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寫文章了,這次趁著美國的國慶節加上自己的兩天假期,我們開車去了尼亞加拉大瀑布,感覺真是不虛此行.所以我就將整個行程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為了這次旅行,早在一個月前我們就開始作准備了.因為這是我們倆第一次獨立長途旅行,以前都是跟在我哥哥姐姐他們後面,不用自己操心.我們提前一個月就定好了旅館,將車也好好整修了一次,更換了brake(剎車)和Timing Belt(???),畢竟路上單程就要跑700Miles(相當於1120公裡),要開12個小時.出發前幾個星期,我又去AAA旅行社要了些沿途要經過的城市的地圖已及TripTik.(AAA旅行社是美國非常大的一個旅行社, www.aaa.com, 只要每年交50美元,你就可以成為他們的會員,他們免費提供你需要的美國各州及加拿大的地圖,包括各個大小城市和城鎮的詳細地圖,還有就是在路上如果你的車子壞了,你可以呼叫他們,他們會派人來將你的車拖到最近的維修站)TripTik是他們給你定做的行程地圖,只要告訴你的出發地和目的地以及要停留的地方,他們就會給一份很詳細的地圖,標識沿途的風景點,休息處,加油吃飯的地方和各個州的Welcome Center(歡迎中心),如果有叉路口,也會標出讓你注意.為保險起見,我又從計算機上打印了更詳細的局部圖以免走丟.(Microsoft MapPoint提供這功能)
終於要出發了,一大早就醒來了,為保證安全,還是敖到6點才起床.七點鐘不到,我們就懷著興奮又緊張的心情上路了,好像還是第二次在美國這麼早看到太陽.(第一次是送爸爸媽媽去機場)出發前我和老公約法三章,為避免路上發生爭執,保證旅途愉快,要一切行動聽我指揮,相信老婆總是對的(畢竟我化了好幾天研究了地圖).陽光燦爛,空氣清新,車子也跑得歡,一路感覺很好,途經West Virginia(西費吉尼亞)時,高速公路一直都在山腰或山頂盤旋,四周的風景非常漂亮,但人煙稀少,如果車出了故障,還找不到地兒去修.我們一直在感嘆怎麼高速公路竟能修到這樣的深山,好像也創造不了什麼經濟效益的地方.或許就是因為美國車子特別多吧,所以美國人也特別願意修路.路上跑的車也大多是出來玩的,有的車上架著自行車,有的後面拖著房車,有的還拖著船,看來也是奔五大湖而去.期間還鑽了2個長長的隧道和一條世界上最長的單拱橋(New River Bridge,建於1977年,見照片),跨越在876-foot(約261米)深的峽谷中.從介紹上看,這邊以前有很多煤礦,我想大概路因此才修到這種深山裡來吧.開了這段路,忽然對以前聽到的John Denvor 那首著名鄉村歌曲"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West Virginia..."有了深切的感受.
從北卡出發,我們經過了Virginia,West Virginia,Pennsylvania( 賓西法尼亞)和New York(紐約州)四個州,其間經過了40號,US52,74號,77號,81號,64號,19號,79號,70號,90號共10條高速公路,19號高速在West Virginia境內,都是山路,望出去滿目都是崇山峻嶺,感覺好像車子永遠都要那麼開下去了.(美國的公路按單雙號分,單號是南北走向,雙號是東西走向)賓州比較平坦,路兩邊都是葡萄園,還有就是車一到了北方,收費公路比較多,費用倒都不高,都是幾毛到幾塊錢的,我們臨行前做了准備,換了好多Quarter(25美分),倒也方便.收費人員也很有禮貌,每次都說"Thank you, have a good day".我們在想,這工作倒是簡單,但每天這麼做好像也很boring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邊的Welcome Center(歡迎中心),美國在州與州交界的地方都設有一個歡迎中心,裡邊提供本州的地圖,旅游景點,飯店住宿等宣傳小冊子,都是免費的(當然其實就是納稅人供養的),還有休息,廁所和野餐的地方.我想中國的旅游業也在發展,以後如果也能有這麼一項服務多好.在美國交稅你時刻覺得自己在享受,而在中國就感覺不到,好像那些錢也不知道到哪裡去了,怪不得大家都想方設法逃稅.政府機構是納稅人的錢養著的,就應該是人民的公僕.
路上非常順利,晚上7點我們按計劃到達了目的地,沒有想像中萬一迷路找不找北的事情發生.當然這還是因為美國的公路系統標識工作做的特別好,如果有大的分叉路口,一般提前3,4公裡就有一塊綠色的大牌子標識提醒你如何走.只要警覺一點都不會走錯.雖然很順利,但走進旅館的時候還有點暈頭轉向,感覺還是在車上搖晃著.休息了一會兒,總算恢復過來了,第一天的行程就這麼結束了.
第二天天氣仍舊非常好,我們6點半就驅車往大瀑布去了,最先來到的是瀑布的下游,看到的已經是很深的峽谷了,水很清,也很深,泛出綠綠的瑪瑙色,時而也有碰撞在岩石上濺出白色的水花來.峽谷的對面就是加拿大了,對於我們還沒有拿到綠卡的中國人來說,就要時刻注意不要一不小心就開車過了橋.過去容易,過來就難了.看過了峽谷,我們就開車往山羊島,奔向這次的主題尼亞加拉大瀑布.島很大,有兩個很大的停車場,我們來得早,很方便的停了車,先去看了姐妹島,也就是從山羊島上延伸出去的小島,看著從Erie湖來的水一路歡快地往下奔去.這邊是瀑布的上游,水面還很寬闊,但因為水底是岩石,所以水面並不平靜,看過去都像是一個個白色的小瀑布一樣,還有許多海鷗.看到這風景我們就激動不已,跑過去站在橋上,岩石上,水鳥邊拍了好多照片.再往前走,忽然看到升騰起一片水霧,看來再不遠處就是大瀑布了,那轟隆隆的水聲也預示著大瀑布就在前面了.據說,Niagara這個詞在印第安語裡就是"Thunder of Water"(水聲如雷)的意思.我們按捺住激動的心情先將小景點都取入鏡框,然後就朝瀑布飛奔而去了.
哇,彩虹,走到近處,我們看到一彎美麗的彩虹就浮顯在我們眼前,這就是著名的加拿大瀑布Horseshoe( 馬蹄形瀑布)了.我們來的真是時候,從東面照來的陽光正好投在那水霧上形成了彎彎的彩虹.走到近處,只見那遠處奔來的水一到這兒突然就像馬失前蹄一樣從這兒跌下去了,那原本呈現綠色的水到了這兒就成了一道白色的畫卷,而跌到峽谷底部的水撞在岩石上又似乎成了一堆堆的雪花,這真不愧為一道世界奇觀.走到觀景台上,一陣風吹過,水霧就紛紛揚揚地飄在我們的身上,哇,真舒服啊,大家就像吃了興奮劑一般在瀑布邊歡呼.
再往前走就是美國瀑布了,山羊島就像一個分水島,將瀑布分成兩半.美國瀑布形狀雖沒有加拿大瀑布漂亮,但也很有特色,瀑布高54米,寬幅有335米,每秒鐘的水流量達75,000加侖.有一輛電梯從瀑布頂端一直降到瀑布腳下,這兒有個景點叫Cave of the winds(風之洞),我們換上他們提供的雨鞋和雨披沿著彎曲的木板路走到瀑布的水簾下.此時抬頭望去,只見那瀑布好像是從天上倒下來一般呼嘯而來,我們挽著手勇敢地走到瀑布下,水柱打在我們的背上生疼卻非常的爽.此時我竟有一種悲壯的感覺,我想那些革命烈士們臨死前振臂而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的時候可能和我這時候的心情差不多吧,我幾乎有一種願意永遠隨這瀑布飄零遠去的願望,所謂的融入自然也就是如此吧.
心情慢慢地平靜下來後,我們離開了美國瀑布又去乘船.船可以一直衝到加拿大瀑布下面,因為有了剛剛的心理准備,感覺不像前面那麼興奮了,當我們一頭霧水地從裡面出來再回頭望去時,人還是一愣一愣直感嘆,這造物主真是神奇啊,怎麼竟讓我們能享受到這麼壯觀而美麗的景色.船靠岸後,我們又上了另一個觀景台,從這兒可以同時看到兩個瀑布.
晚上我們又看了瀑布的夜景和放焰火,因為這天正好是美國的國慶節.站在瀑布邊,風呼呼地迎面吹來,感覺非常涼爽.
第三天我們本來打算就往回趕的,後來聽了人家的建議,就准備到美國八大常青藤大學之一康乃兒大學去看看.開了近兩個半小時的路到達了學校,整座校園都建在山上,俯視著一個叫Cayuga的五指湖流域.校園間還有一條很深的峽谷,本來也很有特色,但比起大瀑布來就遜色多了.看來我們應該先來學校再去大瀑布玩.不過沿途的地貌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來美國後我還從未看見過大片的農莊,在去康乃兒大學的途中,我們卻看到了鑲嵌在山凹之間的麥田裡有農夫在干活,這種鄉村風貌的景色我還是第一次看見,似乎難以和美國這麼發達的國家聯系在一起.想像著他們在這裡有車有房有土地悠閑地生活著,心裡有一種難以表達的觸動.
本來准備沿老路上回程的路的,後來我研究了一下地圖,發現可以沿著86號告訴公路兜回來,我們就臨時改變主意走這條路了.原來這是一條很荒涼的路,路上雖然標著65碼的最高時速,我們幾乎都是開80左右.中途看到一個休息處,我就提議出去休息一下,老公開始還報怨我破壞了他高速奔馳的好心情.沒想到等我們回上高速路剛准備加大馬力時,突然發現前面一下出現了4輛警車在抓超速的,我們因為剛剛休息了一下才幸免於難.接下來的路我們就乖了很多,一直在想這麼荒涼的地方怎麼會冒出這麼多警察的.很巧的是我們還經過了一個叫Corning(康寧)的小鎮,因為在華夏文摘上看到過關於這個小鎮的文章,所以覺得特別親切.美國的好多精美瓷器都是corning公司生產的,據說這個鎮上的人的工作幾乎都是和這個公司相關的.晚上我們在賓州的彼茲堡住了一夜.每到一地,我就將已經用過不需要的地圖清理出來放好,當資料一點點少掉的時候,我們離家就越來越近了,那感覺就像高考時候考完一門扔掉一門,最後徹底輕松了.其實出來旅游並不是放松自己,倒是讓自己緊張一下,然後感到回家的的感覺也不錯.第四天我們繼續上路回到了北卡,勝利完成了尼亞加拉大瀑布之行.
好了,感謝大家看到了這裡,和我一起回憶了這次旅行.我覺得這次旅游非常值得,所以靜下心來將它寫出來.如果大家看了不覺得boring的話我就很開心了.