰銖”“40!”“成交!”40泰銖搭了個便車,省卻了我們走那漆黑的道路,運氣挺好。
四、匆匆而過的巴提亞
巴提亞本不在計劃之內。10月3日上午離開沙美島到達Banphe後,我們准備找車回羅勇,進而回曼谷。但是,我們見到了不少小店都標識有去巴提亞的班車時刻表。一查地圖,去巴提亞也不壞,與返回曼谷並不矛盾,只是稍微兜遠了一些,大約多40分鐘車程。只要不影響曼谷的游覽行程,能去巴提亞當然是好事,何況從巴提亞去曼谷極為方便。可惜,Banphe去巴提亞的班車車次很疏,按時刻表,需要1個多小時後才有車。我們四處張望了一下,便有拉開仔前來拉客。他告訴我們可以打的去巴提亞,600泰銖(班車票價為150泰銖/人)。討價還價後,440泰銖,成交。我們出於謹慎,當著拉客仔、司機說清條款:總數440泰銖,無小費、我們先付200泰銖、到達巴提亞後再付余下的240泰銖。三方通過後,確認成交。
司機是個中年人,慈眉善目,臉微圓,有兩撇小胡子,典型的東南亞人。的士車況很好,路況也很好。車開得很快,55分鐘後,我們到達了巴提亞。
剛剛從寧靜、雪白的沙美海灘來到巴提亞的海灘,非常不適應!這能叫叫海灘嗎?沙又粗又黃,水不清,海灘背後不到10米就是大馬路,人聲鼎沸。我正在疑惑:這樣的海灘也值得來游樂?疑惑之際就見到了很多同胞,有個團的同胞(似乎是上海人)正興致勃勃地准備進行水上活動。
從網上資料判斷,巴提亞並不是以其海灘出名,它的特色在於:夜生活、海上機動游樂項目,另外,有個叫“珊瑚島”的小島據說很漂亮。
一路走過酒吧街,由於是白天,幾乎沒有人營業,但從布局、樣式可以判斷,夜晚這裡是多麼喧囂!夜生活和水上活動我們沒有什麼興趣,巴提亞也就成了我們的雞肋。珊瑚島應該是不錯的,然而,要玩得痛快,至少要半天,但這樣的話我們就難以當晚回曼谷了。我們不想匆忙的游覽一個美景,寧可放棄,反正來泰國這麼方便,留點遺憾,下次再來。走過了海灘,留過了影,我們乘班車離開了巴提亞。一算下來,我們在巴提亞一共才停留了2個半小時。去曼谷的是空調大巴,90泰銖/人,2小時後到達了150公裡外的曼谷。
五、曼谷
10月4日,來到了曼谷的大皇宮。它金壁輝煌,令人炫目,我在此拍下了近200張照片。可惜,我只是屬於那種看熱鬧的人,由於不信仰佛教,對泰國的歷史興致也不高,無論那些殿堂多麼輝煌,我也無法從內心升起任何感慨。畢竟不是自己的國家,畢竟不是故宮。這裡游客中中國人占了六成以上,熱鬧非凡,估計大部分像我一樣,看熱鬧而已。偶爾聽到一中國導游高聲叫囂:“。。。。皇宮的歷史達210年。。。。。。”,我想,這樣的語調面對只有200多年歷史的美國人才用吧。無可否認,大皇宮的裝飾確實豪華,顏色也豐富,很適合看熱鬧和照像。
離開大皇宮之後,我們去了臥佛寺、黎明寺,還去看了一尊十余米高的大佛和據說非常靈驗的四面佛,另外,還在曼谷國家博物館參觀了個把小時。除了黎明寺,我也大多是看熱鬧而已。
我倒是懷著崇敬的心情前往黎明寺的,黎明寺(又稱鄭王廟)是紀念華裔民族英雄鄭昭的地方。鄭昭在泰國大城王朝被緬甸侵略覆沒(1767年)後,帶領人們進行抗戰,最終收復失地,重新建立起王朝。
由於對人妖沒有興趣,在曼谷的兩個晚上都在逛商場。原以為自己是廣州人,逛的豪華商場多了,北京、上海、香港的大商場也去過不少。大城市的商場不都是那麼回事嗎:落地玻璃、射燈、裝飾物?
進入一家叫Siam Center的購物中心後不久,就有一種不同的感覺。一時半會還說不清楚是什麼感覺,漸漸知道:這種感覺是:商場豪華逼人――那些射燈,那些裝飾似乎在時刻提醒著這個商場的尊貴。也確實夠貴的,裡面的東西都是天價。轉入Siam Discovery Center,發現它比Siam Center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加豪華逼人。離開時,在接近門口的地方看到了Siam Center和Siam Discovery Center 的介紹,上曰:這是整個亞洲最豪華的購物中心之一雲雲。這才放心多了:哦,原來不是自己太老土,它們確實是太豪華了。
而叫做“世界貿易中心”的購物中心則“正常”多了,一切都很順眼。當然,它的檔次比不上廣州的天河城和廣百。由於它的正常,也就沒有了什麼感覺。
我們真正購物的地方,是一個叫“MBK”的購物中心,它的檔次比“世界貿易中心”還要低一些。據資料說,這購物中心是曼谷人日常生活中去的商場。我們在這裡購買了些自用食品和賄賂父母、同事的東西。 “MBK”給我的深刻印像是:大。從商場的一端看過去,聯綿不斷的一個個商鋪,幾乎看不到盡頭。
為體驗泰國風情(或曼谷風情),離開曼谷前的那個上午,我們去了個農貿市場。這個農貿市場在湄南河邊,水上交通很便利。見到的情景讓我覺得十分親切:與我們之前見到的國內的農貿市場無異――一樣的髒、一樣的亂。只是它大一些並且有很多的熱帶水果。
之後去了個廉價市場(也可以說是專賣假冒偽劣商品的跳蚤市場)。這個被成為“乍得周末市場”的地方在輕鐵的最北站,地方大得很,分了50多個區,可能有幾千家檔鋪在經營。市場很簡陋,像工棚似的。裡面的商品以服裝、日用品為主,還有一些精品等。東西確實琳琅滿目,但有特色和值得買的東西不多。網上資料說,這裡有各種假冒名牌的服裝手表等,很便宜,值得買。便宜的冒牌貨?這樣的東西廣州多的是。比較了下價錢,不便宜,卻也不貴。既然沒什麼便宜,兩個小時後,我們空手離開了這個市場。
六、奸詐而不凶惡的泰國人
5天泰國之行,多次討價還價,也偶有爭執。總的印像是:泰國人對旅游者較為友好,某些泰國人長相可能有點令人害怕(身上還有紋身),但基本上不會凶惡和蠻不講理。不過,奸詐(或曰“不誠信”)的行為則比比皆是。有的故意不把車開到你要的地點,而把你介紹到小店以獲回扣;有的約定好車資後以種種理由加價;有的不按時開船;有的以很低的價格同意你上車,然後拉到一邊,再說:價格太低去不了,要加價。這些行為似乎都發生在個體的交通工具上。
遇到這些情況,我們大都據理力爭,沒有輕易就範。多數情況下,以泰國人投降告終。不過,我們也付出過代價:有一次被出租車半途扔在一條內街。但是,有指南針、有地圖,在曼谷這個據稱是亞洲最安全的旅游城市,我們才不怕。何況,泰國人不凶,斷無揮拳頭、動刀子的情況。在異國討價還價、據理力爭本身就是旅游的樂趣。只要別意氣用事,注意好漢不吃眼前虧即可。
相比之下,在國內東北旅游時,深知東北人脾性的我們可沒有那麼囂張,盡量避免爭執,甚至避免與無關人員搭訕。大概是氣候使然,熱地方的人常喝冷飲,於是性情溫和;而冷地方人常喝酒,性情暴躁。
七、經驗總結
1.充分的准備很重要,主要是路線、交通等信息的了解。而裝備倒沒有什麼特別,帶個指南針吧,可增加不少安全感。
2、泰國人不凶,但某些行當(特別是個體的交通工具)的人的誠信要注意。
3、在曼谷應充分利用輕鐵(BTS),有100泰銖/天、280泰銖/3天的無限次票。我們發現,用“輕鐵+水上交通”來游覽曼谷性價比是最好的。這種方式,可以到達曼谷絕大多數地點。優點在於:時間省、不塞車,價格也相對便宜。
4、很多人說泰國的東西很便宜。對於旅游點來說,應該說不貴。但普通日用品與國內無異,不見得便宜。至於泰國特色的東西:“鱷魚制品”、“珠寶”、香料等,我沒有興趣,沒有對比。
5、酒店可考慮到時再說。對於我們,不太計較酒店的星級,因而選擇余地較大。其實自己去找酒店也不比在國內預定貴。泰國酒店業較發達,我們在曼谷住在招待所級別的Thai House Inn,價格雖然低廉,但服務、設施都不錯。不預定酒店可以增加旅游的靈活性,也可以增加樂趣。
6、換錢還是在機場較好,這是我見到彙率最好的地方,環境也令我放心。
7、城市間交通,采用國營的班車為好。舒適、安全、准點。當然,請先了解好路線並注意時刻表。
8、旅游過程中實際上對英語要求很低。我們接觸的泰國人絕大多數能講英語,但水平就有參差。旅游者只要會幾句簡單英語並且有一定的膽量就可以了。太太總是笑我:“你跟那些人講話時計較語法干什麼,講什麼 Would you please,迂腐!” 確實如此,只要主謂賓即可, Where , how , why 當道就夠了,經驗表明:那麼計較語法或者疊加一些感情色彩的詞彙,反而令對方聽不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